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腊八”节的传说与习俗

 jkjkjk55 2021-06-06

说说“腊八节”

编辑:小宁

“腊八节”,指农历腊月(十二月)初八这一天,是我国从远古时代流传下来的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与吉祥的节日。

腊八节的由来
古时“猎”与“腊”二字相通,用猎物进行祭拜活动称为“腊日”,由于最冷的季节猎物最为肥美,腊日都在农历12月举行,12月就被习称为腊月。
从先秦起,腊日被当作“年节”欢度;到南北朝时,腊月初八这天固定为“腊日”,从此有了“腊八”。

佛教传入我国后,腊八与佛教结上因缘。传说佛教创始人释迎牟尼在得道成佛之前的艰难日子里,曾得到牧女以野果和杂粮熬制的粥相济。佛祖于腊月初八得道成佛,故人们就在这天熬制腊八粥纪念释迦牟尼成佛。


腊八节的传说

腊八节的祭祀活动和民间习俗,在千百年的流传过程中,逐渐加入了不少的民间传说:

传说一:“赤豆打鬼”。传说上古五帝之一的颛顼氏,三个儿子死后变成恶鬼,专门出来惊吓孩子。古代人们认为大人小孩得病、身体不好都是由于疫鬼作祟。这些恶鬼天不怕地不怕,单怕赤(红)豆,所以,人们在腊月初八这一天以红小豆、赤小豆熬粥,以祛疫迎祥。

传说二:纪念修建长城的民工。秦始皇驱使军民修建长城期间,粮草经常断供有一年腊月初八,已断粮多日的民工们凑合了一些杂粮,熬成稀粥勉强充饥,仍有不少人饿死在长城下。后来,人们每年腊月初八,都煮粥悼念饿死在长城脚下的民工们。

传说三:朱元璋吃鼠粮。元末朱元璋坐牢受苦时,正值寒冬,腊月初八这一天,他饥饿难忍,偶然从监牢的鼠洞刨找出一些红豆等杂粮,将其熬成粥,渡过了难关。朱元璋平定天下,成了大明朝皇帝后,为纪念在牢中那个特殊的日子,规定腊月初八这天要吃杂粮做成的“腊八粥”。

 传说四:纪念忠臣岳飞。当年,岳飞率部抗金于朱仙镇,数九严冬,岳家军衣食不济、众百姓相继送粥,岳家军饱餐“千家粥”后,大胜而归。这天正是腊月初八。岳飞死后,人民为纪念他,每到腊月初八,便以杂粮豆果煮粥,终成习俗。

传说五:以粥悔过。古时有老俩口吃苦耐劳,持家节俭,为儿子省下一笔家业。可是宝贝儿子不争气,娶个媳妇也不贤惠,很快就败光了家业。

寒冬腊月,小俩口冻饿交加,陷入绝望。腊月初八这天,有邻居煮了一锅米、豆、菜等混在一起的“杂合粥”来接济他们,意思是:“吃顿杂合粥,教训记心头”。小俩口从此觉醒,改掉恶习,勤恳持家,日子一天天也好起来。


吃顿杂合粥,家和万事兴


腊八节的习俗
我国无论南北,都有腊八节吃“腊八粥”的习俗。但各地“腊八粥”的内容和做法有一定差异。
较为普遍的是以大米、小米、红豆、花生等杂粮,加红枣、莲子、核桃仁等果实熬粥,品种多的达几十种,少的也有七八种。
有些地方腊八节这天举行庄重的仪式,以粥敬神祭祖,还要赠送乡邻亲友,然后才是全家人食用。吃腊八粥也不能一次吃光喝净,要保存着吃几天,取年年有余的含意。
北京雍和宫腊八舍粥

各地佛教寺院,在腊八节这天广施舍粥善举,以赈济饥民,集累功德
北京的雍和宫、杭州的灵隐寺等,每年的舍粥活动都会吸引众多市民前往品粥。如今的舍粥,已从“赈济”转为“祈福”了。

雍和宫等待品粥的长队

“腊八节”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基因,不论我们是生活在南方、北方,国内还是海外,祝愿众亲朋好友们今年腊八节,在自家煮上一锅高品味的“腊八粥”,祈求早日驱散病毒、战胜疫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