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宋大儒张载的河北渊源

 wlr6688 2021-06-07

历史上,除了西晋文学家张载,还有一位更为有名的、与之同名的历史人物,也与河北颇有渊源。

他就是北宋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张载。

张载(1020年—1077年),字子厚,北宋凤翔府郿县(今陕西眉县)横渠镇人,是北宋理学支脉“关学”的创始人,世称“横渠先生”,尊称张子。他著名的“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言简意宏,传颂不衰。

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张载进士登第,第二年赴祁州(今河北安国)任司法参军。

《安国县志》记载,“宋仁宗时,著名理学家张载莅任司法参军,于县城东北角辟馆讲学,'启群蒙于旭旦’,时人称为张子书院。张载离任,书馆寻废,书院改为张子祠。”

北宋时安国短暂出现的张子书院,是一所以传授、讲习理学为重点的书院。

北宋政治软弱,但学术思想却有巨大发展。从宋代勃兴的理学,代表儒学发展的新高峰,分为四个主要学派。张载是其中关学学派的主要代表,因而张子书院也就成为这一学派的主要传承地。

张载教学,谨严刻苦,他要求学生“言有教,动有法,昼有为,宵有得,息有养,瞬有存”,分秒必争,一刻也不能停止。

书院这种独具特色的文教机构萌芽于唐,制度形成于宋。宋代全国多地书院快速崛起,蓬勃发展。

但依据现有文献材料,张子书院是两宋300多年中,保定仅有的一所书院。

这与两宋时期保定的历史和地理区位有关。北宋时期,保定是宋辽对峙的前线,南宋时期,处于北方民族统治之下。数百年间,整个河北有历史记载的书院只有5座。

张载离任后,先后任丹州云岩(今陕西宜川县)县令、渭州(今甘肃陇西县)军事判官公事等官职。

51岁时,张载辞官回到横渠镇,读书讲学,著书立说,专心治学。

公元1076年,张载把研究成果集成《正蒙》一书,这是张载的代表作,也是我国古代唯物论的重要篇章。1077年,57岁的张载辞世。

安国的张子书院改为张子祠,纪念这位曾在此讲学的关中大儒。

张载去世后,关学式微。直到元代推行“汉法”,尊崇儒学,张载五世孙张晋被元廷封为定远大将军,“赐第于燕,并食邑于滦(今唐山滦州)”。

张晋由原籍陕西眉县到封地滦州定居后,因见滦州有横山,追思祖号“横渠”及韩昌黎(韩愈,祖籍秦皇岛昌黎)“云横秦岭家何在”诗句,遂于其居室题匾曰“横云清逸”。

1234年,张晋在滦州首建“横渠书院”,在多民族多元文化之地弘扬关学,再由滦州辐射全国。这是古滦州乃至京东一带正规教育的真正开端,为冀东文化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书院位于当时滦州府衙对面朝阳胡同的尽头,即今滦州市第四中学校址。

张晋去世后葬于滦州城西,张载族系的一支自此在滦州繁衍。

文/河北日报记者 李冬云

作者:李冬云

来源: 河北日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