分享

“犹太妈妈”苏城分享教子经验

 momo666 2021-06-05

她是二战时犹太人的遗孤,又是一位地地道道的中国人。她命运多舛,却独自一人将三个子女培养成了优秀的社会精英,两个儿子都在30岁前就拥有了亿万资产。她教育孩子的神奇故事曾让当时的以色列总理拉宾刮目相看。
  10日,这位花甲之年的犹太妈妈——沙拉·伊马斯做客第七十一期湖畔论坛。标准的普通话,地道的上海话,偶尔的希伯来语……沙拉妈妈用她特有的方式与苏城家长分享着她的教子心得。在她看来,家是教育子女最好的地方,“母亲”是个伟大的动词而非名词,她提到的“通报家情”、“延迟满足”等教育方式,在“孩奴”、“啃老族”越来越多的当下,也引发现场听众们诸多共鸣和思考。

                                                                  战火中把智慧和勇敢教给孩子
       1992年初,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以色列正式建交。41岁的单身母亲沙拉带着两个儿子一个女儿:14岁的以华、13岁的辉辉和3岁的妹妹回到了以色列,成为中以建交后第一个从中国返回以色列的犹太移民。
  但当时的以色列,尤其是她所居住的戈兰高地附近并不安全,可谓战火纷飞。“房子都有地下防空洞,一有炸弹袭击警告,大家就要下防空洞躲。”聪明的沙拉让两个儿子带着扑克牌下去,而自己则留在地面,在炮火中炸春卷,做好了送给地下室里的所有的邻居孩子吃,换得了大家的好感和信任,而孩子们正是在防空洞里,通过扑克牌向周围的孩子学会了希伯来语的数字。后来,两个儿子也到上面一起帮她做春卷,他们看到了“黑烟和红光”,感受到了战争的可怕,但同时也磨练了勇敢、遇事不慌的品质。
  “初到以色列,危险、陌生,还有各种意想不到的欺骗等等一下子都来了,如果当时我害怕、抱怨、哭泣,那孩子们只会更恐惧,更无助。”沙拉反复强调,一个女人身为母亲必须“志如坚,性如棉”:要把面对困难不低头的智慧和勇敢教给孩子,同时又要让孩子体会爱的温暖。

                                                                     适当向孩子“哭穷”有好处
  到以色列没多久,沙拉就让两个儿子去面包房打工了。“虽然一家人日子不好过,但其实我身边还是有些积蓄的,之所以这么做并不单单是为了让儿子们去赚钱,我只希望他们懂得钱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从小他们就要学会分担。”
  沙拉认为适当地、经常地向孩子们通报“家情”,对孩子们的成长是很有好处的。“我会告诉他们最近'家里没钱’,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嘛,我要他们知道生活是需要成本的,学会体谅大人,懂得节俭,并会想方设法替我分担。”
  都说女儿要“富养”,沙拉并不认同。她和大家分享了一个“吃蛋糕”的故事:12岁的女儿有一阵身体不好,不吃饭,只想吃蛋糕,然而沙拉几次三番找理由不给孩子买,女儿很委屈,旁人也觉得这个妈妈太狠心。“我搂着女儿告诉她,再有一个月就是她的生日,蛋糕是生日的一个象征,这个意义正在接近圆满,学会忍耐,在等待中学会美德和勤俭。”等到生日那天,女儿主动提出买个小小的蛋糕就行了,这让沙拉觉得很是欣慰。

                                                                    对青春期的孩子“留有余地”
  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沙拉女士认为一定不能“赶尽杀绝”。在以色列,男孩13岁就被认为成年,收到的礼物是避孕套。而她自己也遭遇过两个儿子深夜偷看“成人电影”的尴尬。“尽管知道他们开着电视,戴上了耳机,我在墙角站了半天后,还是决定悄悄走开,不去推开那扇房门。留一点余地给男孩子。”第二天一早,这位聪明的妈妈若无其事地和两个儿子说笑,而儿子也多少明白了妈妈的苦心和对他们的尊重。
  对于家长们担心的“早恋”,沙拉女士说那是世界上最美的东西,“如果女儿早恋了,那么你应该祝福她,因为她长大了,懂得爱了。”

                                                           “母亲”是个伟大的动词
  在讲座的最后,沙拉女士动情地说:母亲不是个名词,而是个伟大的动词。“做母亲不像做驾驶员,要考试还要驾照,生了孩子就做了母亲,然而做母亲其实又是非常不容易的,需要行动、需要付出,需要很多的牺牲。”“要'收拾’儿女,必须先壮大自己,母亲是子女行为的榜样,这也是为什么我说,如果女人优秀有大爱,世界就有希望。”
  沙拉永远记得当自己生病时,两个十几岁的儿子开了闹钟,轮流“当班”为她喂药的感动;她切菜时,儿子回头说一句“妈妈,你慢点,小心切到手”的叮咛,也让她万分满足。“我们这个年纪的老头老太,还指望什么?子女一颗爱家、爱父母的心,就是全部。”沙拉说,“'常回家看父母’ 还要写进法律,真让人汗颜!这就是教育出了问题。”

摘自《新浪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