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都是历史惹得祸——《水浒传》里为何并存着两个梁山泊(之三)

 金色年华554 2021-06-06
都是历史惹得祸——《水浒传》里为何并存着两个梁山泊(之三)

上回,我们讲了《水浒传》小说中存在着两个梁山泊的矛盾现象。那么,《水浒传》小说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我们先来说说历史上梁山泊的变迁史。

首先,在宋朝的时候,这梁山泊到底是个怎样的存在呢?

北宋名臣韩琦《过梁山泊》诗是这样说的:“巨泽渺无际,斋船度日撑。”

宋人邵博《闻见后录》是这样说的:“王荆公好言利, 有小人谄曰:'决梁山泊八百里水以为田, 其利大矣。’荆公喜甚, 徐曰:'策固善, 决水何地可容?’刘贡父在坐中, 曰:'自其旁别凿八百里泊, 则可容矣!’荆公笑而止。”

无独有偶,宋人王辟之《渑水燕谈录》是这样说的:“往年士大夫好讲水利,有言欲涸梁山泊以为农田。或诘之曰:'梁山泊古巨野泽,广袤数百里,今若涸之,不幸秋夏之交,行潦四集,诸水并入,何以受之?’贡父适在座,徐曰:'却于泊之旁凿一池,大小正同,则可受其水矣。’座中皆绝倒,言者大惭沮。”

《宋史·杨戬传》是这样说的:“梁山泺古巨野泽,绵亘数百里,济、郓数州,赖其蒲鱼之利。”

从这些文献记载来看,在宋朝的时候,这现实中的梁山泊确实是与《水浒传》小说中所描写的“梁山水泊八百里”大致相当,是个烟波浩渺、绵亘数百里的巨泽大湖。

都是历史惹得祸——《水浒传》里为何并存着两个梁山泊(之三)

梁山泊

其次,宋朝以后的梁山泊,又是怎样的情状呢?

《金史·食货志》是这样说的:“黄河已移故道, 梁山泺水退, 地甚广, 遣使安置屯田。”

《明史·兖州府》是这样说的:“巨野, ……南有高平山, 东有巨野泽, 元末为黄河所决, 遂涸。”

顾炎武《日知录》是这样说的:“予行山东巨野、寿张诸邑,古时潴水之地,无尺寸不耕,而忘其昔日之为巨浸矣。”

可见,后来随着黄河的屡次决口、改道和泥沙的大量淤积,再加之人为的不断干预,宋朝以后梁山泊的水面日益变小,到了元末时已几近湮灭,变成了良田。

这就是历史记载中由大变小,以至最终荡然无存的梁山泊的演变情况。这梁山泊的演变史,就是一部沧海桑田的变迁史。

梁山忠义堂

那么,《水浒传》小说为什么会出现两个不一样的梁山泊呢?

各位看官应该知道,《水浒传》小说的成书过程,并不如《红楼梦》之类的小说,是由一位作者独立创作完成的。

《水浒传》小说是在历代水浒故事广泛流传的基础上,由一位或数位小说编写者依据这些故事素材,再加以编撰而成的。

何心先生在《水浒研究》中指出:“总而言之,《水浒传》并不是一人一手的创作。先有一人把各种梁山泊英雄的故事联缀起来,成功一部长篇小说。后来又经过几次增损修改,所以现在通行的《水浒传》,已经不是原来的真面目了。”

于是,我们也就好理解《水浒传》小说中,为什么会存在梁山泊一会儿浩渺无边,一会儿却又成了狭江小河的这一矛盾现象了。

《水浒传》小说之所以会存在这一矛盾现象,其实是由历代水浒故事在《水浒传》小说成书过程中所遗留的流传痕迹造成的。

小说编写者在选取故事素材,最后编定书稿的时候,显然没有发现这个矛盾的存在。

象梁山泊这样前后矛盾的情况,在《水浒传》小说中还可以举出不少相似的例子来。

都是历史惹得祸——《水浒传》里为何并存着两个梁山泊(之三)

阮小二

比如,梁山泊与郓城的距离。

小说第十五回,吴用为了集结智取生辰纲的人马,就向晁盖建议可去石碣村邀请阮氏三兄弟前来入伙。

晁盖道:“我也曾闻这阮家三弟兄的名字,只不曾相会。石碣村离这里只有百十里以下路程,何不使人请他们来商议?”

但是,吴用觉得还是亲自去走一趟更为妥当,于是就同晁盖说明了自己的想法,并且说道:“事不宜迟,只今夜三更便去,明日晌午可到那里。”

从晁盖与吴用的这番对话中,我们可以知道这梁山泊其实离郓城县并不远,只有百十里的路程。

所以,吴用如果晚上三更从郓城县的东溪村出发,那么,第二天晌午就可以到达梁山泊边的石碣村了。也就是说,从郓城县去梁山泊,单程只有一天的路程。

但是,宋江上了梁山之后,想去郓城县的宋家村搬取宋太公上梁山时,那路途显然又是比较远的了。

我们先来看宋江是何时离开梁山泊的。

小说写道,宋江是在上了梁山之后的第三天,在酒席上向晁盖提出要回家搬取家人的想法的。宋江说完之后就下山去了,晁盖他们是苦留不住。

由此可见,宋江离开梁山泊的时间,应该是在这天的中午时分。否则,如果是晚上连夜出发,那么,在情理上显然是讲不通的。

那宋江又是何时到家的呢?且听下回分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