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警惕儿童眼部“危险信号” 专家: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早治疗

 蔚蓝色淼 2021-06-07
义诊现场义诊现场

  6月6日是第26个全国“爱眼日”。为进一步呼吁全社会增强爱眼护眼意识,贵阳市妇幼保健院在医院门诊部广场开展了2021年“爱眼日”宣传义诊活动。

  “0~6岁是儿童眼睛和视觉功能发育的关键时期,6岁前的视觉发育情况决定了儿童一生的视觉质量。”贵阳市妇幼保健院眼科朱健华主任向记者介绍,在眼球和视觉发育的过程中,常会遇到内在或外来的干扰,影响正常发育,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视力损害。因此,一定要呵护好儿童的眼睛,做到儿童眼病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早治疗,让每一个儿童都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那么,家长应该如何识别儿童常见眼病和视力异常? 对此,朱健华表示,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观察和识别儿童眼部疾病的危险信号,出现以下这些情况应当及时就医。

  首先,眼红、持续流泪、分泌物多,可疑为结膜炎或新生儿泪囊炎。

  其次,若发现宝宝瞳孔区发白应当引起高度警示,提示可疑先天性白内障、视网膜母细胞瘤等眼底疾病,一定要尽早去眼科检查。

  如果孩子出现不能追视、视物距离过近、眯眼、频繁揉眼、畏光或双眼大小明显不一致,也要警惕,提示可疑视力异常或眼病。

  最后,眼位偏斜、总是歪头视物,提示可疑斜视。眼球震颤,即双眼球不自主的有节律的转动,提示可疑视力较差,应及早就诊。

  朱健华提醒广大家长,儿童视力从出生开始逐步发育,不同年龄段的儿童需要关注的眼病不同,每个年龄段都有各自的眼保健重点。因此,家长从宝宝一出生就应该开始做定期的筛查。

  “近视预防应该从小开始。家长要有从小就给宝宝一个健康的视觉环境的意识,帮助宝宝养成良好用眼习惯的理念。”朱健华说,新生儿视力发育需要良好的环境亮度,白天要保证室内光线明亮,夜间睡眠时应关灯。保证充足睡眠和营养。要多带儿童到户外玩耍,到医院建立眼健康档案,监测视力发育和远视储备量的变化,及时发现近视征兆并进行干预或矫正。(记者 罗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