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我喜欢看书,儿子放暑假回来的时候,带给我一枚书签。 书签是铜质的,很精致。正面顶端是一枚紫色的硬币模样,硬币表面有“清华大学”中英文校名和“1911”字样,还有清华大学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我有过很多书签。我读过多少书,就有过多少书签。 我最早的书签,——如果可以称作“书签”的话,其实只是很窄的一些白纸条儿。我把用过的作业本底部空白部分裁下来,夹在我所看的书页处,就成了很简易的书签。 我自制的简易书签,陪着我走过了我的所有读书时代,只是从很薄的作业本纸,变成了杂志封面硬质的,再后来成了彩色的,宽度有现在的手机屏那么宽,就是一大页书被裁成了二分之一。 这些所谓的“书签”,其实肩负着另外一个任务,就是我看到的好词语、好句子,或者是心得体会,都顺手记在上面。所以,等一本书看完之后,我就把所有的花花绿绿的“书签”收集起来,把上面所记的内容再一一摘抄到笔记本上。那些“书签”呢,完成了光荣使命,也就随之光荣下岗了。 如果细究起来,我用过的这样的“书签”,怕也跟一本汉语词典差不多厚了吧。 ——这里需要赘述一下,我做笔记的习惯,是要注名当天的日期的,年月日标注的很清楚的。所以,现在我翻开笔记本看的时候,脑海里就是我当年的情景。不管是去年,三年前,十年前,还是三十多年前,当时的情景都能历历在目,恍如昨日。 工作之后,我的“书签”精致了许多,成了名片一样大小的卡片,漂亮了许多,也实用了许多。但终究还是处于一次性使用的阶段,用过之后就被丢弃了。 儿子送给我的书签,我其实珍藏在一个盒子里,像装牙刷一样的盒子里。 这书签刚开始用过一段时间,比较重,很气派。缺点是没有办法记东西,如果需要做笔记的东西分布在不同的页面,就用不过来,总感觉没有原来的用起来方便。 所以,我就把它当做纪念品一样珍藏了起来,隔一段时间就拿出来,细细地看看。 书签,陪着我走进了书的世界,又记录了书里世界的精彩。 如果说我看过的许多书,都堆砌在我的脑海里,书签一定在某一个角落里默默的存在着,看着我,督促着我,还不时地告诫我:不许偷懒哦! (作者简介:陈启,供职于西安惠安中学。文风力求散淡,干净。2016年6月开通个人微信公众号“南山白丁”。2008年,歌曲《因为有你,因为有我》(词曲)发表于《中国音乐报》;散文《酸汤挂面》、《一件棉袄》等发表于《教师报》。诗歌《船夫之歌》、《向往北方》等发表于文学陕军。 |
|
来自: 新用户3134eDv6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