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野趣流溢的无声诗——《池趣》中的乡情

 教授的拐杖 2021-06-05

野趣流溢的无声诗

——《池趣》中的乡情

画家:吴永康

作者:吴国亭

图片

  门外无人问落花,绿阴冉冉遍天涯。

  林莺啼到无声处,青草池塘独听蛙。

  这是唐代诗人曹豳的《春暮》诗,写的是:春深了,花事已过,浓荫遍布大地,莺老无声,只听到青蛙在池塘里聒噪。南通画家吴永康的《池趣》形象地表现了这首诗的情景和意趣。边读诗,边赏画,体味水乡暮春情致,获得精神上的享受,真是一桩赏心悦目的雅事。

  这首诗收印在《绘图千家诗注释》一书中,也有一幅插图,插图人把诗人画进图里,伫立池畔,作侧身回头听蛙鸣之状,全画以“人”为主,人画得很大,人夺了景,大大地冲淡了诗味,阻挡了读者的想象,还不如没行插图的好。

  而《池趣》一画,以第一人称手法处理,画中的景就是诗人眼中见到的景,不出现人,实则有人,这样作者的情感与画面更贴近了。画材也不复杂,仅取池塘一隅,一只蛙,一片荷,一丛藤,没有更多的东西堆砌,却显得有声有色,野趣横生。就艺术取舍和表现角度而言,拉近了镜头,同样的内容,立意、构思,效果应该说《池趣》比那张插图高明了许多。

  《池趣》由两部分组成,左下角,青蛙蹲在荷叶上起劲地鼓噪,好象与远处的伙伴们此起彼伏,组成混声大合唱,寂静的乡间池塘搅得非常热闹。荷叶大笔泼墨,色调浓黑,压住一角,画面底脚稳定——它们所占面积不大,但是全画的重点部分。

  右上角,紫藤作为陪衬点缀,以双勾和没骨笔法相间并出,纵横捭阖,苍润相济,痛快淋漓,任情而发,介于“似与不似之间”,有笔墨,有形象,充分发挥了写意画的特点。花叶四周青灰色信笔渲染,加之攒三聚五的苔点,池隅水面仿佛带雨含烟,倾洒出作者对乡土的眷爱之情,长江下游苏北农村水气润泽的景致真切地再现于二尺见方的纸笺之上。如果把《春暮》一诗比作有声的抒情小品画的话,那么《池趣》这画当然是讴歌田园的无声诗了。

图片

<当代写意花鸟画佳作赏析>

编著:吴国亭

吴国亭《当代写意花鸟画佳作赏析》

目录

1、一首赞美生命的小诗  ——小议《生命》的哲理命题

2、取材异域自出心裁——面对《鸟之乡》的思考

3、博采众长精美动人——《风含翠筿》观后

4、多样统一相得益彰 ——谈《雁荡山花》的画面组织

5、丰繁的美——析《沙鸟聚相亲》的艺术处理

6、笔笔有法度 处处合规律——《朝露》的艺术美

7、有理有气有趣——读《秋菊》与《佛手》

8、写意画不是随意画——欣赏《渔阳朝露》

9、老题材 新效果——揭示《红梅》的精奥

10、紊乱中有法理 放纵中求控制——赞《紫藤八哥》的造诣

11、实处相参 虚处浑融——我是怎样画《晚秋》的

12、色彩墨韵摄人魂 ——《芳魂》的特殊处理和特殊技法

13、言少意足 韵味无穷——简练的《花间试晓风》

14、技艺精湛 雅俗共赏  ——迟明和他的《鱼乐图》

15、一杯水与一担水——从《双栖图》谈到作者孙其峰的治艺

16、荷塘景色之外《甘霖》的藏与露手法及其作者简介

17、粉装玉琢,美哉! ——幽美的《舞月》

18、意在象中——谈《故乡水》的构思

19、宝贵的一点翠色——融花鸟于山水的《幽溪山雀》

20、酣沉新颖 以形传神——漫谈《长白秋声》的刻意经营

吴国亭画作赏析

图片

编后缀语
几年前,我就考虑编写一本符合读者口味的书。这本书融技法、画论、美学和作品为一炉,体例比较自由,对照精美的图画,作技法介绍、理论探讨和美学原理的阐释,这于学画的或爱画的,搞创作的或理论研究的,专业的或业余的,都可从中各得其所,或赏画,或析文,或以之作临本,或作教材,均可广泛运用,对推动、发展写意花鸟画,对丰富人们精神生活可能会有裨益。我的动议得到花鸟画界和出版界的热情支持,于是便着手组稿,遴选,撰文,编辑,征询专家意见,经过半年之久,现已将此书初步完成了。

编写这本赏析,是遵循以质量定取舍的原则的,不看知名度,也不论与编者的亲疏。编者深知,名气的大小与“天时、地利、人和”等“运气”有关。为名家”锦上添花”本不是我的事;若以亲疏定取舍,有拉小圈子之嫌,遭人唾骂,我也不会干。况且书中几十名作者星散全国各地,我与他们绝大多数同志从未谋面,素昧平生。只能本着,我也愿意本着:在艺术面前人人平等的精神,让作品的艺术效果说话,对作者,对读者、对艺术、对社会都要负责。我相信,我的态度读者从入选作品的质量上是看得出来的。

要说质量,除了我本人的几幅不能算作佳作外,书内汇集的全国名家高手作品五十余帧,可说件件是精萃之作。作者中,有名扬四海的画坛巨擘,也有名不见经传的后起之秀,更多的则是有实力的中年画家。由于各种原因,不可能一个不漏地把全国优秀画家的精品都收集到,有些同志的佳作未能入选,是很遗憾时,只有留待以后再版时作补充调整了。就入选的作品来看,可谓丰富多彩,美不胜收,不敢说当代全国最好的画都在这里了,但这里的画确能代表当今国内写意花鸟画的最高水平。

尽管选画时尽可能的客观公允,但难免掺有编者的观点与偏爱,尚还有些有影响的画家作品未选入,那是因为大家对他们的作品太熟悉之故,再重复,似没有必要。我之所以着重于那些有真才实学的中年画家,因觉得他们很多人有功底,路子正,有创见,有潜力,肩负着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艺术使命,终年朝乾夕惕地砚田耕耘,名气可不怎么大,而他们恰是我国画坛的中流砥柱。借出书的机会宣传他们的成就,支持他们的事业,为他们作讲解员工作,我是非常乐意的。我想广大的读者也一定会赞同我的作法吧!

前面提到,因对许多作者不熟悉,撰文时只能侧重对作品的直接分析,采取望“画”生义的办法,就画论画,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很少旁及作者其它方面的介绍。入选的作品,几经筛选,斟酌至再,环肥燕瘦,各擅其胜,“浓妆淡抹总相宜”,若有缺点,只不过是大醇小疵的问题,瑕不掩瑜,故论析时只作肯定,未提缺点,我想若有“不相宜”之处,则留给有眼力的读者去品评吧!
限于我的水平与能力,绠短汲深,不当之处在所难免,恳请作者、读者指正。
最后,向为热心提供作品的各位画家、乐于为本书写序的严摩罕教授和付研究员单人耘先生以及一心为读者着想而支持出版此书的江苏美术出版社的同志们一并致以深切的谢忱。

编著(吴国亭) 198810月14日于南京

图片

关于瘦金体学习,欢迎大家一起交流和沟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