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沙俄通史: 罗斯被纳入蒙古统治

 昵称55301288 2021-06-06

沙俄通史: 罗斯被纳入蒙古统治

关键词:蒙古统治的开端、莫斯科公国兴起

前因

蒙古统治的开端:公元1237年,罗斯遭遇蒙古大军入侵,弗拉基米尔公国与梁赞公国相继亡于蒙古统帅拔都之手。

▲孛儿只斤·拔都(1209年—1256年 )

后果

莫斯科公国兴起:公元1328年,伊凡一世受封为弗拉基米尔大公,原本不起眼的莫斯科公国逐渐崛起,最终掌控罗斯全境。

▲伊凡一世·达尼洛维奇(1288年—1340年)

详细过程:

一、成吉思汗的目标

公元1240年,罗斯首都基辅被蒙古人占领,罗斯从此进入蒙古统治时期。两年之前,蒙古大军第一次全面入侵罗斯,北方的弗拉基米尔公国和梁赞公国被蒙古军队消灭。

幸运的是,春天冰雪化冻道路泥泞,蒙古大军行军困难,被迫暂时中止南下,南罗斯各诸侯国赢得了喘息的机会。不幸的是,留给罗斯人的时间并不多,随着天气转冷,蒙古军队又一次出现在罗斯的边境线上。

这支蒙古大军的统帅是成吉思汗的孙子拔都,他们的目标是彻底征服罗斯人,消除远征欧洲的侧翼威胁。为了达成这个目标,蒙古人必须要攻陷罗斯的首都基辅。

▲卡尔卡河之战

基辅大公米哈伊尔参加过卡尔卡河之战,也就是罗斯与蒙古的第一次交战。罗斯人惨败,米哈伊尔是为数不多的王族幸存者之一。米哈伊尔知道蒙古人不好惹,派自己的堂弟姆斯季斯拉夫·格列博维奇率领军队支援契尔尼戈夫。因为一旦契尔尼戈夫失陷,基辅以北就再无可以抵抗蒙古的屏障了。

姆斯季斯拉夫赶到契尔尼戈夫时,蒙古军队已经进入城郊,开始部署围城战。姆斯季斯拉夫试图抢先进城,结果遭到了蒙古骑兵的袭击,死伤惨重,姆斯季斯拉夫拼命死战才冲了出来,逃往了匈牙利。

▲蒙古军团

二、时间拉锯战

援军被击溃,契尔尼戈夫的沦陷只是时间问题了。蒙古军队配备有先进的投石机,可以发射四个壮汉都抬不起来的巨大石块,契尔尼戈夫的城防工事在巨石的冲击下,很快就支离破碎了。

基辅大公米哈伊尔接到契尔尼戈夫失陷的消息,顿时陷入了慌乱。基辅人则是群情激愤,他们杀死前来劝降的蒙古使者,要求和蒙古人决一死战。领教过蒙古人厉害的米哈伊尔根本不敢交战,偷偷逃往了匈牙利。

▲米哈伊尔像

大战将至,基辅人却失去了首领,只好拥立斯摩棱斯克王公罗斯奇斯拉夫临时担任基辅大公。没想到这一举动引发了一场动乱。

动乱的主人公是加里西亚王公丹尼尔·罗曼诺维奇。他曾经遭到基辅大公弗拉基米尔三世的进攻,一直对基辅公国心怀不满,也一直觊觎富庶的基辅。丹尼尔听说米哈伊尔逃跑,罗斯奇斯拉夫继位,就动了占据基辅的心思。

没过多久,丹尼尔率领军队突然进入基辅,抓住罗斯奇斯拉夫,宣布自己是基辅统治者。可是面对蒙古人随时可能入侵的局面,丹尼尔也不敢在基辅久留,而是指定将军德米特里镇守基辅,自己带兵返回了加里西亚。

▲罗斯人交往

1240年,罗斯人忙着内讧时,蒙古军队已经完成了休整,正在拔都带领下向着基辅进发。这支军队可以说是精锐中的精锐,后来相继成为蒙古大汗的贵由、蒙哥都在军中。

有了契尔尼戈夫的经验,蒙古军队也不多和基辅人纠缠,直接用投石机攻城,很快从城南打进了基辅。德米特里率军退入城中,与蒙古军队展开巷战,利用熟悉城市布局的优势顽强抵抗。天黑之后,蒙古军队暂停了攻击,德米特里则与残余的基辅士兵退守到城市中心的十一教堂。

▲基辅围城战

三、军队进军城市中心

第二天一早,蒙古军队进入城市中心,双方再度交战。战况正激烈的时候,由于人数过多,避难的基辅市民压塌了十一教堂的阳台和拱顶。蒙古士兵趁乱冲杀过来,击溃了基辅守军,活捉了德米特里。

蒙古军队占领基辅之后,将其洗劫一空。基辅原本有五万多居民,战后只剩下了两千人。

不久之后,加里西亚公国被西征的蒙古大军吞并,北方仅剩的主要公国诺夫哥罗德则选择了向蒙古人投降。至此,罗斯国家全部被蒙古人征服。

为了管理好新征服的罗斯地区,拔都在伏尔加河下游兴建了一座萨莱城,这就是后来金帐汗国的首都。蒙古人还特意在萨莱为罗斯王公们修建了官邸,方便接受罗斯人的朝贡,罗斯由此进入了长达两百年的蒙古统治时期。

▲钦察汗国没有分裂时的蒙古帝国

结论:

基辅被蒙古人占领,使得罗斯人再也无法改变臣服于蒙古的命运,开始向蒙古纳贡,各国的王公也开始接受蒙古的册封,成为了蒙古的藩属国。

· 参考史料:《俄国军事史略》《俄罗斯通史》《试论元朝与钦察汗国的关系》《中国军事百科全书·军事历史卷·拔都》

·文:诉史册

·寄语:喜欢俄罗斯历史的给个关注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