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馨悦:爸爸的木匠手艺在那个年代养活了我们家七口人

 深浅视频 2021-06-08


 

“天下爹娘”征稿,题为“咱爸咱妈的手艺”,这个机会很让人心动。我也总想给爸妈写点啥,却不知如何下笔……

爸爸妈妈的手艺

馨悦

我的父母本是朴实的农民,以种地为生,不想在家乡因为生了三个女儿而被人欺负和耻笑,还被人诅咒说因为父母心肠不好而生不出儿子。我母亲哭断了肠,告知我父亲。我父亲一直很乐观,从不重男轻女,原本打算生了我就不再生了,他觉得男孩女孩一样养。听到母亲哭诉,因为不生男孩而被人诅咒,内心有点憋屈。也许是年轻气盛,我父亲咽不下这口气,就下定决心不生出儿子绝不罢休!那年正值计划生育抓得比较紧,我父亲就骑着一辆自行车,带着一家五口人和一床棉被,背井离乡。

本来是种地为生的农民,为了破除诅咒来到了我外婆娘家舅爷爷的地盘,托人在一座砖瓦厂暂时居住下来,从而有了我爸爸各种各样的手艺活。

初来乍到,为了能够生存下来,我爸爸自学成了木匠,在砖窑厂给人做木工活,做出砖口,专门生产未加工过的砖坯。

我记忆中的出砖口是用实木做成,大概长约八九十公分,宽有三四十公分,厚度约有十公分的样子,很沉,很沉,然后用铁皮螺丝固定住,出砖口的要求非常严格,木头内测一面需要用刨子刨得非常光滑,每个接口也要固定得非常牢固,不能有一点儿缝隙,否则在出砖的过程中会出现事故,或者生产出来的转块不能使用,导致产量下降。

那是在三十年前,砖窑厂的效益比较好,每天的产量比较高以至于出砖口经常会坏,耽误生产,刚开始我爸爸是跟着前面师傅一起做,但是前面师傅做出来的出砖口总是会坏,生产出来的转块也不是很美观,后来我爸爸就开始琢磨,自己做。他的做工很精湛,当然这不是我说的,是砖窑厂的厂长。因为我爸爸做出来的出砖口不容易坏,不再向以前影响生产,而且出砖率也很高,后来厂长把前面师傅辞退了,还给我爸爸每月加了三块钱的工资。

再后来,厂里的所有木工活都让我爸爸做,还分给爸爸几间瓦房,让我们家居住——因为后来我们家又添了妹妹和弟弟,由原先的五口人变成了七口人,一间瓦房明显不够居住了。

因为增添了人口,我爸爸自己做了一张2米宽的大床,还找来红色的油漆把床边和四条腿都涂上了大红色,从小我们四个姐妹就挤在一张床上,一直用了十几年,我们姐妹的感情也因此都特别好。

家里吃饭的木桌子,还有凳子椅子都是爸爸自己用木头打的。他木匠的手艺在那个年代算是养活了我们家七口人。

后来窑厂关闭了,我爸爸不得不自寻出路,搞起了修理自行车,学习了氧焊、电焊。

他没有师傅,全部自己边学边摸索。因为手艺好,我爸爸每天从早忙到晚上都不闲着。对面同样搞电焊氧焊修理的师傅,每天坐那里闲着和人聊天而没有生意,我爸爸就让等着排队来修理的人到对面去修理。可他们不去,耐心地等着,有的还人会把东西放爸爸摊位上,过几天再回来取,并夸赞爸爸手艺好,人实在,收的价格也不高。

爸爸因此结识了很多要好的朋友,在舅爷爷家的地盘,我爸爸的名声也特别好,有很多好心人也来帮助我们。

前排左一是妈妈,那时候生活在窑厂

我妈妈大字不识一个,为人勤劳善良。我们没有见过爷爷奶奶,就妈妈一个人拉扯五个孩子,还要挣钱又要做家务,所有的家务活都是妈妈一个人的.

在那贫穷的年代,妈妈想尽办法把一日三餐做成美味。记忆最深的是,夏天到田野里挖“马英菜”、冬天挖荠菜,我拿个父亲用柳条编制的粪机和篮子,每次都能挖好多野菜回来,在母亲面前特别有自豪感。然后母亲就把这些野菜整理好,洗干净放在大锅里用开水烫一下,再捞出来放太阳下晾干——等到干了以后,用这些野菜包饺子给我们吃。

那个贫穷的年代没有小麦粉,我记得母亲用的是红薯面——用红薯切成片,晾干,再拿到磨坊机成面粉。我记得红薯面很甜、很甜,像现在的奶粉一样香甜!

父母靠着布满老茧的手,把五个儿女养大成人且都送孩子们上了大学。现在,孩子们都各自成家,父母已老,家乡也没有回去。

曾经的诅咒早就破了,父母提起往事很感谢曾经诅咒我们的人,让我们离开那个贫穷的小村子,有了今天更好的生活!

感谢“天下爹娘”给这么个机会,让我能够对往事有一个美好的回忆——父母都是朴实的农民,他们的手艺也算不上什么手艺,在那个年代只为养家糊口…… 

妈妈怀里抱着大姐的儿子


 编辑 齐泺

【2018征稿】咱爸咱妈的手艺

期待您家的故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