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临猗县三位一体推拿研究会公益性医养活动开启“古中医”传承

 刘治学 2021-06-07

        6月5日下午,在临猗县府西街1468号的创业孵化园内,临猗县三位一体推拿研究会举办了首场公益性医养沙龙活动。虽然室外摄氏度高达近40度,依然有30余人参加此活动。

  

  

  

  

  

“芒种”与“睡眠”不得不说的秘密

     “为什么'芒种’会出现蟑螂生、生鹏始、反舌无声的现象?”活动伊始,主讲人刘治学会长从芒种时节阐述三种生物成长现象强调“阳长阴生”的自然规律。说到“阴生”,刘治学会长介绍说,从生物的成长而言,阴生寓意生命,与人体的寿命及健康而言,阴生也是至关重要,而“睡眠”陪伴人类成长的自然现象则是“阴生”过程,因此“睡眠”质量决定人的寿命和健康质量。

       在中医领域,阴生的过程称之谓“相火”,“相火”从医理而言,属于生“中气”阶段,中气旋转,则地上和地下交融,犹如相臣之职,故称"相火"。所以"相火"须降,如不降,则会导致睡眠不好和饮食不佳。

三位一体脏腑推拿眼里的“古中医”

        在讲解“芒种”与“睡眠”之间秘密的过程中,参会人员普遍对于“三位一体脏腑推拿”概念陌生,对“三位一体脏腑推拿”阐述人医理更是听不懂加好奇。

        基于此,刘治学会长介绍了“三位一体脏腑推拿”的渊源,“三位一体脏腑推拿”始于公元527年,山西五台山修行的医僧昙鸾,后在山西省运城市境内传承,至今已有1000余年历史。

        刘治学会长介绍说,到目前为止他是第5代传承人。据解释,“三位一体脏腑推拿”是其奶奶传承的,在他的印象中,奶奶是裹着一双“三寸金莲”成长的。三位一体脏腑推拿的“古”不仅是年代的久远,还在于其疗法植根中原文化的临猗。

       据了解,“三位一体脏腑推拿”“医理”以“中气”为轴,“四象”为轮,以手为主要工具,通过“六经正负运行”为辨证,不仅调理肩颈腰疼痛常见病和睡眠饮食症候导致的慢性病,尤其对现代人盛行的高血压、糖尿病、抑郁病有独特的见解。

挖掘保护传承好“临猗特色”

        参加此次活动,有来自临猗县各地,运城市的其他各地的医养爱好者也闻讯赶来。不仅如此,运城市某医院也派来医生代表前来学习和交流。

         刘治学会长感慨地说:“举办此次活动,感受到'家’的温暖”。'家’不仅体现在乡情亲邻,更主要有种落叶归根的踏实感觉。”

       落叶归根,源于临猗文化,不仅是现代人熟知的苹果文化,源远流长的古中医文化更是精髓。刘治学会长捡拾从当地人常谈且遵循的生活习惯“过午不食”一例给予了诠释。

         脏腑推拿作为我国古老的医学遗产,是中国传统医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和历史演化的见证。简便廉验的优势,尤其是对于西医无法解决的功能性内科疾病有效的治疗措施,使得脏腑推拿传承至今。基于此,对于三位一体脏腑推拿渊源是临猗的,发展也是临猗的,服务则是全国乃至国际的“临猗”特色,临猗县三位一体推拿研究会本着要保护好、发掘好、发展好、传承好的研究发展宗旨,就是与时俱进将老祖宗的“遗产”全方位、立体化“奉献”出来。

       目前,临猗县三位一体推拿研究会成立与发展,均得到临猗县委县政府的重视和相关部门的关爱帮扶,并且三位一体脏腑推拿已申报了临猗县非物质文化遗传传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