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泰州的夜与昼

 东营微文化_ 2021-06-09

泰州的夜与昼

——《苏北三题》之二

1

都说江南风景如画,其实地处长江北岸的泰州也是一幅画。
上午飘了一阵小雨,天还有些阴沉,没有了刺眼的阳光,让去泰州的路上的风景柔和了许多。
泰州在宿迁东南,南临长江。于是,越往南走,水便多起来:先是东西向的大河不多时便显出来一条,河阔、水大、有船行;然后,有沟沟渠渠纵横地穿插;然后,湖塘串联成片,明晃晃的,颇是水乡风味了。水多,土地便潮,现出黒褐颜色。旷野下有村庄在远处缓缓地向后移,灰的瓦,白的墙,高高低低的绿树和庄稼。
路远,人就有些昏沉。不知多久,瞥一眼窗外,忽见有一抹抹金黄鲜亮着,知是油菜花来迎接了:它们或簇在房前屋后、篱内墙外,或散在路边田头,或围在水塘四周……犹如天地间有一支巨大的画笔,正蘸着金黄的颜料,或点或线,或挫或拍,或抑或擦,或涂或扫,在大地上信意挥洒,衬着天地草木,衬着白墙灰瓦,轻灵飘逸……
车往前行,那金色渐渐接连汇拢,越来越多,越来越大,引得人们都直立上身兴奋地向外眺望。那画笔似乎也兴致勃发,揉、砌、跺、摆,笔走龙蛇,信墨倾洒……肆意渲泄着它的豪情。在人们的阵阵惊叹声中,一幅气势恢宏的巨大的画卷就铺展在眼前——千垛油菜花景区到了。
你也许去过青海门源、云南罗平或江西婺源,也见过油菜花在平野、在梯田的盛况,但是兴化千垛的油菜花有其独特之处——是长在水里的。
千垛的“垛”,即垛田,是水乡一种特有的耕作方式。兴化是泰州北部的一个市,千垛景区位于兴化城区北20公里处。这里北靠蜈蚣湖,东西南三面环河,水系发达,加之地势低洼,历史上故常生水患。七百多年前,当地农民就在水中挖土堆田,整齐如垛,在上面种植农作物,形成垛田。垛田大小不等,形态不一,互不相连,形成独特的地貌景观。而今,农民在垛田上种植油菜,每年三四月间,万亩油菜鲜花盛开,形成“河有万湾多碧水,田无一垛不黄花”的奇丽景观,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游客。
因为水多,所以乘船是首选。船有两种,电动大船和手摇小船。我们坐大船。大船色彩华丽,红船、红柱,金顶蓬,能坐二三十人。
船在宽阔的河汊中缓缓向前,两边的垛田像一架平卧在水上的巨型水车的辐条,一根接一根地向后旋过去。水面低,垛田高,看油菜花就像密匝匝排列着的金头碧挺的簪子,一行行,一垄垄,齐整饱满,静静地立着,衬着灰蒙蒙的天,倒映在如镜的水中……途中,有一样的大船不断地从对面驶过,船上所有的人一律侧身向外对着垛上油菜花。我们船上几个衣衫华丽的女子按捺不住,便一起挤上船尾高处,摆出或俏丽、或帅酷的姿态,把自己拍进油菜花里。有时动静太大,把船坠得向一边侧歪,急的船老大一个劲地提醒。
“在别的河汊里该是有小船在划的。”我依靠在船柱上边看边想,“大船固然好。若坐小船,有戴红头巾、穿蓝花布衫的船娘轻轻摇着木桨,哼着吴侬小调;游人三四个,或向或背,听桨声欸乃,随小船摇荡,该是怎样一种美妙的感觉呢?”
因为岸的距离,游人总不能靠近油菜花,所以下船的码头都在菜花深处,上岸后,总还有一大段步行栈道可以走。这样,游客就可以近距离观赏油菜花了——也算是景区的一种用心。
船靠码头,上得岸来,游人融进了油菜花里。极目望去,一片金色的花儿,像一幅无边的黄绸缎,已经分不出这垛那垛了。四周,不时有人头隐现在花朵上面。远处,花田中央有一高塔,人影绰绰,该是登高观景的人。栈道边,油菜高过人肩,茎秆粗壮,叶子肥厚,花朵儿娇嫩,绽开着似童子的笑脸,刚刚好,生动活泼,没有一丝委顿、松懈……每朵花下都是一个嫩绿的尖荚,自下而上,密密匝匝。这到五月里又该是一个多好的收成啊!
抚着花儿,有缕缕清香入脾入肺,便也心生感慨:从无中生有的垛田,到油菜价值的开发,都证明了泰州人在面对生存困境时,化劣势为优势,既获得经济保障,又将生活升华到美学层面的聪明智慧。
天色渐暗,观光塔是来不及去了,失去了登高俯瞰的机会,有些遗憾。但是,还是很感谢今天的天,若不是慢阴,那金黄的油菜花在灿烂阳光的照射下,该会怎样叫人眼花缭乱啊!
离开景区,一片金黄便印在心里。

2

泰州的夜是从路灯一盏盏亮起来开始的。
经过一个多小时奔波,路灯光拉出的那一条橘红的线,最后把大巴车牵引进一片灯火璀璨里——泰州城到了。
去泰州城,是为了游览凤城河夜景。凤城河位于泰州城区中心的海陵(泰州,汉时称“海陵”)区,是泰州老城护城河的一部分。而今的它,集自然风景与人文特色于一身,正成为休闲、参观、旅游胜地,向人们展示着历史名城的厚重与大美。
人多,排队颇费了一番周折。终于坐上大舫,心一下子荡漾进如画般的凤城河里。
两岸远远近近的亭台楼阁,装饰以红的、绿的、橙的、黄的霓虹,前后高低,横直弯曲,蜿蜒成光的长龙。霓虹倒影在水里,就把岸上水里氤氲成一片,像给夜罩上了一层温柔的纱。随着水波荡漾,各种影像在拉长,压缩,起伏,摇曳,变化出百般姿态,带得岸上的景物也好似一起摇动起来……
各色光影里,最突兀的是“望海楼”,虽是影影绰绰,但从灯光勾勒出的轮廓依然能见其气势。望海楼始建于宋代,被称为“江淮第一楼”。历史上它曾五废六建,大多毁于兵火而起于盛世。今楼再建于2006年,楼高30多米,取宋代建筑风格,外观三层环廊。气势恢宏,古朴典雅。
楼取名“望海”,实早已不见了海,只为纪念一千年前那远去的潮声,更表达本地仕人“身居村邑而志存高远,徘徊泥途而心在沧海”情怀。明万历官员泰州人刘万春曾写过一首《登望海楼》诗,中有:“落日凭栏望眼开,苍茫气色接蓬莱。千家井灶孤城合,万里帆樯一水回……”可见当年盛状。
名楼,必然伴有名胜、名人,三者相得益彰,缺一不可。在历代登临望海楼的那串长长名单里,有施耐庵、王艮、郑板桥、柳敬亭、梅兰芳,有陆游、范仲淹、欧阳修、岳飞、孔尚任……本土外客,名流大腕,每一位都足以为望海楼增添一份沉甸甸的厚重感。
因为《岳阳楼记》我更关注范仲淹,巧的是他与滕子京曾同在泰州为官。而二人那段有关“岳阳楼”的佳话,都是23年后的事了。既有同科进士的渊源,又有为官理念的同合,更有文人雅士的志趣相投,所以,对建楼堂馆所情有独钟的滕子京,在泰州州署内修建一座文会堂(重建后异址望海楼旁),取“以文会友”之义,常在此与范仲淹、胡瑗、富弼等有志之士,切磋学问,吟诗唱和。范仲淹作有《书海陵滕从事文会堂赋》:“东南沧海郡,幕府清风堂。诗书对周礼,琴瑟视羲皇。君子不独乐,我朋来远方……”其中“君子不独乐”一句,与他后来提出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同一机杼。可见,泰州正是他 “忧乐观”思想的萌芽与起源地。
望海楼,东有梅园、桃园,南有三水湾、柳园,西有文昌阁、文峰塔和南山寺,可谓众星拱月,它已成为凤城河景区的核心地标和泰州城的文化坐标。
船向前行,光影流转。河风习习,吹得人心神清爽。船行一段就会有一座桥凌空飞架——文峰桥,迎春桥,鼓楼大桥,不同的造型饰以多彩的霓虹,与两岸的光影形成纵横交迭、错落有致的立体层次,为凤城河的夜增添了一份别样韵味。一座桥又好似一个镂空的隔断,“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将两岸景色自然分成几个既统一又独立的空间,在延续与变化中起到别有洞天的艺术效果。
船静静地驶过迎春桥,有莺燕般婉约的戏曲声从水上飘过来,心头一振,抬头寻觅,便见前方河岸左右两侧,一近一远有两处灯火通明。船渐靠近,那戏曲声大而清晰起来。渐渐看清楚,左岸边是一座戏台,亭榭结构,飞檐翘角,正有一旦角边唱边舞,白衣素裙,长袖广舒,远远望去,翩若仙人。是越剧?是昆曲?说不清。但是,唱的该是《桃花扇》似不会错的吧?因为早先知道,孔尚任的《桃花扇》就是在泰州定稿并首演的。“桃园”即为纪念此事而建。
船后余音未绝,前面右岸又有歌唱声缕缕入耳——这个我熟:从那脆亮、甜润、又宽又圆的嗓音,可以断定是梅派京剧。船头与戏台齐平,见一青衣装扮如刚才所见,且唱且做,身手法步轻盈俊美……京剧大师梅兰芳就是泰州人,梅园曾是梅氏故居。泰州人听梅戏、唱梅戏,以此表达对先生的热爱与怀念,并把它作为特殊礼物献给远方的客人。
船在走,水在流,风轻轻,歌依依,光悠悠,一切的一切,似都被织进一匹丝滑柔顺的锦缎,飘逸在凤城河上,并向四下里无边的蔓延……
上的岸来,天已不早,肚子饿,便惦记着黄桥烧饼,于是几个人匆匆奔泰州老街而去……

如果说白天的泰州田野是一幅明丽的油画,那么夜晚的泰州城就是一幅朦胧的水粉。
昼也如画,夜也如画,这便是泰州。

作者简介:李秋生,广饶县英才中学教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