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七七年湖南高考作文满分得主谢柳青,竟然成了我的语文老师

 汨罗江屈原文化 2021-06-09

月亮朗朗照我心

十七岁那年,听完谢柳青老师自己朗读的《月夜泛舟》散文,就觉得很有诗意和美感。

他是恢复高考七七年湖南惟一一个高考作文满分的得主,我们还听说他也是湖南首届青年文学奖的得主。作为把他的高考作文《心中有话向党说》背得滚瓜烂熟的“学弟学妹”们,对他的崇拜可想而知。

“心啊,你慢点儿跳,慢点儿跳,让我静下来,把心底的话儿向党倾吐,把我真实的思想感情向党汇报。心啊,你慢点儿跳……”

听说他的这篇高考作文先是判为零分,后阅卷组复阅,并现场朗读,把“老九”们读哭了,引起共鸣,打了满分。

当然这文代表的是一个时代记忆。因此中央台制作《高考30年》的时候,谢柳青又在全国火了一把。

他来我们学校教语文,是在81年上半年。不知道是怎样的一种缘分,后来我跟他的许多个学友都有缘。当然这是题外话。

回到他的《月夜泛舟》,具体如何写的,我也记不太清了。那时我脑海中出现的意象是他先写了云层中若隐若现、若明若暗的月亮,重现了嫦娥奔月之美;洞庭的风和波涛却让他思绪良多。我很惊奇的是天天吹在我们脸上的风和淋在我们头上的雨,竟然在他的笔下能够流出那么多美妙的文字和意象。

他说这是湖南人民广播电台配乐播出的作品,是他在岳阳楼前划船一晚对月的感受。

中学时,我认真学习和背颂过的大多是鲁迅的作品,所以写作文时基本有《藤野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语感。而他的语感我觉得不一样,谢老师标准的国字脸上的神态和抑扬顿挫的说话方式,像极了藤野先生。

当然,这是我对他的印象。

当我们这群他眼中缺少写作天赋的傻傻的理科生还在回味他的月夜之美时,他却话题一转说今天重学《岳阳楼记》。

在岳阳当然得把《岳阳楼记》学好。

听他抑扬顿挫的朗读,我又觉得他是个播音员。

行云流水、大开大合的楼记,让我的思绪北到云梦,南到潇湘;观月夜之美,听渔歌之乐;大海一样的波涛,先后着忧乐的哲思。

我猛然领悟,他的《月夜泛舟》就是解读《岳阳楼记》的。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岳阳楼记》的字字句句,如粒粒珍珠,敲响我的心扉。

到现在我才发现,我出版的第一部诗集名《一地月光》,我的诗歌中很多写到月亮,是不是已经被他的“月亮”打进了潜意识了?

英俊潇洒、风流倜傥、傲气十足。

这是我当时和至今对他的印象。因为他实习后,我跟他没有半点联系了。三十九年没有再见,今年也才在网上看到他的消息;也不知道他还记不记得我这个学生了。

但我记得他眼镜片后的光线总是投向后墙的黑板报,或者一转身亲吻黑板。这大有视我们理科生为无物的味道。其实我的高考作文也只扣了2分,说是我文中用多了之字,叫文白夹间。判卷老师啊,这是个什么理由呢。说实话,要不是政治和化学的偏科,我也就没有缘分跟他相识了。想起这些,心中自然有些不服了。

学完《岳阳楼记》,他就布置我们写作文。

我一如既往,写完后就看小说。

学校图书馆里的中外名着很齐全的。我记得除了中国的,外国名着中《悲惨世界》《忏悔录》《红与黑》等许多名着差不多都读完了。特别喜欢《悲惨世界》中很多哲理一样的语言,我还抄写了一大本。

“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心灵。”“释放无限光明的是人心,制造无边黑暗的也是人心,光明和黑暗交织着,厮杀着,这就是我们为之眷恋而又万般无奈的人世间。”

“脚步不能达到的地方,眼光可以到达;眼光不能到达的地方,精神可以飞到。”“人有痛处,最好的爱护,难道不是绝不去碰它吗?”┈┈

沉浸在这些诗意满满、哲理满满的美妙文字中的确是一种全新的享受。我因此而爱上了读书。

小说除了历史课地理课不看,其它的课都是我看小说诗歌的时间。我因此被教教材教法的湛老师抓了两次现形,小说被收,后来又从班主任梁老师手中转给了我。梁老师也并没批评我,只是笑着说,你以后拿课本挡着看吧。为了看小说方便,我把课桌搬到了最后靠窗的角落。这个位子,为我后来参加陕西师范大学中文函授大学的学习,避开了老师的干扰。

我记得谢老师教我们时,我的位子就到了这个角落。

作文写完大概第三天的样子,我和可良同学站在教室后面,正在商量黑板报的内容。谢老师从后面进来,劈头就问:“谁是某某?”我吓了一跳,有什么麻烦来了?

可良看着我,我说:“我是。”

谢老师哼了一声,点了下头。正好上课铃子响了。

这铃声那时听起来却像是有什么刮我心的声音。

“起立!”“老师好!”“同学们好!”“请坐下!”

谢老师的眼睛就横扫了一下整个教室,目光在我的脸上落了一秒钟。

他说:“向同学们道歉了。”

全班同学愣了。他没有得罪我们,我们也没有得罪他吧?

“我原以为你们理科班没有作文高手,昨天晚上看了某某同学的作文,真的不错。”

接着,他就字字句句分析我那次的作文《同学》。

同学写的是我的发小祥子的故事,笔调就是《腾野先生》的笔调,鲁迅的白描手法,我也运用到作文中了,来了次写作技法的练习。可惜这篇作文没能保存下来。

让谢老师对我这篇作文的高看,我根本没有这种心理准备,他的分析我听得也很模糊。但作文本一到我的手上,密密麻麻的批注却比我的作文字还多。

他讲解完我的作文后,说:“某某可以不写我规定的作文,以后他想写什么就可以写什么,但其它同学不允许。”这句话,我倒是听得清清的。

以后的作文,我就交给他一个作文本,记得第一次写的是长沙女知青嫁农民的故事,他给我打了满分。我问他为何打这么高。他笑笑,说第二名85你就应打这么高。还真是晕了。那时我还有点飘飘然的感觉。

今天回头一看,这个经历却是他给我播上了文学创作的种子。虽然没有大的成就,但我一直生活在诗意之中。

1998年,我在青港至磊石的防汛大堤上穿梭,听风听雨听太阳,一个月朗朗的夜晚,我又想起他的《月夜泛舟》。

其实家乡的磊石山正是南北洞庭的中心地标。我们这儿正是青草湖洞庭湖的中心之地。文化留痕非常之多,从汉代起,就成了全国闻名的文化地标。屈原沉江在家乡河泊潭,屈原庙楚时就耸立于此,宋玉、景差、贾谊、司马迁、韩愈、杜甫、李白等

都来此纪念屈原;留下的诗文多如牛毛。杜甫磊石山写《过洞庭》、张孝祥写《观月记》,那一年我就想写一篇有关月的文章。这种心结也许就是谢老师的月夜打上的吧。

我记得那年学完了《岳阳楼记》,他就要求我们到岳阳楼和君山去参观。

岳阳楼因为岳阳楼记而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那时也搞不清他到底说的什么。今天来看,谁能做到?只有毛泽东一人而已。此话只能是文人的理想罢了,范仲淹自己也没有做到。

我喜欢《岳阳楼记》并不是这句话,是其中对洞庭湖的描写。

“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画面?静月、色月、动月和着渔夫快乐的渔歌,构成了一幅绝美的画卷,就像是水墨画,淡淡地散发着生活的诗意,也散发着文化的芳香。

到了岳阳楼边,八百里洞庭湿湿的、腥腥的味道就被岸边无数的雪浪泊进我的鼻孔,跟汨罗江水甜甜的味道有着很大的差异,可惜汨罗江水体太窄,无皓月千里之气派,而领略这种气派只能到家乡的磊石山上。

到君山看了清代修建的湘妃祠,二妃的故事和斑竹的神奇似乎也有着一种神秘,柳毅传书的故事也在此向我诉说。后来我知道家乡的黄陵二妃墓比这儿的历史早了2000多年,这儿不过是今天的“山寨”概念,还有柳毅的故事汉代就是磊石山的故事,作为洞庭之阴(南)的神仙洞府就是磊石山南的那个仙洞罢了。因此君山自此之后我再没有到过。

对于君山,刘禹锡的“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成为标配的名诗,大家也没有想到,更像青螺的是磊石山。只是被人附着在君山而已。

那时候,青螺仙子似乎也在我的脑海中悠扬着,当时也勾起我想泛舟看月亮的念头。

但这个想法没能成为现实,而成为现实的是我独自一人在岳阳楼边听了半个晚上的月亮。

为什么叫听,月亮在皎洁的天空中总是若隐若现地在云层中钻来钻去,就像是披着丝巾的少女,一会让其溜走一会儿又顺势披上,调皮而显得那么的羞羞答答。我就感觉到了一种声音在周边响起。

在国人的概念中,太阳代表男性,月亮却代表着女性。所以月亮温柔如水,静静地阴晴园缺。

这种声音是洞庭湖在风中的涛声,远处的渔火点点片片,一两只蛙声在楼脚的灰墙下不断钻进我的耳孔。

月亮不说话,蛙儿在说。我想青蛙可能就是月亮的替身,他在说着月语。

磊石大堤上听月,这种感觉也上来了。

不过,听到的月语,除了青蛙;更多的是一种寂静。

“沙之色正黄,与月相夺;水如玉盘,沙如金积,光采激射,体寒目眩,阆风、瑶台、广寒之宫,虽未尝身至其地,当亦如是而止耳。”张孝祥的磊石月,有色、有想象,但我没有听到声音。

防汛之时的月的声音,最美妙的是微波荡漾的那种声音,有月出现就意味着无雨而来,无雨而来,水位就不会上涨。

所以我更想听到的是洞庭湖面上走动静月倒影的脚步声,荡漾鳞鳞的月之散光的波动声.....

“听月楼头接太清,依楼听月最分明。”

我在想,如果在岳阳依楼听月,我必定会想起我“藤野先生”的《月夜泛舟》,站在磊石山上听月,会听到汨罗江上那位枯瘦的诗人的《九歌》和《离骚》吧。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跟谢柳青老师分别马上就四十年了。

虽然我们头顶一个月亮,但我不能见,只能听。

但愿此文能散出月光,有一丝光线落在他的额头。最好也能弹出一点声响。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这也是谢柳青老师教给我们的。

记起这句诗,我恍然而悟。

谢柳青,今天的一清大师,不就是我心中一直明亮着的月亮么?

我想听的月,是不是还是他当年的“心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