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你可能不需要弹性伸缩?

 菌心说 2021-06-07

云原生开发最常见的其中一个特性是弹性伸缩。许多公司告诉我们,他们认为弹性伸缩是他们的团队评估云平台的关键需求。然而,我们很少听到这些团队告诉我们,他们为什么需要弹性伸缩。

事实上,我们甚至可以说弹性伸缩是“在云上”的标志之一。所有云平台都提供某种弹性伸缩支持。不管是 Kubernetes 中的Horizontal Pod Autoscalers(根据观察到的 CPU 利用率自动扩展 Pods 的数量),还是像AWS Autoscaling(它会自动缩放 EC2 实例、Dynamo DB 表和许多其他资源类型)这样的供应商特性,通常,弹性伸缩都被视为最想要的云特性。

如果你是一家全新的初创公司,正在构建一个新的 B2C 应用程序,那么弹性伸缩可能至关重要,因为你无法预测你的业务何时会突然腾飞。但大型企业不是初创公司。它们有现有的客户群,而且它们的使用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是已知的。相反,在大多数企业中,我们看到,公司是将所有不同的工作负载作为一个整体来运行,这些工作负载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 最大的一类是静态负载,它是可预测的、不变的负载;这可能占所有应用程序的 65%。
  • 第二大类是计划内的伸缩(季节性、批量处理或计划内的活动)——可能占所有应用程序的 35%。
  • 剩下的就是计划外的伸缩(不可预测的负载);剩下的可能非常少——在许多企业,这样的应用程序可能只有 5%。

下图展示了这个划分(取自一个真实的客户,仅用于说明这种情况):

为什么你可能不需要弹性伸缩?

各种伸缩情况的占比

问题是,许多团队在构建他们的应用程序时,都将其当成是这 5%的一部分,而实际上,只有很少的应用程序属于这 5%,这 5%总是受到计划外负载的影响。现在,这并不是一个新问题。在相对更传统的应用程序环境中,常见的方法是准备远超需要的基础设施,“以防万一”。显然,这是一种浪费,也是团队想要迁移到云的原因之一。然而,理想的云原生方法假定每个功能都部署成可无限扩展的。然而,对于我们与之合作的那类大型企业,更好的方法是设法识别这 5%的功能,将它们从庞大的单体中分离出来,并以云原生的方式构建它们(例如,它们可能是 Strangler 模式的早期候选对象)。

因此,假设所有的云原生程序都必须具有弹性和无限的可伸缩性,通常是一种误导——相反,对于 95%的企业应用程序来说,更重要的是弹性而不是弹性伸缩。反之,如果我们需要的是横向稳定性(这是实现横向伸缩的必要条件),那么,这些程序就是那 5%确实需要横向稳定性的。

因此,换句话说,如果一个节点或实例丢失、替换或重启,程序应该可以继续稳定地运行,而服务不会中断——与突然需要额外增加节点的扩展相比,这要常见得多。现在我们发现,关键的云原生要素(如松耦合、不使用共享数据库以及仅通过 HTTP 和消息传递系统等标准的、可伸缩的协议进行进程间通信)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好方法。因此,以云原生方式编写应用程序仍然是正确的做法,但原因可能和你想的不同。

而且,对于许多企业来说,弹性伸缩都是一种反模式。例如,当我们与一家银行谈论弹性软件许可模型时,我们被告知,鉴于他们进行应用程序成本规划的方式,对于新项目的业务案例,他们实际上需要预先确定软件成本。遗憾的是,我们合作的很多企业都是如此。

一个我们会反复听说的可怕的故事(太经常了,我们都希望它是虚构的,但不幸的是我们见证了不只一个这样的例子)是,一个团队新部署了一个具备自动伸缩能力的云原生应用程序,第一个月因为自动伸缩而产生了一个巨额的云提供商账单,这不是因为客户使用率高,而是因为在测试中未遇到的意外错误导致在正常负载下 CPU 利用率反常升高。在成本模型和财务规划赶上技术发展的步伐之前,你最好以云原生的方式构建应用程序,但部署的时候要么固定资源数量,要么采用有资源限制的自动伸缩设置。

查看英文原文:

A Cloud-Native Coda: Why You (probably) Don’t Need Elastic Scaling

https:///swlh/a-cloud-native-coda-why-you-probably-dont-need-elastic-scaling-46b9315df63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