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欲寿长,先通肠!一张真实的医案,通肠道,保住心脏,开人眼界

 太阳微笑666 2021-06-06

图片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方剂学》、《伤寒论》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经常看文老师文说的人,可能会发现一点,我特别重视肠道的通畅。肠道不通,在文老师笔下,简直成了万病之源。

我觉得,这样的想法是对的。

本来嘛,人体就是一根管子。上头吃喝,下头拉撒,一辈子都在干这个事儿,没一天停下带来的。一旦真停了,不是病了,就是死了。

而肠道,作为连通上下两头的关键部位,它一旦堵了,当然会关系全局了。

来吧,我还得给你讲个故事。

话说有这么一个女子,年83岁,姓何。

这个人呢,最近十年来,心脏都不太好,常常会因为劳累、心情抑郁等因素,诱发心前区的阵发性刺痛。

图片

疼痛发作的时候,患者服用一些硝酸甘油,会缓解,但无法根本解决问题。

结果,最近这一回,此患因为吃东西比较多,再次诱发心痛。服用以前的药,发现根本无效。

疼啊,受不了啊,老太太着急了,赶紧去医院,不然就没救了。

到医院去,诊察发现,患者舌红,苔黄燥,没有津液,小便黄,而且大便三天未解,平时则口干口苦,胸痛无法忍受,伴随脘腹胀满、心烦气急。

当时的医家,是河南洛阳的中医名宿,乔保钧教授。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到网上查一查他。

当时,乔师非常明确地指出,患者的主要问题在于大便不通。同时,上头又心气虚弱。所以,以通肠排便为主,补养心气为辅。

方子是这么开的——

红参9克,麦冬13克,五味子9克,大黄9克(后下),枳实9克,川朴9克,炙甘草9克,一共是三剂。

结果,患者用药以后,令乔师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患者症状不但没有缓解,反而加重,大便不解,腹胀更厉害,心痛更加难以忍受,而且频频干呕、腹部拒按。

面对这个状况,乔师立刻变了方子,处方:生大黄15克(后下),枳实13克,川朴10克,芒硝9克(冲服),炙甘草9克,一共是两剂。

结果,患者用药以后,两天内腹泻4次。拉完肚子以后,心胸部位疼痛立刻就消失了。周身舒畅,想要吃东西,腹部柔软。患者说,这种轻松畅快之感,是之前十年来从未有过的。

图片

此后,患者又经过一段时间的调养,基本恢复正常生活。

这里头是怎么回事呢?

很明显,她是大肠不通,憋的呀!

你看,此人发病之前,已经三天未解大便。肠道为燥屎所阻滞,毫无疑问。

燥屎阻滞肠道,必然引起内热。患者舌红,苔黄,少津,小便发黄,心烦,口干口苦,这些都是体内有热,阴津被耗伤的体现。大肠有积热,脾胃之气就升降失常。气机当降不降,于是上逆,困积在心胸处,于是患者的心脏就出现疼痛。

这个过程,用中医藏象理论来解释,就是脾土气实,上侮于心。本来,心属火,脾属土,火生土,心是母脏,脾是子脏。但是现在,脾土之气过旺,老母亲管不住儿子了,反过来被儿子骂,于是作为母脏的心就受不了,它开始疼了。

这怎么办啊?当时乔师想到的,就是通下肠道燥屎,把便秘这个事儿解决掉。

但遗憾的是,乔师最初还是保守了。它用的是小承气汤。小承气汤,就是大黄、厚朴、枳实。这个泄下的力道,小了一点。与此同时,还用了生脉散(红参、麦冬、五味子)来补心气。这样一来,大便没通下去不说,反倒增添了热邪,所以患者难受不堪。

第二次处方,乔师吸取教训,大胆攻下,舍弃其他办法,直接用大承气汤。大承气汤,就是在小承气汤的基础上,加了一个芒硝。这个泄下的力度,就大了。这样,患者的便秘被排解出来。肠道一通,身体这条管子立即就通了,心气不再为热邪所困,它也就瞬间恢复正常。病,自然就好了大半。

图片

这就是治疗的基本经过。

从中,我们可以清楚地感受到,通导患者大便,让肠子恢复通畅,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可以说,正是通肠,救下了患者的心脏和性命。

所以我说,欲寿长,先通肠。肠子一通,一身气机就通,人就少得病。

其实,这个理念,我们中国人很早就形成了。我们常说,吃饭八分饱,不要吃得过饱。这个也是在为了保证我们的肠道通畅,不积滞。又比如说,我们主张吃饭细嚼慢咽。细嚼慢咽,其实也是在保证肠道的运转正常,减少积滞。有的老人讲,新食不见旧食,也是在保证肠道通畅。

所以说,维系肠道通畅,是养生的基本原则之一,是不可忽视的基础。

但遗憾的是,我们很多人不懂这个道理,体现为饮食无度。咱也不管胃肠是是否耐受,反正想吃就吃,吃多少都无所谓,只要尽兴即可。这是非常可怕的心态。日子久了,肯定是要吃出病来的。不仅仅是心脏病,也可能是代谢性疾病、肝胆疾病等等。临床上,因长期饮食无度而生病,甚至,丢掉性命的人,数不胜数。

所以说,欲寿长,先通肠,这个可是千真万确的啊,你别忽视, 无论如何也得管住自己的嘴巴。

好了,这个事儿,我就说这么多吧。文老师感谢你的阅读。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