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挂云山:有一群比狼牙山五壮士更悲壮的人

 Loading69 2021-06-06

文 / 三 少

枪林弹雨,他们舍生忘死。

风华正茂,他们敢为人先。

挂云山:有一群比狼牙山五壮士更悲壮的人

图:英雄的纪念碑

挂云山上,一场血腥的牵制战。

百团大战是我国抗日战争史上非常光辉的一页,它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抗日的士气和决心。

让我们难以忘怀的是,在此战中,不仅有105个团约27万人的部队参与,还有华北地区大量的老百姓配合部队,参与了战争。

军民同心,前仆后继,同敌人浴血奋战!他们为百团大战的胜利贡献出了自己的青春、热血、力量、甚至生命。

1940年,8月底,百团大战破袭战的第一阶段胜利结束。在三峪村的八路军主力部队为熊伯涛带领的左翼纵队,他们收到了日军要来扫荡的消息后,决定保存实力,撤退转移。

夜里,左翼纵队分几路从三峪、庄子头等地出发,悄悄地向北转移。深秋的挂云山,寒意渐浓,战士们和当地的老百姓依依惜别。

敌军得到消息后,连忙集中兵力,进行围追堵截。临危受命牵制日军的,平井获游击大队。大队分成三个中队,分头阻击敌人。

是的,此战的主要目的是牵制敌人,保护八路军的主力部队。

9月5日,受命牵制敌军的游击大队圆满地完成任务后,游击队第一支队,第二支队奉命转移,第三支队则留下来继续观察敌情。

后来,从收集的情报得知:由于三支游击队打得非常凶猛,结果日军误把牵制自己的游击队,当成了八路军的主力部队。

于是,日军再次纠集了队伍,趁着夜色,在三峪、上庄,下岭口一带,疯狂地追击正在转移的游击队一支队和二支队。

战场上的情况发生了变化。

这个时候,第三中队的中队长李鸿山奉命带领50多人,火速赶往挂云山,带领当地的民兵、儿童团和群众,在挂云山,再次打一场牵制敌人的战役,同时掩护第一、第二中队顺利地转移。

挂云山:有一群比狼牙山五壮士更悲壮的人

图:挂云山

男女老少齐上阵

挂云山,位于获鹿县、平山县、井陉县3县的交界处。海拔1100米,是井陉县东北第一高峰。它的主岭南北两面是万丈悬崖,东面有比主峰略低的卧狼垴。

由于挂云山的山峰高势险,易守难攻,又是井陉东北的屏障。因此,此地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晋察冀边区,一直是我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根据地区的人民抗日热情很高,村民们组建了民兵连,儿童团等等地方武装力量。

当日军疯狂地扫荡的时候,区基干队和三峪、上庄两村的青抗队、儿童团及部分百姓大约100多人陆陆续续转移到了挂云山上。上山之后,大家立刻自觉进入紧急备战状态,搬石头,垒石头。

这100多人中,只有李鸿山带的50多人是游击队。

所谓游击队,是指打击敌人的一种非正规的武装组织,作战形式方式是分散的,流动的。

因为是非正规的武装力量,游击队在武器装备等硬件上和正规编制的部队是有很大的差别的,尤其是武器弹药非常有限。

基干队和青抗队,基本都是属于民兵。所谓民兵,是指不脱离生产的群众组成的武装组织,是预备役的一种组织形式,平常要干农活。敌人来了,还要随时和敌人斗争。

据后来幸存下来的老人说,当时的青抗队装备很简单,只有一把一次发射一发子弹的盒子枪,几把大刀,还有就是几箱手榴弹。

但是,和游击队比较起来,装备更差一大截,有一杆枪,或者有一个手榴弹,都稀罕得不得了!

至于儿童团,就更不用说了。站岗放哨,送鸡毛信,送布鞋等等,就是儿童团的基本任务。

知道鬼子要来,附近一些村子的百姓也都背着包袱,牵着毛驴,扶老携幼地来到了挂云山上。

然而,这些手无寸铁的老百姓,也勇敢地加入了这场牵制战中。正是这100多名非正规部队的男女老少,在挂云山牵制战中,面对扛着洋枪洋炮的三四千敌人,

但是,他们没有丝毫畏惧,都下定了决心,要与敌人决一死战!

挂云山:有一群比狼牙山五壮士更悲壮的人

图:影视剧中的战士

牺牲的游击队的队长李鸿山

李鸿山,是平井获游击队第三支队的中队长。长期的游击战争,使他敏锐地感觉到9月6日将有一场激战。

这天天还没亮,挂云山顶还笼罩着薄薄的一层云雾,李鸿山在主峰召开了战前动员会。他说:

'为了掩护主力部队、中央首长安全转移,我们要在这里死死拖住敌人。只要坚持到下午5点,咱们的任务就算完成。'

吕秀兰,是武委会的妇女部长。听完中队长李鸿山的动员后,她用手捋了一下自己头上的短发,十分坚定地说:

'我们民兵要坚决配合三中队,粉身碎骨也要咬住敌人。'

铿锵有力的话语,传递着无比的勇气与坚定。

根据地形,李鸿山和吕秀兰进行了战斗部署。他们把战士和群众都集中在挂云山的主峰,吕秀兰带一个机枪组和区小队及部分民兵守卫卧狼垴制高点。李鸿山则带领战士和民兵守住通往山顶的峡口,不让敌人上山。

动员大会结束没多久,有人发现敌人正向我军主力部队转移的方向追去。发现敌情之后,李鸿山果断下令,故意向敌人放了一枪,把敌人吸引挂云山主峰来。

这故意的一枪,等于将挂云山上的100多人的性命早就暴露在敌人的枪口上了。

因为,敌人听见了枪声,以为八路军主力部队就在挂云山上,立即停止了北进。之后,日军紧急集合了附近的兵力,兵分五路围攻挂云山。

6日早上,日伪军动用3000多兵力、数十挺轻重机枪和山炮,上疯狂扫射,一时弹片横飞,硝烟四起

游击队员的武器,就差了很多。只有一挺轻机枪、几十箱手榴弹和一些杂牌枪,还不够每人一支。但是,他们硬是凭着有利地形,机智地打退了敌人27次进攻!

后来的幸存者康玉成老人说:

“到处都是鬼子,枪声响了一整天,子弹就像下暴雨似地掉下来!”

一直到中午,敌军的进攻都毫无进展。后来,敌人从石家庄调来一架飞机,进行空中侦察才发现和自己斗了半天的根本不是八路军的主力,而是几个土八路!

趁敌机飞走的时候,李鸿山和吕秀兰立即分头检查阵地,并告诉同志们,敌人不会罢休,一定要坚持到天黑!

的确,日军已经恼羞成怒,迅速展开疯狂地反扑。发起冲锋几十次,将近一天的时间,敌军都被牢牢地吸引在了挂云山上!

敌人凭着人多火力强,这批被打下去,那批又冲了上来。八路军战士和民兵们则越战越勇,他们喊着口号,互相鼓励着,狠狠地打击敌人。

那段时间,李鸿山身患疟疾,一直不太舒服。牵制战的那一天,李鸿山正发着烧,他拖着疲惫的身体检查完自己的阵地后,走到挂云山主峰东边的元君庙,强忍着病痛的身体,慢慢地爬到悬崖边的一块大石头后面,正在四处观察山下的敌情。

突然,一颗炮弹在他身边爆炸。李鸿山,这位中队长英勇地牺牲了。

挂云山:有一群比狼牙山五壮士更悲壮的人

图:挂云山六壮士

李芳芳牺牲了

中队长李鸿山牺牲的地方,离吕秀兰并不远。看着前一秒还和自己并肩作战的战友,瞬间就牺牲在自己面前。即使坚强如她,还是忍不住流下了热泪。

但是,立刻,吕秀兰用手擦干了眼泪,再次将自己的短发捋了捋,仿佛要将心头巨大的悲伤捋到脑后。

“为李队长报仇!”悲壮的声音在挂云山的上空回荡!

这时,吕秀兰主动挑起了指挥战斗的重任。她迅速调整自己的情绪,让基干队员李芳芳代替自己在卧狼垴指挥。而她自己,则到挂云山的主峰担任指挥全山的战斗任务。

卧狼垴,位于挂云山的东面,比挂云山的主峰略低,它的南北两面是悬崖陡壁。

由于日军的伤亡很大,敌人见从西面进攻一时难以得手,便改变了战术,把进攻的重点放在了东侧,集中火力强攻卧狼垴

但卧狼垴上光秃秃的,难以固守敌人的火力越来越猛,压得战士们抬不起头来。

游击队的子弹快打完了,战士们开始用石块对付敌人。小石块举起来往下砸,大石头推出去往下滚。

然而,战士们还是一个接一个地倒在了血泊中。鲜血,沿着山上“之”字形的小道,缓缓地流了下来。

最后,卧狼垴上只剩下了李芳芳一个人了。

光杆司令李芳芳,独守在卧狼垴上,打退了鬼子多次进攻。终于,子弹也打光了,李芳芳就扔手榴弹,一颗一颗投向敌群,炸得敌人鬼哭狼嚎。

眼看手榴弹只剩下最后一颗了,而鬼子还在蜂拥地往上冲,李芳芳就把最后一颗手榴弹慎重地别在了自己的腰间。转身,他搬起身旁的石头,愤怒地砸向冲上来的敌人。

石头,很快也被李芳芳砸光了,鬼子却一步步在逼近!此刻的李芳芳,却不准备战斗了,因为他已经没有任何战斗的武器了。

只见他双手握拳,泰然地坐在一块石头上。欣喜若狂的鬼子,以为可以抓活的,便慢慢朝他围拢过来。

当敌人快走到他身边的时候,李芳芳毅然拉响了手榴弹,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共产党万岁!”

一声巨响,李芳芳和几个鬼子同归于尽!

李芳芳,年仅18岁。

挂云山:有一群比狼牙山五壮士更悲壮的人

图:烈士跳崖的地方

挂云山六壮士

正在西侧主峰指挥战斗的吕秀兰听到卧狼垴上的枪声忽然停了,知道情况不妙,连忙组织火力增援。此时的卧狼垴已经被日军控制,敌人发动了强攻,密集的子弹打得支援的队员们根本无法前进,企图夹击留在主峰的游击队员。

吕秀兰,大名县人,由于家境贫寒,父母将15岁的她卖到井陉庄子头村当了童养媳。然而,吕秀兰没有屈服命运,甘当一名自怨自艾的小媳妇。

抗战爆发后,她毅然剪掉了辫子,积极地参加了当地的民兵组织。因为表现出色,吕秀兰调到了区武委会,担任妇女部长

机智勇敢的吕秀兰,在民兵中具有很高的威信。百团大战一打响,吕秀兰就带领男女民兵,配合主力部队抗击日军。

在阻击战打响之前,作为区妇救会武装干部,她的任务是带领群众安全地转移。但是,这次她却主动请缨,要到最危险的一线参与阻击敌人!

临行前,她坚定地说:“我们要坚决配合三中队,宁肯粉身碎骨,也要咬住敌人。”

吕秀兰,她实现了自己的诺言。在挂云山上,吕秀兰带领民兵和游击队的同志,顽强地在山上阻击势力强于自己几百倍的敌军!

敌人占领卧狼垴后,用几挺机枪居高临下地向挂云山主峰猛烈扫射。守卫在主峰的战士们实在抵抗不住就急忙后撤,而敌军则趁机从主峰东侧的小路爬了上来,逐渐形成了合围之势。

此时,战况变得异常危急,而牵制敌军的任务也基本完成了。这位机智勇敢的区妇救会武装干部,再一次显现出了自己的英雄气概。她把生的希望留给自己的同志,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

吕秀兰果断决定:由她带领刘贵子、康三堂、李书祥、康二旦、康英英5个人留在主峰,再一次牵制敌人,阻击敌人,掩护其他同志和群众突围。

但是,敌人的火力太强。

突围的时候,有的战士当场牺牲,有的被俘,只有少数熟悉地形的青抗队、区小队的同志幸存了下来。

留在主峰的吕秀兰,眼铮铮地看见亲爱的战友牺牲,内心无比悲愤!他们6人小组,利用手中仅有的武器,一遍又一遍地攻击山下的敌人。

最后,子弹打光了,机枪摔坏了,石头砸光了。负责进攻正面的是敌军第4中队,他们很快攻上了山顶。敌人见山上只剩下光溜溜的6个人,于是停止射击,一起围上来想抓活的。

面对数百名日军的围困,吕秀兰知道自己已经无路可退。不等敌人靠近,她毫不犹豫地纵身跳下了悬崖。

接着,康三堂、李书祥,刘贵子、康二旦和已经负伤的康英英也跳下了悬崖。谁也没有皱一下眉,毅然走到悬崖边,高喊着口号,一个接一个从容地跳下了悬崖。

山高崖陡,6位英雄儿女无一生还。

太阳落山的时候,狼藉的挂云山主峰被敌人占领。他们在挂云山顶四处搜索,除了被砸碎的旧枪支和几十具英雄的遗体外,就只搜到有一些炸碎的岩石。

敌人目瞪口呆!

他们万万没有想到,将近一天,顽强抵抗他们三四千兵力进攻的,竟是百十来个“土八路”,连八路军主力的影子都没见到!

气急败坏的日军残忍地杀害了被俘的伤员,并对山下的村庄进行了洗劫。杀死了村里的两位老人,又放火烧毁了大量的房屋。

挂云山:有一群比狼牙山五壮士更悲壮的人

图:挂云山六壮士

牺牲后的第二天

第二天,群众自发上山清理战场。

村里的老人说:满山遍野都是尸体,人摞人,惨烈极了

三中队的战士遗体居多,但都不知其姓名,只认识中队长李鸿。其他还有区小队、青抗队、基干队成员、儿童团和参战的群众,约百余人,仅仅只有躲到挂云山白云洞的少数几个幸免于难。

那天有人提着大口袋,上山捡拾子弹壳,一下子就捡了十几口袋。

山上的树木也被敌人的炮弹炸平了,偌大的挂云山上只留下一棵孤独的老柏树,老柏树身上伤痕累累,树干上挂着一口刻有“乾隆七年铸造”的大钟。大钟的周身,弹痕斑驳,仿佛在无声地叙说昨天的故事。

《岗山步兵第百十联队史》第209页记载:山上的八路军游击队员不是死于肉搏战,就是跳崖身亡。

战斗结束后,他们简单地为英雄主持了安葬的仪式,又仔细登记了100多名烈士的姓名。因为,牺牲战士们的军帽、军装上都写着自己的名字。当时,每位烈士的坟前都竖着一个写着烈士的名字的木牌。

只可惜,在岁月的风沙中,那份烈士名单后来遗失了,烈士坟前的木牌也不见了。

所谓安葬,其实只有李鸿山队长用了一口簿薄的棺材,其他的战士只是把面容、衣服整理好,就匆匆地埋葬在挂云山下的泉坡峪了。

当地的,各村都自行运回安葬了。

被称为“挂云山六壮士”的都是当地人,家在挂云山下。

吕秀兰:庄子头村人,区妇救会武装干部,年仅22岁。

康英英:三峪村人,平井获支队第二大队第三中队队员,参军前是清泉观道士,年仅27岁。

刘贵子:庄子头村人,平井获支队第二大队第三中队炊事员,年仅27岁。

康二旦:三峪村人,区助理员。

李书祥:三峪村人,青抗队队员,年仅18岁。

康三堂:三峪村人,儿童团成员,年仅15岁。

“六壮士”的遗体,被其家人分别安葬在了其他地方。

据康二旦的妹妹说,二哥康二旦原本是一名医生,他有一布袋的医书。9月5日,哥哥到亲戚家中借了一个布袋,装好了手榴弹就上了挂云山。两天后,有人通知她到挂云山山脚下认尸体。她说:

“当时他们用布盖住了二哥的上半身,也不让我揭开看,我只看到他的右手手指上挂着很多手榴弹的引线。”

家人把康二旦的尸体抬了回来,葬在了自家的地里。在妹妹家里,至今还保留着二哥的医药包。陈旧的医药包里,有一张泛黄的纸,上面依稀有一些红色、黑色的字迹,其中一句话是:

“我们一天天好起来,敌人一天天烂下去”。

那场激战,已经渐行渐远,我们的日子一天天好起来了。而他们,却永远长眠在挂云山了。

挂云山:有一群比狼牙山五壮士更悲壮的人

图:英雄的纪念碑

参考文献1:《石家庄文史资料》:

参考文献2:《中国档案报

参考文献3:《党史文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