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武汉肥肠地理

 wupin 2021-06-08



江湖大武汉

我肥肠喜欢你

过早能吃肥肠的,除了西南地区,便是武汉了。

这话说出来,多少让不吃肥肠的人一脸不屑。这种富含油脂,被冠以“下水和杂碎”之名的食材,从视觉到气味,都让人生畏。

但在江湖义气盛行的武汉,从过早到宵夜,都有它的身影。

爱它的人,会告诉你,当牙齿切入厚如肚片的肥肠,就像掉进懒人沙发一样舒坦,经过咀嚼,浓郁的油脂和肉汁在嘴里层层绽放,噼里啪啦,油汁流了一口,这是让人上瘾的毒药。

所以——

武汉人有多爱肥肠?

武汉人在吃肥肠这件事上都有哪些创新?

武汉肥肠地图里,谁又是至尊王者?

说起武汉人对肥肠这类重口食材的狂热,要追溯到明朝。

彼时汉水改道,这条后天形成的河道将汉阳县一分为二,汉水北面成了汉口,漕运与盐务在此蔚然成风,港口林立而起,码头应运而生。

淡口食物无法满足以体力营生的码头工人,他们需要补充流失的盐分,也需要视觉与味觉的刺激来增强食欲,最大限度补充能量来应付第二天高强度的劳动。

后来,铁路兴建,漕运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但繁荣了数百年的码头饮食文化早已融入武汉人的血液里。

肥肠,这种从食材本身到烹饪技巧都完全符合武汉吃货“招聘要求”的下水美食,也在竞争激烈的江湖里,杀出了一条路。

“软烂”与“嚼劲”在字面上是矛盾的,却是肥肠能同时予以食客的体验,先卤再红烧的肥肠在炉火明灭间把控着二者的度,还要给滚汤里筛过的宽粉留点余地,若是烹制肥肠时口感便已一步到位,汤粉的二次加热便会导致过犹不及。




最后,一瓢红油浇淋,堪称点睛。

大武汉的兼容并包,就这样不着痕迹地投射在一碗肥肠粉里。

如果你用大众点评搜索“肥肠粉”,排在第一名的是『中山牛肉肥肠粉面馆』;但是当你用滴滴输入“中山牛肉肥肠粉面馆”,便会跳出一条提示:目的地为违停路段,已有多位司机被罚。

没地落脚都无法阻止吃货们趋之若鹜,这……莫不是肥肠中的张无忌?

果然还未到店,沿途就看见不止3个路人端着他们家的打包盒边走边吃。

“诶!你走勒快搞么斯?”

摄影师背着器材气喘吁吁地追上来,我才意识到自己着急了——急着吃。

蒸腾的热气指引我穿梭在早高峰的轰鸣里,月湖桥下,终于见到了见到了这与我同龄的90后老馆子。

热干面、牛肉粉、蛋酒、豆皮……我能想到的武汉经典过早,此处应有尽有,但菜单上,只有肥肠粉标着“特色推荐”

“一碗肥肠热干面。”一位老大爷穿过灶前拥挤点餐的人群,没有停留,边走边说,话音落,人也已落座。

埋头嗦粉的我一惊:这是个高手啊,竟然点了隐藏菜单!

我似乎明白了这家店为何能在与隔壁“骏骏牛肉粉”的打擂中逐占上风,热干面和牛肉粉作为武汉过早的半壁江山,两家见证硚口路岁月变迁的老店做得都不会差,如何更胜一筹?

必得寻找与它们契合的灵魂食材,让传统与传统碰撞出新的火花。

“前面是高架桥,后面是医院,冒得街坊顺路,冒得地方停车。”

老板这句凡尔赛式的抱怨,已经揭露了一个事实——许多食客是特地来吃的。

“晚上七点半就关门,抓紧休息,凌晨两点就得起床了。前天三个女孩子给我打电话,说阿姨能不能等我,下班堵车,八点才能到了,我说好啊。”

“还有一次,有人花了37块钱跑腿费买我们家的肥肠。”

过了早高峰,阿姨手上松快了些,便与我聊了起来。几十年与许多食客的情缘,聊到下一波高峰怕也说不完。

灶台前只剩一个年轻人应付,是阿姨的儿子,刚开张的时候他还是个孩子,如今已经掌勺。

我突然有些感动,“江湖”是武汉最鲜明的标签,有人,就有江湖。

有传承,才一直有人。

做肥肠!哪家强!湖北武汉找……找……

算了,找不出来。

这问题,就像哪儿是武汉市中心一样,家家都有死忠粉。

『吴长子卤菜馆』,在花楼街一条不起眼的深巷里开了30余年,从只有街坊邻居光顾到征服天南海北的吃货,掌握一锅拿去卤鞋垫都好吃的独门老卤,食材却也没因此敷衍。

足有三指并拢粗细的肥肠,一整根泡在锅里,食客点了才现切。

满满的油花里里外外浸透了汁水,每个褶子都入味,在唇齿间乍现、缠绵、融化,下咽依旧回味,实乃肥肠狂热者的首选







最夸张的是,有个阿姨举着点滴瓶就来排队了,在她面前,我都不敢自称干饭人。

当然,就像用“不甜”赞美甜品一样,也有相当一部分人对肥肠的终极追求,是不肥、不腻、不臊,为此,每家店都各出奇招。

万松园的王者——『夏式砂锅』双管齐下,把肥肠放进滚油里迅速炸制,去除多余的油脂,高温锁住弹性,肠衣酥脆,焦香四溢,再佐以鲜嫩的蒜薹大火爆炒,荤素相辅,色香味都清爽起来。

同样是人山人海的老店,和吴长子的坚持老味道不一样,夏式更注重食客反馈,根据菜品受欢迎的程度决定它的去留,也会从中总结规律研发新品。

也就是说,蒜薹小炒肥肠绝对是过关斩将,凭实力和人气留在菜单里的。




而名扬全国的『小民大排档』在追求清爽上,选择以毒攻毒,一道臭干炒肥肠,竟意外地臭臭得香,甚至有回甘之感。

“这个绝对可以征服不吃肥肠的人!”

同行的摄影师边吃边说,就着一瓶勇闯天涯扫了半盘,很难想象,眼前这位打脸男子和早上发誓绝不吃肥肠的是同一个人。

看来,小民的品质,确实有底气放话:闭着眼睛点单,道道都精彩。

同样让我想“肠”来“肠”往的,还有『驼子小吃』『晓彭肥肠鸡』,甚至新星『redeye』的炸肥肠和『千里寿司』的肥肠寿司也并不输老前辈们。

原想封个肥肠界的江湖霸主,一圈吃下来,只能说——

不可能,顶多分个东邪西毒南帝北丐。

环肥燕瘦皆有人爱,但肥肠作为一个接地气的美食,一道最常出现在烧烤摊、卤味铺、小饭馆的菜肴,“够下酒”是各家肥肠的共同优点。

酒逢知己千杯少,正是如此,肥肠仔好客、重情义的武汉从不缺人气。

深夜的摊子,收班的司机各踩一箱冰啤,围着肥肠下筷,互相分享一天的见闻,武汉的形形色色浓缩在一张小小的餐桌上。

“朋友”在别的地方就是朋友,而武汉话里还可以指对象。还矜持的热恋情侣在精致的西餐厅约会,而处得像朋友一样自然舒坦的武汉情侣早已点上一盘炸肥肠,用一次性杯子喝着酒,笑称对方一声兄弟。

自然,“一口酒一口肠,友谊地久天长”的青春热血还在继续,毕竟,这座百万大学生的城市里,总有人正年轻。

洪荒岁月,时代波澜,唯有饮食习惯融入血液,代代相传。

重口味的肥肠,在觥筹之间,凝聚着“讲胃口”的武汉人。

一起游过武汉

吃过肥肠

我们莫忘于江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