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灶两周年,创始人Mandy给大家的一封信

 红万寿 2021-06-07

本文作者:Mandy,小灶创始人

几天前的6月1日,是儿童节,也是小灶两周年纪念日。在这同一天,小灶数千万Pre-A轮融资到位!

在这个高兴的、值得纪念的时刻,我想趁着这个机会,跟大家聊一聊小灶是如何诞生的,小灶究竟要做成什么样子,以及小灶在这两年中都做了什么事。

第一部分:为什么是小灶?

2016年的5月,我怀着不安但又非常渴望的心情,来到上海这个陌生的城市。那个时候的我刚结束在美国杜克大学MBA第一年的学习,却毅然决定休学创业。

我没有资金、没有资源,身上还背着50万的债,即便如此,我依然满怀憧憬——我要让小灶在这里生根发芽,帮助更多人打破家庭背景、个人认知和所处物理环境的限制,找到并实现人生的职业理想,帮助更多的人成为更好的自己!

其实,做出这个决定并不容易,经济压力山大,创业九死一生,无论怎么看都是巨大的冒险,甚至可以说是一场以自己前途为注的豪赌。

但是,做出这个决定又是必然的,因为此时的我已经很清楚,小灶就是我此生倾尽全力想要实现的梦想。

1. 曾经的遗憾,是小灶萌发的种子 

打从进了大学,曾经以会考试为荣的我就陷入了深深的自卑和不自信

看到长得比我好看、比我更会演讲、或者更懂得与人相处和建立关系的他们时,我就会不自觉地对比,结果却是看不到自己的任何优势。

我感觉自己是一个空壳子,除了成绩,不知道自己有什么价值,又能做些什么,我的眼前总是很迷茫

在分数至上的应试教育阶段,几乎没人教过我们如何去认知世界、认知自己、认知人生价值,只需要完成父母给出的选择题。

于是,当我们从一个标准明确、管教森严的环境,一下子来到无人管束的大学时,我们混乱了。

究竟,标准在哪里?

那时的我很需要帮助,却无处求助。

也许是为了逃避现实,我将从对比中获得的优越感和认可,作为我大学生活中最简单直接的标准和方向盘。

我跟风进了学生会、党支部,在最关键的第一次职业选择上,再次跟风选择了当时推崇的外企。

就这样进了四大,盲目地将六年的青春投入到了一个内心都不曾共振过的工作,整整六年,无法重来。

每当回忆起这段时光,我总是骄傲而遗憾。

骄傲于那个努力的自己,遗憾于这份努力背后的盲从。

2. 意外突袭,让我清晰人生的意义

26岁那年,老天跟我开了一个玩笑,也因此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

公司例行体检时,我被查出肝脏上有一个6厘米的肿瘤。一听到这个消息时,我的眼前一片空白。

在确定这个肿瘤是良性还是恶性的6个小时里,我在脑海中不断思考一个问题:“如果明天就是我的忌日,这一辈子我满意吗?”

不,当然不!

从那个时刻开始,我真实感知到:人生短暂,听从内心的召唤,去实现人生的意义,才是这一次短暂的人生旅程中最重要的。

有了目标,前行的道路却任然没有铺展开来。人生毕竟不是电视剧,我依旧迷茫。 

重重困惑之下,我只好选择一个看似最有用的办法:申请MBA。

在写文书时,一个问题让我思考了很久:What defines you? 

我写了几十稿,直到有一天,我抱头大哭,我看到了是什么曾经让小时候的自己感受到温暖、力量和感动,又是什么让长大后的我感受到意义和价值。

我的父亲是老师,我从小看到他用教育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

我终于明白,我的内心,始终只有一个关键词:教育——用教育的力量去帮助他人,看到他人的生活因为我的付出而变的更积极、更美好,哪怕只是一点点,也正是我所渴求的人生价值。

可是,该做什么样的教育?

3. 愿在你需要的时候,找到靠谱的帮助

在去美国读MBA之前,我在北京做了三个月的大学生职业教育公益项目,主要是进入大学校园为大学生进行职业指导和支持。

而这却成了创立小灶的触发点。

有一次,我受邀到一所高校举办的就业指导活动做评委。在活动结束时,参赛的一个男生走到我的面前。他手里拿着本子,眼神中略带紧张。

他问了很多问题:“这个方向我感兴趣,但是家人和老师都不看好。”

他跟我说,“我家庭条件很一般,其实很多事情不敢去想”,听到这里,不知怎的,我眼睛一下子就湿了:这颗心如此年轻,却已不敢追寻最初的梦。

眼前迷惘的男生仿佛过去的自己,10年了,大学职业指导依然初级

在职业发展这件决定我们下半生方向和幸福的事情上,究竟有谁在真正关心我们?我们又在哪里可以找到靠谱的帮助? 

大赛一结束,我就决定——我要做靠谱的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在你需要的时候可以找到靠谱的帮助!

用教育的力量,帮助更多的人,打破家庭背景、个人所处的物理环境认知的限制,看到更广阔的可能性、找到人生的职业理想并实现它。

帮助更多的人成为更好的自己!

第二部分:小灶的两年

但要真正做到,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职业能力教育这个领域不像K12教育,有统一的标准范式和多年的内容积累,在这里,标准、体系、内容等一切都要从0开始搭建。

美国顶尖商学院的学习为我搭建小灶的体系准备了基础。商学院的教育从认知、专业技能、通用能力、求职能力等多层面去塑造人才。

同时,整个MBA教育过程中对于实践的强调,也深深影响了我对有效教育的认知。

教育,一定要能够赋能于人

只有赋能于学生,让他们能够独立地去世界上创造价值,才是真正有意义的教育。

创业初期,我们从求职能力切入,教同学们写简历、面试的技巧。

一段时间后,我们发现,最后的求职能力教育确实能够帮到一部分同学,但对于很多同学来说已经为时过晚。

因为不论是个人兴趣的探索、底层能力的打造还是经历的积累,哪一项都需要贯彻大学生活的始终,而且是越早越好。

2017年11月,我们决定,无论如何,都要坚持初心,做真正有价值沉淀的产品。

基于美国顶尖商学院的职业教育体系,结合在过去两年对超过500名不同年级学员的现场交流和观察,我们再次明确了自己的定位:

小灶是专注于大学生和职场新人职业探索和商业技能提升的教育基地。我们志在用知识、信息和交流去最大化个人的职业潜能,通过赋能去帮助青年人实现个人的职业目标。

为了实现以上目标和使命,我们正在努力搭建和完善产品的四层体系:

图片

认知 —— 认知决定你的格局,认知帮助你清晰目标。

在这个层面,我们将全面建设认知体系,帮助青年掌握认知自我和认知世界的方法,同时通过知识传播和分享渠道建立扩展青年人的认知高度和宽度。

具体而言,我们通过线上直播的形式开启了认知层分享模式的尝试,这只是很小的开端,今年我们会加大力度完善认知层的产品,包括测评、轻音频探索类节目等。

能力 ——建立了认知,明晰了目标后,你必须要有能力去实现。

在能力层,我们进一步细化为通用能力、专业能力和求职能力。

通用能力指在任何工作岗位都适用的能力,比如沟通能力、分析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

专业能力是指某个具体职业所需要的有职业针对性的能力,比如R语言、Python之于数据分析师,比如新媒体运营能力之于互联网运营岗。当下小灶专注商业技能领域。

求职能力指具体到求职环节的能力,具体包括信息搜寻、简历、面试、建立人脉能力等。

区别于大学课堂教育,小灶的能力层教育强调现时、实用

教授的内容是当下真实工作场景中所需要的能力,教授的方式上更关注学生的参与、练习和反馈,强调学有产出

半年来,我们上线了包括商业英文报道、数据分析、PPT、线上学徒项目——商业分析方向等8款能力类产品。

我们的学习系统迭代了4次,课程生产SOP (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迭代了3次,课程服务SOP迭代了2次。

图片

小灶已上线部分课程展示

用户满意度和完课率是小灶的骄傲。

我们所有的产品的满意度都超过8分(满意度计算按照统计学置信区间有效性进行),完课率远高行业水平

所有的训练营课程,我们都强调产出。当我看到学生的成果时,我深感骄傲,因为我知道完成这样一份报告需要什么样的功底和付出。

图片

线上学徒做的报告

接下来,我们会加速教研团队的扩建,提升产品开发力度,完善三大能力领域的产品体系;持续探索能力类产品的交付形式,密切关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技术,不断挑战已有的产品模式。

简单来说,就是用更好的方式呈现更好更多的产品

信息 —— 信息力求高效、对称

搭建平台,把靠谱的职位信息及时送达至需要的人。再结合用户的能力数据,更智能地匹配适合的工作,提高应聘效率。

过去两年,我们搭建了HR直聘的实习平台,累计输出了近2万个企业直聘职位。

我们对企业进行信誉度和知名度的标签处理,实现高效筛选目标企业。

同时,我们增加了企业点评语,让同学们充分了解没有听过的企业,尤其是处在上升期的优秀创业企业,让同学们不会因为信息不对称而白白错过优质企业。

未来我们会在信息的质量、智能化匹配上做出更多的努力。

图片

小灶HR直聘平台,100%真实有效职位,还有企业点评帮助大家突破原有的认知

圈子 —— 志趣相投的伙伴让探索的道路更精彩。

过去两年,我们主要通过微信群的方式来建立圈子,包括阿波罗实习群、7天数据分析训练营等。微信群中的制约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服务的质量。

今年我们提出虚拟大学城的概念,每座营地有自己专注的主题、有围绕这个主题的日程安排、还有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讨论、监督,携手实现每一个目标。

营地正在积极建设中,希望能为同学们提供一个共同成长的“窝儿”。

第三部分:展望未来

干教育这行,两年不长;在改变职业教育现状的这条道路上,两年太短。

今天,小灶已经影响了百万青年人的职业发展

明天,我们希望助力千万大学生的职业发展,让他们真正受益于课程、服务和社区,在这里发现前行的方向、建立信心、掌握能力、找到伙伴

未来,我们要用知识、信息和交流去最大化个人的职业潜能赋能每一个有志青年人实现个人的职业目标。

为此,我们已经准备好迎接一切挑战,付出最大的努力和耐心。

这个过程中,要感谢所有鼓励、支持、甚至批评我们的小伙伴,你们的关注是我们前行的重要动力来源!

图片

小灶er给我们寄来的信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