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普通人永远遇不见高人

 终身跨界 2021-06-07
这是庐山面目的真面目第642篇原创内容,2021年第39篇。

本篇的主题关于普通人永远遇不见高人

去年年底,一位朋友在山中遇到一位高人。经高人指点,他做了一个改变人生轨迹的决定。

也许有人会羡慕这样的幸运,抱怨自己从没这样的好运。

然而,每个人的运气总的来说是相等的。

普通人之所以永远遇不见高人,是因为无法分辨出可能遇见的高人,而不是没有机会和运气遇见。

所谓的“高人”,简而言之,就是见识远超过自己的人。

所以,如果你没有遇到过高人,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你无法分辨高人。

真相总会是难以接受的。

其实高人在另外一个意义上也是普通人,或者在比他更高的人面前。

高人之高并不在于别的方面,而是在于能够以与普通人不同的思路看待、处理问题。很多时候,其实只是想的更远,更能以常识来判断。而不会被利益蒙蔽、不会为眼前所阻碍。

而遇不见高人的普通人,其实很聪明。就是因为聪明,不认为有人可以比自己聪明。但他们的聪明,只是小聪明。小聪明与智慧的差别在于,小聪明只用在算计个人利益得失上,看不到更大的格局,不会明白规律对于自己的利益得失本身是有先天性限制因素的。
在上一篇分享的小说《遥远的救世主》中,清晰的刻画了普通人在高人面前的反应。

看过这部小说的朋友,都会认同丁元英是一个高人。无论是他对韩楚风职场竞争的不凡建议、对芮小丹审问犯人的出奇谋划、还是对格律诗公司的深谋远虑,每一件事都不是大多数人可以做到的。

韩楚风对丁元英敬重且佩服,芮小丹深深爱上了丁元英,欧阳雪完全信任丁元英,肖亚文为了不远离丁元英用尽心思。她们都不是普通人,丁元英是她们眼中的高人。她们都愿意听从、信任、帮助丁元英。

但剧中另外几个人叶晓明、冯世杰、刘冰却有点丑态百出,对丁元英充满了猜疑、算计甚至否定和攻击。他们代表了普通人,代表了缺乏见识的底层。

在认识之处和成立公司的过程中,三人的表现就开始显现出普通人的一面。

叶晓明是个很精明的人,在三个人中算是有点见识的了,声称在见丁元英第一面就看出来他是高人。但在实际利益面前,就原形毕露了。格律诗公司成立后,他就觉得,折腾了半天,人是古城的人,钱是古城的钱,丁元英没出一分钱。按照丁元英的说法做,做砸了谁承担责任?丁元英反而成为了光脚的那个人,玩儿得真高。后来甚至说到:谁是高人?其实丁元英并不是高人,他自己也不是,真正的高人是冯世杰,丁元英也是冯世杰棋盘上的一颗棋子。王庙村要是脱贫致富了,没人记得丁元英,冯世杰是功臣,报纸上吹吹就红了。能说出这样的话,节操和价值观可见一斑了。

冯世杰相对来说在三个人中算厚道一点的,但也只是相对来说。叶晓明猜忌丁元英的时候,他还会提醒一句:这么猜疑不合适,到底是请人家帮忙还是成心找个冤大头坑一把?别管是从哪拉来的资金,至少是拉来了。

刘冰是三人中最不堪的一个。在刘冰看来,丁元英就是个落魄到卖唱片的人,还能有什么实力。在丁元英去卖唱片的过程中,刘冰从来没觉得丁元英是个人物。即便后来有芮小丹和欧阳雪对丁元英的认可和态度,他也始终是半信半疑。在格律诗公司成立的会议上,他当众质疑丁元英为什么不出资成为股东。

在进入实际操作之后,更加明显。

比如,叶晓明对丁元英制定的产品策略明确质疑,认为很空泛,抓不住实际的东西。如果是公司决议他就执行,但保留意见。

北京音响展览会前的降价策略,算是小说的一个高潮,三个人的表现开始露骨了。

叶晓明认为降价对乐圣公司是恩将仇报,让圈里人戳脊梁骨。如果出了事,谁负责?丁元英的答案是公司负责。

叶晓明竟然说:这是少数人的行为,其实就是你个人行为,不是大多数人的意见,不能代表公司。接着又说:可以请丁元英帮忙,也可以不请。这就是要把丁元英扫地出门了,至少是意见不统一时,以扫地出门来威胁丁元英。

在乐圣公司提起诉讼之后,叶晓明不经过与丁元英商量,在丁元英不知情的情况下,与乐圣公司讲和。在讲和失败之后,三人要求退股。欧阳雪霸气的当即同意。最让人不齿的是刘冰,退股之后竟然张口要留下当员工。

以上就是三人在面对丁元英时的主要表现。刚开始把丁元英当做高人,但进入实际操作之后,慢慢的开始不再把丁元英当做高人,最后甚至威胁丁元英。

不得不说,小说对于三人的刻画入木三分。如果这三个人从一开始就对丁元英言听计从,最终都会成为受益者,个人的命运都会被改写。就因为太聪明,到头来绝佳的机会白白丢掉,空欢喜一场。当格律诗公司成功之后,对他们的打击有多大?

现实中,这三个人能代表很多很多人。没有人不聪明,大多数人的不成功就是因为太聪明。

本文最后想问大家的是,你身边有高人吗?你是如何对待高人的?如果你从来没遇见过高人,那么就要好好反思自己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