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么多年来,大陈岛历经坎坷,终于被发展成现在欣欣向荣的模样

 阿陆的行摄馆 2021-06-07

来到台州椒江,来到大陈岛,就深深被这里的垦荒精神感动。从1956年1月起,大批热血青年纷纷响应当时“组成志愿垦荒队,开发建设大陈岛”的号召,到1960年共有467名垦荒队员登上大陈岛,历经艰辛,终于完成了一次伟大的让荒岛“从无到有”的蜕变。

大陈岛是个很有“历史故事”的地方(只是因为需要审核的原因,我也不能多写),作为国民D最后的“阵地”,至今在它的一些海岸线上,经海浪无数次拍打过后,仍能找到曾经的炮兵阵地和战壕交叉的遗迹。

据资料记载,1955年的“大陈撤退”计划实施后,岛上码头和渔船被悉数毁坏,连所有的“原住民”都被“带走”。整个大陈岛仅留下一位奄奄一息的老人,给我们留下的是不折不扣,“一无所有”的“烂摊子”。

作为台州列岛106个岛礁中的主岛,大陈岛有上、下大陈之分(当地人简称它们为上、下台),二岛间距约2.5公里,上大陈岛的面积 6.6平方公里,丘峦起伏,主要种植甘薯、豆类,西南部有避风港湾。大陈镇驻地下大陈岛,距海门港52公里,面积 5.2平方公里,以丘陵地形为主,渔业发达,多渔船停泊,避风港湾设有台州渔业指挥部。

下大陈岛的最高峰凤尾山海拔有两百多米,坐落该岛的西部。在山顶更可以居高临下,一览岗峦起伏的自然景观和大陈镇风光。随着近几年旅游景点和食宿配套环境的逐渐完善,这里很适宜度假、休闲观光和寻访先辈们留下的红色足迹。

现在的大陈镇上,不仅有设施先进的学校和医院,海岸边的民宿酒店也已经渐成规模,航拍视角下,着实让我觉得震撼。可惜没能在这里住宿几晚,体验那开窗就能欣赏的海上日出或者日落的令人惊艳的过程。

如果来这座“东海明珠”打卡,除了常见的皮皮虾海螺甚至藤壶等小海鲜,当地有名的石斑和大陈黄鱼一定要尝一尝。从90年代开始,大陈岛渔民先后探索了网箱养殖、铜网围海养殖的方法,又因大陈海域的生态环境优良,养殖的大黄鱼品质十分接近野生风味,经鉴定为名牌海产。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大陈黄鱼悄然成为当地海洋经济的一张名片。到岛上旅游,如果有参观海洋养殖场的环节,一定要争取亲手抓一抓久违的大黄鱼,这也是“大陈游”的一件惬意事,在其它地方可没有这样的机会。

仅匆匆地在“下大陈岛”游览观光一天,好在天气不错,发现不少漂亮的风景,更有不少意义非凡的历史足迹。在感慨大自然唯美壮观的同时,更为这么多年来,把海岛建设成如此欣欣向荣景致的当代大陈人感到骄傲。

(图文作者:阿陆,谢绝转载哦,欢迎关注及合作)

在网络上翻阅到一些旧闻,那些曾经的“大陈人”抵达对岸后,因为没有固定的土地财产,语言又不通,其中绝大多数的生活并不好过,真是令人唏嘘。再看如今的“上下大陈岛”,一副风华正茂,朝气蓬勃的模样,对岸的“老乡”们可曾后悔当初的选择呢?

交通:

从台州椒江的七号码头坐船直达。

一般每天上午都有客船出发,但碰到天气原因,也有可能取消,因此出行前最好咨询清楚,省得耽误行程。

我当天坐的是快船(庆达9号),票价130元。不到90分钟就上了岛,全程没什么颠簸感,个人觉得大部分人应该都能适应,不用担心会晕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