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江北历史】南京11个区的来龙去脉,原来江北这两个区是这样来的!

 湖边小馆55 2021-06-09

南京,六朝古都,十朝都会

历史文化悠久,到底都是遗迹

就连南京的11个区的名字

也都大有来历,不说还真不一定知道

1953年1月1日,江苏省人民政府成立,

南京由省辖市改为江苏省省会。

2013年3月,国务院、江苏省政府批复同意

撤销白下区、下关区,南京只剩下11个区

11个区的来龙去脉,身为南京人你得知道!

1、鼓楼区

鼓楼区因辖区内有鼓楼而得名,

现在的鼓楼包括以前的鼓楼区和下关区

鼓楼区南京中心市区开发较早的地区之一,

五六千年前就有许多处原始村落存在。

不过真正的鼓楼区始于1933年3月。

南京划设8个行政区,鼓楼为第六区,

1955年8月,第六区更名下关区,

以境内清初所改明代“龙江关”而命名“下关”。

1967年3月,下关区更名为东方红区,鼓楼区更名为延安区。

1973年11月恢复下关区和鼓楼区名称至今。

2013年3月根据国务院、江苏省政府批复同意的方案,

撤销鼓楼区、下关区,

以原两区所辖区域设立现在的鼓楼区。

2、玄武区

玄武区管辖范围上溯,战国时区境为金陵邑辖地。

玄武区曾是东吴、东晋和南朝宋、齐、梁、陈等六朝宫阙的所在地,

明朝紫禁城、太平天国天王府、国民党总统府也在玄武区内。

玄武区因玄武湖而得名,

源于民国时期的城北东区,

1933年,重新划分为8个行政区时,

因总统府所在地,也称为第一区,

是中华民国政治中心所在。

1950年6月,南京市人民政府决定重新划分城郊区。

区境以旧一区为基础,划出中山东路以南,

逸仙桥以东地区,

增加原属旧六区的中央路以东、

玄武门以南地带及玄武湖之全部,

又增加原属旧十区的岗子村至太平门以西地带

建为新一区。

1955年8月,第一区改称玄武区,

1967年3月,玄武区改称要武区,实行军管,

称南京市军事管制委员会要武区分会。

1980年9月,玄武区革命委员会复称玄武区人民政府至今。

1995年4月,全市区划调整,

将原属鼓楼区的中央路东侧的廖家巷、大树根、

后大树根、中央门4个居委会划入玄武区

至此,玄武区面积达80.97平方公里,

成为当时南京市面积最大的城区。

3、建邺

建区始于民国22年(1933年), 源于民国时期的南京市第五区(城西区),

以西晋时期南京的故称“建邺”为名。

1955年8月,定名为建邺区,

1967年3月改为红卫区,

1973年12月恢复建邺区名称。

后经多次调整,至1995年4月,

建邺区下辖朝天宫、止马营、安品街、

莫愁湖、南湖、兴隆6个街道。

2002年10月,南京市进行新一轮区划调整,

划出朝天宫、止马营2个街道

2012年6月,南湖、滨湖街道合并为莫愁湖街道,

划入江心洲镇以及沙洲、双闸街道的部分地区,

形成莫愁湖、兴隆、南苑、沙洲、双闸、江心洲6个街道

4、江宁

历史上江宁仅县以上建设的名称有40个。

“江宁”不仅为县名,还曾为郡或府之名。

晋太康二年(81)始用江宁名称,

至2016年已有1735年的历史。

中华民国元年(1912)1月1日,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定都江宁府,

改江宁府为南京府,废江宁、上元二县。

次年废南京府设江宁县。

民国22年(1933)2月10日,

江宁自治实验县成立,直属江苏省政府。

民国23年(1934)县治由南京迁至东山镇,

与南京市分开,属江苏省管辖。

1949年4月28日,江宁县人民政府成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江宁县划属镇江专区,

1958年7月复属南京市,

1962年5月划归镇江专区,

1971年3月重新划归南京市。

2000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

撤县设立南京市江宁区。

5、秦淮区

秦淮区是南京的发祥地之一,

因穿越南京城的秦淮河而得名

春秋战国时期,范蠡于长干里筑越城,

为金陵建城之始,长干里是人口密集之地。

1933年,南京市政府划全市21个区合并为八个区,

白下区为第二区。

1945年国民政府还都南京,白下区地域恢复为第二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白下区仍为第二区。

1950年6月,市人民政府重新划区,秦淮区称第三区,

1955年8月,第二区定名为白下区,第三区定名为秦淮区。

1966年8月,秦淮区改称遵义区,

1973年12月恢复秦淮区原名。

2013年2月,原秦淮区、白下区合并,

成立新的秦淮区,即为现在的秦淮区。

6、雨花台

雨花台区名源于雨花台,

相传梁代高僧云光法师在此设坛讲经,

感泣天神,落花如雨,故名雨花台。

1955年10月,南京市第十一区

也就是现在的雨花台区成立,

经过一系列的行政区划的改变

至今,雨花台区辖雨花、铁心桥、

板桥、西善桥、赛虹桥、梅山6个街道

7、浦口区

民国元年(1912年),

江苏省行政公署成立,

设省、县二级制,江浦直属于省。

10月,袁世凯政府将浦口辟为商埠。

1927年,国民政府迁都南京,

废道,改行省、县二级制,江浦复属省,

将浦口商埠区域由江浦县划属南京市。

1933年,江浦改属省第九行政督察区,

浦口商埠区域改建为南京市第八区。

后经过一些变动,1945年后

原浦口区域恢复为南京市第八区建制。

1950年6月15日,南京市重新划区,

第八区改为第七区。

1955年8月3日,第七区改名浦口区。

1956年2月,江浦属镇江专区;

1957年1月属扬州专区;

1958年7月,属南京市;

1962年6月,属扬州专区;

1966年3月,划属六合专区;

1971年3月,六合专区撤销,复属南京市。

后来经过多次街道调整

现在,浦口区下辖9个街道办事处,2个林场

91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1.03万

8、栖霞

栖霞区源于民国时期的

第九区(燕子矶区)和第十区(孝陵区),

因境内有“江南第一名秀山”栖霞山,故名栖霞区。

民国元年(1912),废上元、江宁两县,

改设南京府,次年,

废南京府重置江宁、句容两县,

今区境大部遂为江宁县域,东面为句容县域。

1934年9月,江宁县燕子矶和孝陵卫地区划归南京市,

10月,设南京市燕子矶(第九区)

和孝陵(第十区)两个乡区

1953年,新建第九区,区人民政府驻栖霞镇

1955年,第八区改称燕子矶区,第九区改称栖霞区。

1963年4月,南京市郊办撤销,

燕子矶区、陵园区(7月复称中山陵园区)和栖霞区三区建制恢复

1965年5月28日,燕子矶区、中山陵园区、栖霞区合并成立栖霞区

1980年10月11日,恢复栖霞区人民政府建制。

一直到1999年底,区人民政府建制及治所均未变变动。

后来经过一系列的街道变动

如今,栖霞区辖9个街道办事处

9、六合

六合古称棠邑,后因境内有六合山而易名六合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

始置棠邑县,属九江郡。

1940年4月,六合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于竹镇。

1949年4月23日南京市解放,

下设第十二区(是后来的南京市大厂区),

六合属苏北行政区扬州分区。12月划回南京市。

1966年3月15日,成立六合专区

1980年4月26日设立南京市大厂区。

2002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

撤销南京市原六合县与原大厂区合并成立新的六合区。

10、高淳

明孝宗朱佑樘的弘治四年(1491年)高淳建县。

此后,高淳曾隶属于江宁府、江苏省

1953年1月,撤销苏南行政区,成立江苏省,

高淳县属江苏省镇江专区

1983年3月,高淳县由镇江专区划回南京市管辖。

2013年2月,撤销高淳县,设立南京市高淳区,

以原高淳县的行政区域为南京市高淳区的行政区域。

11、溧水

隋开皇十一年(591)

置溧水县,此为溧水建县之始,

迄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

民国时期,溧水县内区域建置常有变更。

1949年4月25日,溧水解放后,

实行区建制,属苏南行政公署镇江专区。

1983年3月,溧水县由镇江专区划回南京市管辖。

2013年2月,经国务院、省政府批复同意:

撤销溧水县,设立南京市溧水区,

以原溧水县的行政区域为南京市溧水区的行政区域。

自此,溧水结束了1422年的县制历史。

来源:南京那些事

合作推广请联系:025-5770011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