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一生,心如简素,人生淡雅

 布衣粗食68 2021-06-06

01

人间有味是清欢。

这一生,越朴素,越高贵。

看过了人间的繁华,忽而回头,才发现,极致的美,从来不在繁华深处,而是在乡野之间。

正如刘禹锡所言:“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停下匆匆忙忙的脚步,抬头看看天空,或者闭目养神,自由呼吸。

退出红尘,心就不累了,人生就自由了。

总要懂得,真正的繁花似锦,不在远方,就在心上。

02

入夏多日,万物都是欣欣向荣的样子。

六月的篱笆上,蔷薇盛开,一朵接一朵,连成了一堵花墙。

停下来吧,闻一闻花香。至于那些工作中的烦恼,就别去管了。建议把手机关掉,和网络里的人,断联一小会。

靠在花墙上,把生命融入到一朵花里。

再往前去,爬山虎在疯长着,使劲往上攀爬。不知何时,爬山虎就翻过了围墙。

人这一生,都要积极向上,就像眼前的爬山虎一样。

犹记得,在围墙的那一边,是一所学校。当年的自己,每天都坐在书声琅琅的教室里。“之乎者也”的句子,让人头痛,却也没心没肺地读着。

初夏,是毕业季。

曾经以为,只要好好读书,就能实现所有的梦想。

现在才明白,前脚跨出校门,后脚就不知道往哪里放了。世界之大,却没有容身之处。

幸运的是,年少轻狂的自己,天不怕地不怕,在陌生的城市,活生生闯出一条路。即便前途未卜,仍旧执着地向前冲。

张爱玲说:“有一条路,每个人非走不可,那就是年轻时候的弯路。”

把自己当成无所不能的人,一次次失败,一次次头破血流,一次次出发。繁华,在吸引我们,诱惑力极大。

03

六月的雨,湿了芭蕉,红了樱桃。

六月的风,伴随一声惊雷,席卷大地。

总以为,自己可以像雨燕一样,冲向天空,然后说一句“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一些吧”。

小时候,常常想,大山后面是什么?是不是在登上了顶峰,就能够特别豪迈。

“山高人为峰”,这是何等的气派?

拼命读书,拼命工作,拼命巴结别人,拼命到大城市里买房子。似乎,一切都要拼命去做,否则身边的人就会超越自己。

“站在风口浪尖上,猪都会飞”,这句话,让人振奋不已。

山顶有风,特别大。这不就是风口浪尖么?于是乎,自己铆足了劲,和别人去争夺最高的阵地。

到了一定的年纪,忽然就疲惫不堪了。自己终究不是那只冲向暴风雨的雨燕,只是一个普通的人,生活在社会最底层,为了生活而奔波。

北宋著名书法家黄庭坚,耗费了大半生的时光,研究文字,终于站在了书法界的顶峰。

当他垂暮之年的时候,回到家乡,吃了一碗素面,泪流满面地说:“汤饼一杯银丝乱,牵丝如缕玉箸惜。”

简简单单的一碗面,让人醍醐灌顶。人这一生,需要的不是繁花似锦,而是简单与朴素。

越美的风景,消失得越快;越壮丽的场景,越令人颓废。

人活到极致,不过是一饭一粥的温饱,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惬意。

04

春种夏长,秋收冬藏。

春天远了,留下来的是“花团锦簇”的余韵。脑海里,总有岁月静好,生命被春天的风雨洗染过,变得更加明亮。

花开了,总会凋零。但无需惆怅,毕竟还有花香在心田。或者说,留下了遗憾,是另一种美好。

我不敢说,夏天的来临,会让人生也变得蓬勃,但一定会让你感悟到一些什么。

在我的记忆深处,初夏的场景是这样的——农夫一家人,走进了田野。男人赶着牛,把地整平,女人带着孩子插秧。

有老人站在门口,大声喊:“吃饭啰。”

是不是,你也和我一样,尽量往简单处想,努力让自己回到某个原点。

当然,你还可以想象到,夏天的花草,都是静谧的。没有了大朵大朵的花,只有不起眼的野花,在悄然绽放。

只要你用心去发现,总会在最简单的地方,发现惊喜。一朵半开的花,一只彩色的甲壳虫,一个八角形的蜘蛛网,一阵呢喃的风......世上最美好的东西,都是免费的。这就是人生的“归处”啊。

05

盛夏,一晃就到了。

那饱满的荷花,纯洁壮丽,和天空对峙。有没有人欣赏,都和自己无关。美,是纯粹的,干净的,不需要被打扰的。

守着“荷塘月色”的美景,星光静静地洒落在水面上。如果可以,那就让生命融入其中吧。月色是孤独的,也是可以享受的;荷塘是轻盈的,也是丰满的;人心是淡泊的,也是从容的......

无所谓完美,无所谓不完美。境由心生,执意追求什么,人生的境界就被打乱了。

一个人,一本书,一杯茶,无言也是岁月,无钱也是人生。

真的,这一生,哪需要那么多?

走进了繁华,失去了美好,孰能快乐?

把自己活成一朵莲,没有悲欢,只有慈悲。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好好珍惜,别让时光虚度。

当人生远离了那些浮躁、喧闹、物欲,生命离开了人群,便有“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感怀。

时光荏苒,夏意更浓,若能“心如简素,人生淡雅”,浓烈的,也是清淡的。

得失,不过是一种状态;去留,不过是一场聚散。

归去吧,回到生命的来处,做闲云野鹤,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