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秦可卿死后,王熙凤的哥哥为何要拖家带口离开京城?

 小涵读书 2021-06-08

红楼梦第十四回,秦可卿死后,贾珍请王熙凤协理宁国府。

  


在此期间,贾府的大事小情,亲戚朋友往来也都需要王熙凤想办法来操持。其中最令人不解的是,在她诸事纷杂期间,她的哥哥竟然拖家带口离开京城。

原文是这样写的:

里面凤姐见日期有限,也预先逐细分派料理,一面又派荣府中车轿人从跟王夫人送殡,又顾自己送殡去占下处。目今正值缮国公诰命亡故,王邢二夫人又去打祭送殡;西安郡王妃华诞,送寿礼;镇国公诰命生了长男,预备贺礼;又有胞兄王仁连家眷回南,一面写家信禀叩父母并带往之物;又有迎春染病,每日请医服药,看医生启帖、症源、药案等事,亦难尽述。

在这些事情中,与王熙凤直接相关的其实只有哥哥一家人离开京城。

秦可卿死后,后事还没有处理完毕,王熙凤如此繁忙之际,她的哥哥为何要带着家人离开京城呢,两者之间有何关联吗?

  


简单地看,两者似乎没有关联。正如王夫人和邢夫人派人去给缮国公诰命打祭送殡,王熙凤给西安郡王妃送寿礼,给镇国公家里的长男送礼物一样,都是正常的迎来送往。

但是从时间上来看,却又让人怀疑。

贾雨村上任当官的时候,门子告诉他四大家族的情况时,明确说过,四大家族互有联络,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所以贾府的秦可卿之死,其实是牵动着四大家族的心思的。

事实上,秦可卿死后,四大家族中只有王家表现的最特殊。

贾珍因为对秦可卿有了特殊的感情,所以在处理她的后事不余遗力,在选择她的棺材时,看了几副板子都不如意,薛蟠前来吊问,主动说起木店里的樯木棺材。这副棺材是薛蟠的父亲为义忠亲王老千岁准备的,因为老千岁坏了,所以没人出价敢买。贾珍给了一千两银子,用它来安葬秦可卿。

  


薛蟠为何会有这样的举动?表面上薛家的意思,背后里其实是王家的“安排”。

薛姨妈带着儿女到京城里来,住在贾府里不假,但是依仗的却是以王子腾为代表的王家的势力。薛蟠被柳湘莲打了之后,薛姨妈本能的想到找哥哥王子腾来处理。

王熙凤和贾琏夫妻之间有了冲突之后,王熙凤更是明确指出:

“把我王家的地缝子扫一扫,就够你们过一辈子呢。说出来的话,也不怕臊!现有对证:把太太和我的嫁妆细看看,比一比你们的,那一样是配不上你们的?”(红楼梦第七十二回)

无论是薛蟠还是薛姨妈,或者是王熙凤,包括王夫人,本质上都是依仗王家的势力。

所以,以此推测,王熙凤的哥哥在秦可卿死后,拖家带口离开京城,应该与王家有关。

在此之前,王家的风头正劲。薛姨妈带着薛宝钗和薛蟠到京城时,就得到了王子腾升官的消息,由此可知,王家极得皇家人的恩宠。

但是皇帝在恩宠王家的同时,对薛宝钗进行了打压。

  


薛宝钗进京的目的其实只有一个,选秀入宫。但是无论她本人怎么优秀,四大家族的力理如何强大,她却偏偏落选了。这其实透露出了一个重要的消息,皇家对四大家族里的人采取的是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又拉又打的策略。

秦可卿之死无疑是一件重要的事情。

她身份极为特殊,死了之后,掌权大太监不仅事先派人进行了慰问,还亲自到宁国府祭拜,并且主动迎合了贾珍给贾蓉捐官的想法,使秦可卿的后事排场更好看。一个掌权太监如此怪异举动的背后,自然是无缘无故的。所以,看似简单的事情都是皇家在背后操控的。

王子腾对朝廷的变化掌握的更多,对皇家人的心思揣摩的更透彻,在这种情况下,王熙凤的哥哥拖家带口离开京城就好理解了,其实就是离开京城,远离是非之人,避开是非之地。

但是,自古以来都是世事如棋局局新,在一个大动荡的时代,每一个人选择看似都是择时而动,都是权衡再三的最佳选择,其实过了一段时日,往往会成为最糟糕的抉择。王熙凤的哥哥拖家带口离开京城,意味着王熙凤一家在京城已经没有了所居之所。

这个事实的最终结局是什么?其实是给王熙凤生命终结留下了伏笔。因为一件起于青萍之末的事情,往往是以前的一种重大事情的余波,更是影响后来事情发展的主要诱因。

贾府没落后,王熙凤被贾琏狠心的休妻。按照常理,一个被休的女人最好的选择是回自己的娘家。但是在京城里,王熙凤已经没有了家,人生弥留之际,她无处可去,无人可依,所以她最终只能走向“哭向金陵事更哀”的结剧。

  


声明:本文系资料重点引自《乾隆庚辰四阅评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周汝昌校订批点本石头记》《胡适藏乾隆甲戌脂砚斋重评石头记》《蒙古王府本石头记》《郑振铎藏本》【文/小涵读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