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毕业展览】四川美术学院2021届雕塑本科:焦许强

 我形我塑小庸 2021-06-08

   收  藏 、投  稿     请加微信联系小庸:23169257
本图文由艺术家本人投稿


本期推介:焦许强

焦许强
 
1992年 出生于甘肃省天水市

2016年 考入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

2018年 进入器物工作室

2021年 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

主要参展及获奖经历:

2019年 石雕作品《众生相》入选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年展;

2019年 木雕作品《马》入选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年展;

2019年 石雕作品《众生相》入选四川美术学院个性化培养彭汉钦·具象雕塑特色工作室教学成果汇报展;

2019年 器物工作室班级作品《传统古代雕塑临摹》、《传统纹样》组件入选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年展;

“2020·我们—云间创作坊”四川美术学院造型艺术学院雕塑系2016级器物工作室

2020年 作品《空房间》入选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年展

2020年 荣获四川美术学院励志奖学金


导师寄语
 
使主题关注身份

使现场回到家乡

使材料依附土地

使形式寓于传统

使语言贴近地方

使文本回溯根源

使观看延伸邻里

使关系源于家庭

使行为融入自然

-《兴龍山图谱》之我见-

——杨北辰


毕业作品


焦许强-《兴龍山图谱》

传统浮雕泥塑-100×1260cm-2021年

(请横屏观看)

胜利村,比邻大地湾遗址

一个百度搜索引擎里找不到任何信息的西北小村落

却有着属于自己的世世代代口耳相传的历史记忆



作品以老一辈人口耳相,传祖上的先人们

从山西大槐树迁移至甘肃天水兴龍山的故事

来追忆农耕文明中老一辈人吃苦耐劳的那种坚韧的精神



用传统泥塑造像的方式

创作他们迁移过程的记忆空白

找寻村子里熟悉的长辈跟亲人

作为浮雕人物的原型

让他们能够活在我们的记忆里

用以弥补年轻一代慢慢被淡忘的乡土情怀

唤醒我们年轻的一代不能忘本,更不能忘根


同时也是对互联网大环境下城市化进程中

被抛下的农村独居老人老龄化问题的反思

以及对他们生活现状的担忧和关怀


浮雕制作过程图解

1.开凿山体、2.修平


3.凿出浮雕的剪影形、4.第一层小麦颖壳秸秆泥

5.第二层胡麻泥、6.第三层棉花泥

7.第四层料姜石泥

焦许强-《兴龍山图谱》 

线描稿-20×230cm-2021年

(请横屏观看)

焦许强-《兴龍山图谱》 展览现场

 
其他作品
  
焦许强-《空房间》

综合材料-尺寸可变-2020年

作品说明:疫情开局的2020,生活的窘境被无限放大,有多少人的生活陷入绝望?当疫情变成一场生存游戏,生活中的底层人民则成为了最先的出局者,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他们却被远远抛下。每一次灾难来临,抗风险能力最低的永远是底层人民,他们可能就是为了生活奋力挣扎的明天的你和我......每一个在黑暗中踽踽独行,看清了生活仍然坚持梦想砥砺前行的人,都值得我们给予最真挚的敬意。愿每一个为生活打拼的平凡的你我,都可以被温柔以待。

焦许强-《众生相》

石-尺寸可变-2019年

 

焦许强-《扣子计划》

陶瓷-尺寸可变-2020年

  

焦许强-《心神》

木 铁-120×70×45cm-2020年

  

焦许强-《牡丹》

木-20×20×6cm-2018年

  

焦许强-《涟漪》

木-20×20×10cm-2018年

  

焦许强-《器》

大漆脱胎-尺寸可变-2018年



END

推介毕业生

(按发布先后排序 点击链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