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孔昭凤:终于有了一个无需“错峰”的团圆年,我们以爱的名义监管彼此

 深浅视频 2021-06-08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来了儿子从军8年来第一次回家守岁过年。
儿子还没回来之前,我就拟定了很多个计划,最想做的事儿是带着他在大年初一给所有的亲朋好友拜年,借此炫耀我们终于有了一个无需“错峰”的团圆年。
然而,因为这场疫情,所有的计划都只能是计划——不能出门!还好,宅在家里,把8年来缺失的团圆,一次性给圆足、圆满了。
不过,一对父子兵都是公家的人儿,干惯了公务,一下子宅在家里,根本不习惯。他们的心,每天都被媒体公布的确诊数据牵动着,每当数字有新增,便会忍不住哀叹……
这个年,每个中国人都心系疫区,关注疫情。大家注定是无法快乐的。
兵儿子首先向单位领导请战:若需要,我随时停止休假回部队待命!领导回令:家就是战位,守好家人不外出就是对抗疫一线的最好支持!
这下好嘛,有了尚方宝剑的兵儿子,不经投票选举,立刻在家里上岗履职,自动当起了家庭疫情监管员。
每天,儿子都会监管我们出门戴口罩、定时测体温、定时到阳台晒太阳、定时强身健体,还不时进行全家无死角卫生大扫除,砧板灶台、锅碗瓢盆、房间厕所、阳台走廊,他都会定时消毒杀菌。
正月十四,看他一个人搞卫生太辛苦,我出手帮忙用消毒剂拖地,因为力气不够大,拖把水拧得不够净,拖完的地面暂时留有水痕。他便埋怨我干活没标准,对疫情不重视,遂拿来擦布弯腰一点儿点儿擦地板,要擦到白擦布没污渍才算达标。对于他的吹毛求疵,我气得直跺脚:“不用嫌弃我,看你将来能找个啥样的媳妇。”  




儿子管我时,我有点怨气也会忍着,不会有争执,但管起他爹这个老兵就不那么容易了。

兵儿子要求老兵每天起床、就寝的时间,都得按照他的指令来。他爹因为追抗战片稍耽搁一会儿,儿子就重复吹熄灯哨督促;早晨,若他爹想赖床多看一会儿“学习强国”,兵儿子会毫不客气没收手机,逼迫他爹立刻起床……还真不把转业干部当领导了!
有着30年兵龄的老兵自然不服:“当兵的得讲规矩,咱总得有个上下级之分吧,你是连级干部,我是正团转业的老兵,按道理你该服从我的管理。”
儿子回应:“首长下基层锻炼时,都是听从值班员的哨声作息。特殊时期,特权管理。




权利受到挑战的老兵父亲自知理亏,便在其它地方伺机找补。儿子与我一样有个不好的生活习惯——在家喝水不及时、不主动,于是,宅在家的日子里,常听到老兵威严地点名训诫:“李聚鹏!”儿子:“到!”“喝水,不叫从来不知道喝水。”“谢谢!”一来一往,父子的对答遵循着营院的口令进行,少了很多父子温情。
但等老兵转身到我面前送水时,则会突然变得深情款款:“亲爱的,再忙也别忘记喝水哈。”若是我正在码字,接着还会有个精致的水果&干果的综合果盘送到我面前做福利。我呢,则会适时地表达爱意:“嫁给你真幸福!
哈哈,从老兵督促喝水的不同态度中,让我知道了啥叫以柔克刚。于是,我提点自己对这个男人更要用软实力。
嫁给他32年,平日里各忙各的,还真难有这么长的时间朝夕相处,于是,我索性穿越一把,让自己回到恋爱时光,甜言蜜语加柔情似水,完全进入哄死人不偿命的模式:哪天老兵轮值下厨,我会含糖量极高地夸赞下厨的男人最帅;每天早上,给他熬好的小米海参粥,调试到最适宜喝下的温度再喊他吃饭;每天晚上点上艾熏后,由着老兵优哉游哉地追抗战剧,我则煮来姜水给他泡脚,外加躬身为他洗脚按摩。儿子看不过,自己躲到房间里与战友微信视频。
的确,这情景若被外人看到,可能会觉得我是一副旧社会仆人模样。但在我,是真真的心甘情愿。因为,我们是同呼吸共命运的夫妻啊。所以,我会不讲原则地宠他爱他呵护他。
为了一家人相看两不厌,宅在家中的日子里,我也特别注重个人形象,决不允许一套睡衣穿一天。下厨时,我穿居家服,扎起围裙,一套有模有样的厨师行头;打三人麻将娱乐亦或坐在电脑前书写时,我便盘起头发穿上正装,把居家场所当职场,把身边的两个男人当成我最重要的应酬对象。
闺蜜电话里问我这样捯饬累不累,我说怎么会累呢?大家不都是嫌宅在家里闲得无聊吗?既然得闲,为啥不趁机打理好自己,美化了居家,愉悦了家人。
我虽然是个小女人,但我希望自己宅在家里,也能配合一线的医护人员,尽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早日打赢这一场抗疫阻击战。
照顾好家人,不也是做贡献嘛!
一介煮妇,我的主场就是厨房,定要在厨艺上下功夫,让一家三口吃出健康,吃出好心情。
做面食时,我尽可能花心思把传统馒头改良成元宝、玫瑰花、蚌壳、桃子等寓意吉祥的面点来愉悦家人心情;做米饭时,我尽可能再搭配色彩斑斓的炒什锦菜,分餐到盘,把米饭圆成一张萌娃的笑脸,诱人开心……
总之,我做到每天每餐不重样,一对儿父子兵做到按时就餐不赖床。

我不是天使,心情不好时,也有犯横耍赖的时候.
年初二,因为“监管员”不让我去给哥哥拜年,我曾经罢工不做饭,可这非但没难住兵儿子,还让他趁机把自己的厨艺做了个大展演。
年初十,是哥哥的73岁生日,我早早地就备好礼物拟定哥哥生日当天送达。“监管员”也曾经答应准我外出一次速去速回。可是,年初六,我们小区的隔壁住宅楼出现了确诊病例,这下子,家庭监管就升级了,我承诺像快递员一样只把礼物送到哥哥楼下,电话指令哥哥到楼下收取,人绝对不接触,可“监管员”任我怎么说也不准假。我整个人就不淡定了,虽然没吵闹,但是,心里憋着气直抵胸腔,中午饭也没好好吃,午睡时,自己躲到书房,辗转反侧睡不着,竟然开始关节疼痛浑身发冷,一测体温37.2度。这可把我吓坏了,以为自己感染了新冠状病毒,恐慌加委屈的泪水不自觉的流下。哭够了,烧也退了。虚惊一场后,我啥脾气也没了,觉得一家人健康相守在一起比啥都重要。

监管好我的厨房之外,我不还停止地阅读书写,《陋葬的父亲,富养了我》在“天下爹娘”推送后,今日头条转发竟然在24小时内突破了10万+。荣获当日荣誉勋章,仅用两个小时速成的《我家盼回“监管员”》荣幸刊发在《解放军报》2月9日第五版,《郑国柳,一雕一琢中传承非遗文化》拟上稿《百姓生活》杂志2020年第二期。
疫情无情,人有情,盘点我家的抗疫琐碎,不难看出,以爱为基调的监管,是一个良性循环,我和儿子的不良习惯有老兵把控,他们的饮食由我主打,自主上岗的“监管员”则上下统管。如此这般,一家三口,各自都在因为爱而履行自己的家庭义务与责任,每个人都参与到家务劳动中,日子虽然有着小争执,小瑕疵,但却充满了烟火气息、家的温馨。
抗疫宅家久了,让居家盈满爱,让日常生活充实起来,在我看来,是驱赶焦虑的最好秘方!

武汉加油!
湖北加油!
中国加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