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尚平太:蔡文姬归汉

 新用户7391BFGL 2021-06-07

蔡文姬归汉

甘肃陇南  尚平太

  蔡文姬,名,琰,陈留(河南省杞县南)人,西汉末年,她父亲蔡邕是当时著名的朝野皆知的名儒文学泰斗,蔡文姬从小跟他父亲学习,由于她聪明伶俐,记性超强,过目不忘,又很有音乐天赋,深受她父亲的喜爱,专心培养她写诗做文,练琴棋书画,她文思敏捷,智慧过人,写出的文章小有名气,又练出了一手好书法,又能谱曲。后来成为中国古代十大才女之一,其中还有一段插曲,蔡文姬六岁的时候,有一天她父亲在会稽山家里弹七弦焦尾琴,此琴是古代四大名琴,正弹地起兴,勿然一根弦绳断了,在隔壁玩耍的蔡文姬脱口而出说:第二根弦绳断了,她父亲不以为然,认为是小姑娘瞎蒙的,他继续弹,弹着弹着就他故意弄断了一根弦绳,蔡文姬在隔壁又说:第四根弦绳断了,他才知道女儿在音乐上天赋确实非同寻常。后来《三字经》上有:蔡文姬,能辩琴。讲的就是这个故事
  蔡文姬在文学方面也有很好的造诣,著有很多诗文曲谱,由于战乱,流传下来的只有《悲愤诗》和她思念留在匈奴的儿女的《胡笳十八拍》还有谱的曲《二月》等。但她对琴棋诗书无一不通。是名满天下的才女。


  公元一七八年,她父亲被人陷害入狱,后又充军到朔方,蔡文姫受父牵连,跟父亲过着流亡生活,多年才回到洛阳,公元一九二年她父亲再次又被人陷害入狱,囚死在狱中。母亲丈夫相继去逝,丧父,丧母,丧夫,接二连三的厄运降临在这个柔弱的女子头上。她只好孤苦伶仃回到陈留。投亲不遇,过着异常艰难的日子,饱经战争其苦,战乱中又被匈奴兵掳走。带到大漠被迫嫁给了匈奴左贤王,她留居匈奴多年,生下了一儿一女。
  蔡文姫在流落匈奴期间,中原:曹操统一了北方,老百姓开始过上了安定的生活,农业生产也发展了起来,由于曹操提倡发展文化,急需各样人才,这时候大家都想起了蔡文姬。曹操决定带重礼赎回蔡文姬,让她为汉朝文化事业做贡献。
  公元二O八年,曹操派去的使者带着贵重礼物拜见了左贤王和蔡文姬,说明了他们的来意,请求蔡文姬回汉朝,蔡文姬听了又高兴又悲伤,高兴的是能回到她日夜思念又阔别多年的故乡了,悲伤纠结的是要离别自己的亲骨肉,想带走儿女匈奴左贤王是绝对不答应的,考虑再三,还是决定离开了在匈奴生的儿女,献身汉朝的文化事业。


  蔡文姬回到了阔别多年的汉朝,以前她父亲藏有古书典籍四千多卷。内容非常丰富,部分书籍都是她读过的。由于毁于战火荡然无存。
  在曹操的大力支持和要求下,:她积极参预大量的汉书撰写工作,蔡文姬凭借自己的记忆,默写还原了她父亲遗失的文章四百多篇,完成了她父亲的意愿,有力地推动了新兴的建安文学,为我国的文化发展做出了可贵的贡献。
  曾有人评价:蔡文姬做事,大气完美。蔡文姬做文,不让古人。蔡文姬弹琴,天籁之音。蔡文姬做人,明理合伦。这确实能够准确地评价了蔡文姬的一生。
责编:丁松   排版:夏显亮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尚平太,网络名,思念,甘肃省陇南市礼县人,文艺爱好者,喜欢用文字记录世界。

 孔雀文化投稿须知(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