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稻农 | 收礼退金​(读史笔记)

 金鸽子文艺 2021-06-06

华歆:收礼退金
 文  /  稻农
(安徽池州)

临行怀璧返百金,
千叠人情江水深。
暮夜四知能斩鬼,
春风杨柳愧华歆。


      太祖在官渡,表天子徵华歆。
       宾客旧人送之者千余人,赠遗数百金。
       华歆皆无所拒,密各题识,至临去,悉聚诸物,谓诸宾客曰:“本无拒诸君之心,而所受遂多。念单车远行,将以怀璧为罪,愿宾客为之计。”
       众乃各留所赠,而服其德。
                      ——《三国志华歆传》

✪✪退礼与学问
      送礼聊表情谊,収礼笑纳善意,退礼深谙世故,宾主两全其美。
      三国名士华歆慨然收赠,婉辞退礼,既有艺术,也有品位。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抑或此之谓乎?


      曹操驻兵官渡,征召华歆。
      临走前,亲朋好友送别,馈赠礼品。
      华歆将所收礼品,一一标记。
      出发时,将礼品放在一起,对朋友说:“我本不想拒绝各位好意,收了这么多礼品。但单车远行,携带不便,这么多财物,君子无罪,怀璧其罪,请诸位帮忙想个万全之策。”
      这些人只好收回所赠礼品。


     《史记-礼书》曰:缘人情而制礼,依人性而作仪。
      礼由人起。礼仪,本无罪。
      只是,有时,礼以财物为表现形式。
      礼贵适中,送礼讲究艺术,退礼注重品位。
      古人送礼、退礼趣闻颇多。


      退礼中有政治。
    《说苑》载:晏子上朝,劣马拉破车,景公派人送来四马大车。
      对超标准配车,晏子三返不受。   
      公不悦,趣召晏子。
      晏子至,公曰:“夫子不受,寡人亦不乘。”
      晏子对曰:“君使臣临百官之吏,节其衣服饮食之养,以先齐国之人,然犹恐其侈靡而不顾其行也。今辂车乘马,君乘之上,臣亦乘之下,民之无义,侈其衣食而不顾其行者,臣无以禁之,遂让不受也。”
      景公送车,讲的是关心。
      晏子拒车,讲的是政治。
      退礼退到治国治吏、以上率下破"四风"上,景公无语而止。


      送礼有学问,退礼有境界。
      清代史玉涵《德育古鉴》载:明代郑晓做文选时,里中仕宦者馈赠,金首饰,藏在筐下,上用茶覆盖。
      郑公以为送茶,就接受了。到夫人手中,拨开茶叶,看到金饰,便击柝招郑公,告知情况。
       郑公不动声色,命人整理好茶叶,盖筐如初。召其人说:"本以为家里缺茶,拜谢君惠。刚才内人查过,家中尚有余茶,阁下美意,我心领了!"
       礼,怎么带来,怎么带走。
       送礼,退礼,从容宛转,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其实,对于退礼,清者刻薄寡情,廉者贪恋名声。
       郑晓不动声色中,两全其美。
      相比之下,西汉杨震暮夜"四知"拒礼,直而寡趣。


       有时,送礼仅是礼节人情,退礼也有弦歌雅意。
      《北史》载:袁聿修清正廉洁,人称“清郎”。
       曾以太常少卿巡察,考核各地官员政绩。过兖州时,刺史邢邵送来几疋白绸子。
      聿修退而不受,致信云:“今日仰过,有异常行,瓜田李下,古人所慎,多言可畏,譬之防川,愿得此心,不贻厚责。”
       邢邵亦忻然领解,报书云:“一日之赠,卒而不思,老夫忽忽意不及此,敬承来旨,吾无间然。弟昔为清郎,今日复作清卿矣。”
       袁隶修书信退礼,送礼者闻弦歌而知雅意,既有力,又得体,让人心生敬意。


      送礼表人情,拒礼可明志。
      ✪明代况钟(1383─1443)秉心方直,律己清严,人称“况青天”。
       明正统五年,况钟赴京述职,苏州大小官员和百姓纷纷赠礼送行。
       况钟作诗拒礼以明志:
两袖清风朝天去,
不带江南一寸棉。
惭愧士民相饯送,
马前洒泪注如泉。

        ✪明人李汰到福建任科举主考,有人暗中馈赠两根金条。
        李汰退礼,题诗礼盒:
义利源头识颇真,
黄金难换腐儒贫。
莫言暮夜无知者,
须知乾坤有鬼神。


        清代康熙年间,张伯行任福建巡抚。为防吏民送礼,干脆张贴告示开展警示教育,有言在先,打"预防针":
一丝一粒,我之名节,
一厘一毫,民之膏脂。
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
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
谁云交际之常,廉耻实伤,
倘未不义之财,此物何来。

         送礼者看罢,知难而退。


      太古无酒,故后人以白水代酒祭献,以示贵本亲用,重视本真,讲求实用,顺人情、节人欲。
       君子之交淡如水,官清如水,或许典出于此。



       来稿强调原创首发,体裁不限,文责自负。同时附上作者简介和本人近照,并发送至364393068@qq.com电子邮箱。稿件投出后半月之内请勿他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