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叛逆者》开播,要先弄明白复兴社、力行社和蓝衣社的区别

 好奇的果果 2021-06-07

老周

摘要:最新的谍战剧《叛逆者》上线,总算没有一说到国民党的特务机关就是军统,总算出现了复兴社特务处,但很可惜,在时间节点上,还是弄错了。军统的前身,到底是什么机关?复兴社、力行社和蓝衣社的区别又是什么?

《叛逆者》开播,要先弄明白复兴社、力行社和蓝衣社的区别

图1:谍战剧《叛逆者》海报

只要是讲国共之间谍战的影视剧,说到国民党的特务机关,就必定是戴笠的军统。但是,在历史上,国民党最早的特务机关是1928年成立的国民党中央组织部党务调查科,这是由陈立夫陈果夫CC派掌控的特务机关,党务调查科的科长由陈立夫的亲信徐恩曾担任。而此时,戴笠连个正式的机构都没有,只是军事委员会的上尉特别联络参谋,手下只有区区十来号人,这就是后来军统所说的“十人团”。

所以,在1928年到1937年,也就是第一次土地革命战争期间,在隐蔽战线,白区(即国统区)和中共地下党进行殊死搏杀的都是CC派掌控的党务调查科,中统的前身,根本没戴笠的军统什么事。

军统是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的简称,历史还曾有过前后两个军统,第一个军统局是1934年9月成立的,局长为陈立夫,这个军统统辖当时国民党的各个特务机关,下辖三个处,第一处处长徐恩曾,就是由党务调查科发展而来。第二处处长戴笠,就是由复兴社特务处发展而来。第三处处长丁默邨(后来成为汪伪特务机关76号的首脑),负责邮电检查。

《叛逆者》开播,要先弄明白复兴社、力行社和蓝衣社的区别

图2:第一个军统局局长陈立夫

而戴笠的军统则要到1938年4月才成立,当时为了应对抗战全面爆发后对日情报搜集和安全保卫的需要,将原来陈立夫的军统局进行了扩编,徐恩曾的第一处扩编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调查统计局,也就是中统。戴笠的第二处升格为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也就是军统。而丁默邨的第三处则被裁撤,邮电检查的业务划归军统,丁默邨调任军事委员会少将参议的闲职,因此让他极为不满,很快就被李士群拉下水,投靠日本情报机关,组建汪伪特工总部76号。

再回到戴笠军统的前身,1928年还只是军事委员会上尉联络参谋,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从最早黄埔军校时期成立的名不正言不顺的密查组也得到了正式编制,改称军事委员会特别联络组,戴笠以上尉联络参谋的身份担任组长。

到了1932年4月,蒋介石成立了“三民主义力行社”,简称力行社,最初主要的成员有贺衷寒、邓文仪、潘佑强、桂永清、郑介民、葛武启、梁干乔、滕杰、康泽、杜心如、胡宗南、刘健群等十三人,这也就是所谓“十三太保”的由来,蒋介石亲自担任社长。

接着再以力行社为核心成立了外围组织中国革命同志会,后来为了便于扩大组织而改称“中华复兴社”,简称复兴社。

《叛逆者》开播,要先弄明白复兴社、力行社和蓝衣社的区别

图3:复兴社证章

很多人以为复兴社就是力行社,其实复兴社不过是力行社的附属组织。力行社没有具体的的组织机构,成员也不过只有70多人,主要都是各期黄埔毕业生,而且以第一期生居多,隐秘性最高。复兴社的成员则庞大得多,高峰时多达数万人,大多数是中下层知识分子、政府机关中下级职员,组织机构为干事会和监察会,干事会下设军事处、宣传处、训练处和特务处——特务处处长就是戴笠。而戴笠原先的军事委员会特别联络组也就自然成了复兴社特务处的骨干。不过,复兴社特务处既不是政府部门,也不是军事单位,编制、经费都很难确保,所以在1934年成立陈立夫任局长的军统局时,就将复兴社特务处改编为军统局的第二处,这样不仅使得复兴社特务处有了公开活动的正规名义,也有了稳定的编制和经费。

从这点上来看,蒋介石对于戴笠的复兴社特务处还是很关照的,其实也很好理解,陈立夫陈果夫兄弟本来就已经掌握了国民党的党务系统,有着“蒋家天下陈家党”之说。陈氏兄弟再掌握了特务机关,自然会引起上位者的忌惮。而戴笠特务处追本溯源,还是黄埔军校时期直接向蒋介石负责的密查组,真正的黄埔子弟兵,属于苗正根红的嫡系,特务处的核心班底不少都是黄埔生,自然是被蒋介石看作最可信任的,所以大力扶植戴笠的特务处,自然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戴笠的复兴社特务处再到军统第二处,从草台班子到正式编制,而且势力逐渐膨胀,作为国民党最早的情报特务机关党务调查科,很自然会感受到戴笠系统的竞争,因此就开始出现了既然已经有了党务调查科,为什么还要成立特务处的抱怨,但陈立夫对此却很豁达,他对手下人说:“每个人都有两只眼睛和两个耳朵,所以当然要成立两个相同职责的部门。”

《叛逆者》开播,要先弄明白复兴社、力行社和蓝衣社的区别

图4:第二个军统的“老板”戴笠

有些文章对徐恩曾和戴笠的斗法特别感兴趣,不惜笔墨描绘地有声有色,其实这场两统之间的内部倾轧,根本不用多说,看看军统、中统两家的由来和渊源,看看徐恩曾和戴笠与蒋介石的亲疏关系,结局就已经注定了。再加上戴笠在情报业务上,行事作派上都远胜于徐恩曾,那么到抗战胜利时,中统被军统压制到几乎没有立足之地,就一点都不意外了。

《叛逆者》开播,要先弄明白复兴社、力行社和蓝衣社的区别

图5:中统头子徐恩曾

最后说说蓝衣社,说起来蓝衣社的名气可要比力行社、复兴社响多了,但很可惜,事实上根本就没有蓝衣社这样一个组织,完全是个子虚乌有杜撰出来的段子。

蓝衣社的始作俑者是刘健群,他是力行社骨干成员中唯一一个非黄埔学生,何应钦的秘书。1931年,刘健群迎合蒋介石的想法,写了一本名为《改组国民党的刍议》的小册子,建议仿效意大利墨索里尼的黑衫党,国民党的成员都以穿着蓝衣为标志。随着这本小册子的传播,蓝衣社的说法也就不胫而走,这也成了蓝衣社的由来。

此时,也是力行社成立不久,由于力行社很隐秘,外人只风闻南京国民党内部成立了一个秘密组织,但并不清楚具体情况。看到这本小册子后,纷传这个秘密组织就是蓝衣社。

一来二去,很多人就以为复兴社就是蓝衣社,甚至以为戴笠的军统就是蓝衣社,其实根本就没有蓝衣社这个组织。所谓蓝衣社只是停留在纸面上的一个建议而已。

所以,简单说,力行社是核心,复兴社是外围,而蓝衣社则就是个传闻。

当然,军统的制服也不是蓝色的中山装,实际上军统是军事委员会的下属单位,属于军事系统,所有军统正式的在编人员,都是军人编制,并根据职务授予军衔。例如,戴笠担任军统局副局长(代行局长权职,实际上戴笠从来没有担任过军统局的正职局长),就是中将副局长(铨叙军衔一直只是少将,死后才追晋中将)。军统局本部的处长和派驻各地的站长都是少将。

《叛逆者》开播,要先弄明白复兴社、力行社和蓝衣社的区别

图6:穿军装的戴笠

军统人员在执行任务时,通常是穿着便装,有时候还真的是穿着蓝色中山装,也难怪,当时中山装是国装,尤其是政府人员基本上都是中山装,而蓝色则是最常见的颜色。但是到了军统内部举行重大活动或典礼时,那就必须要穿军装了。

经典谍战剧《潜伏》里,余则成因为成功刺杀汉奸李海丰而受到嘉奖,在嘉奖仪式上军统人员都是清一色穿着军装佩戴军衔,这一幕就是很真实反映了军统人员的着装情况。

《叛逆者》开播,要先弄明白复兴社、力行社和蓝衣社的区别

图7:《潜伏》中穿军装的余则成

现在搞明白了吧,军统、中统,复兴社、力行社还有蓝衣社区别在哪里,那就开始追《叛逆者》,本号后续还有文章来介绍和谍战剧《叛逆者》相关的背景知识,敬请期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