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专业和婚姻一样,没有最好,只有适合

 齐鲁海风 2021-06-08
作者:徐俊霞

公众号:齐鲁海风

资深职场人士把选专业比作择偶,大学只能陪我们四年,专业却伴随我们一辈子,既然专业关乎我们一生的职业发展,对待“终生伴侣”当然马虎不得。
 
我参加高考那年,当时的热门专业是计算机、外语,同届考到北京读大学的表哥在选专业上费尽了心思,舅舅和舅妈发动了亲戚朋友,请教了学校的老师,为表哥出谋划策。
 
舅舅和舅妈就想让儿子将来在写字楼里上班,风吹不着雨淋不着,做份高薪体面的工作。
 
上个世纪90年代,电脑是稀罕玩意,农村孩子从小到大压根没接触过,可是舅舅一家认为,北上广等大城市对计算机很看重,计算机行业是朝阳行业,学计算机有前途,是将来捧上金饭碗的不二之选。所以表哥选读了计算机专业!。
 
一位在机关工作的亲戚主张我选读小语种,日语或者韩语,说沿海城市日资企业和韩资企业多,毕业之后工作机会多。
 
我喜欢语言,但在语言方面并不具备优势。学习小语种是入门容易,越学越难,别说小语种,就是学了六年的英语,我们农村学生也不占优势,在听力和口语方面落后于城市学生。
 
好在父亲是个开明的人,在别的父母替孩子做主,大包大揽的时候,他力排众议,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别的事父母能参与,这事还得孩子自己拿主意。”
 
我选读了新闻专业,综合了自身在文字方面的天赋和柔中带刚,敢闯敢干的性格特点。
 
 
 
四年后,我和表哥相继参加了工作。表哥找工作不太顺利,对口单位进不去,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找到一份医疗器械基层销售的工作,这份工作和他内向、谨慎的性格格格不入。
 
大学毕业好几年了,表哥先后做过医疗销售、商务咨询、市场拓展,还和朋友合伙开过餐厅,练就了一个杂家,却没有自己的专长。
 
360行没有一个行业是他感兴趣的,纯粹为生存而工作,为赚钱而工作,丝毫体会不到工作带来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表哥深有感触的说:跟风盲从选专业,最后吃亏的是自己。
 
这些年,表哥做的工作没有一样和计算机沾边,“半途重组”的滋味不好受,二茬磨合是个费心劳力的活,一步错,步步错,想矫正都矫正不过来了。
 
 
 
相比表哥的“上错花轿嫁错郎”,在大学里,喜欢舞文弄墨的我就经常给报纸、杂志投稿,利用寒暑假到当地的报社、电视台实习。
 
大学毕业后,我如愿以偿到传媒工作,先后做过记者、编辑、策划,在各个部门历练成长,提高自己的资历和素养。
 
在记者部工作的时候,我负责社会新闻,跑医疗和公安两个口,工作很辛苦,也很危险。我每天骑着单车在大街小巷跑新闻,连三伏天和三九天都在路上奔波,还经常受到职业的威胁。
 
很多朋友说这不是人干的活,因为做的是自己喜欢的工作,每天工作的时候,我都是幸福的,即便加班,我也是心甘情愿的。
 
做编辑的日子,在版面设计、选题策划、栏目设置上,我绞尽脑汁,力求完美,哪怕整宿不眠不休,第二天早晨看到散发着油墨香的报纸,疲劳都会一扫而光。
 
有专业才会有高度。
 
两年后,由于业绩突出,我做到了管理层,负责专题部,在工作中如鱼得水,做得顺心应手。期间我也跳过槽,换过单位,但工作热情不减当年,在业界创出了自己的名气和品牌。
 
宁愿选一个不入流的大学,也要选一个心仪的专业。宁愿选一个冷门的专业,也不要追着热门跑。
 
专业和婚姻一样,没有最好,只有适合。选我所爱,爱我所选,只有认清自己选对专业,我们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金饭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