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影像方志|兴文:以石为书,沧海桑田地质奇观;偃武修文,民族共融舞动川南。

 尕蛋亲 2021-06-09

CCTV-10

2021.5.22 23:16

《中国影像方志》 四川卷 兴文篇

西南蜀地 古老部族

兴文县九丝山,西南蜀地的天险要地,也是古代兵家的必争之地。这里曾经生活着一个古老的部族,僰人。

僰人曾长期生活在中国西南地区,是川南一带威震四方的强者。他们开垦建设了川南地区和南丝绸之路,被认为是披荆斩棘的人,称之为僰。

图片
图片

在兴文县文物管理所内,保存着一面明代的铜鼓,在川南古代的僰人部落中,铜鼓是象征财富和权力的乐器和礼器。它印证了僰人曾经的辉煌,这个古老部族的历史要远远早于这面铜鼓的诞生。

图片
图片

北宋政和五年,公元 1115 年,僰人在僰王山上筑城堞、修寨门,占据了西南要冲。后被宋军攻破而归附中央。僰人兵败僰王山后,在 400 多年的时间里偃旗息鼓,直到明朝万历年间再次成为西南地方的重要势力。

兴文县龙泉村,有一座四百多年历史的古城遗址,原名“内官寨”。

图片
图片

明军攻克九丝僰王城以后,为了表功和扩大影响,刻立了“西蜀平蛮碑”七块,记载了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平叛之后,明朝以“偃武修文”之意,易县名为兴文县,一直沿用至今。

图片
图片

川南形胜 兴文堪奇

兴文千百年来,这里奇绝的石峰、石海,巨大的天坑、溶洞吸引了无数文人、学者的关注。这里成为中国为数不多的世界地质公园之一。

图片

兴文石海保留了大量从泥盆纪到二叠纪时代的化石,这些化石无声地讲述了地球沧海桑田的历史。

图片

“华夏一绝”贾氏微刻

贾氏微刻的传人贾宗赤认为,能在材料上刻出肉眼不能辨识的文字、线条或图案,才能被称之为“微刻”。一般情况下,普通人的双眼要辨认一平方厘米里面有1000个字就已经极为困难,而贾氏微刻的雕刻密度却达到了一种不可思议的程度。

图片

要想在一平方厘米的面积里刻下数以万计的文字,普通的篆刻刻刀已经无法胜任。贾宗赤需要自己制作一种直径只有头发丝十分之一的刻针。

图片

传承于中国书法、篆刻艺术的贾氏微刻,如今已经成为兴文一张熠熠生辉的文化名片。一雕一琢一世界,毫厘之间,蕴含万千艺术乾坤,也传递着文化繁荣的一脉馨香。

“大坝高装” 蓬勃发展

兴文县大坝苗族乡拥有朝阳洞、小鱼洞、大鱼洞等奇特、迷人的溶洞风光, 世代生息于此的苗族同胞和大批迁徙而来的移民们共同创造了极富魅力的“大坝高装”文化。

图片
图片

这种融戏剧造型和杂技表演为一体的民俗活动,类似中原地区的“抬阁”,大坝苗族乡的高装戏台之上,往往会上演川剧名段,如“天仙配”、“西游记”等等,小演员们均按川剧人物化装、穿戴,手持道具,进行表演。

图片
图片

手工技艺 土法榨油

在兴文,民间土法榨油技艺已经传承数百年了。明代,随着战乱平息,大批居民来此定居,对油料的需求剧增,榨油技术也随之传入。

图片
图片

罗西川的油坊依然沿用古老的榨油工序,从选籽、炒籽,到碾末、熏蒸、装榨、打榨等,每一道工序皆用手工完成。榨油师傅们要甩起重达几十斤的撞锤,持续几个小时,全力敲打木楔子。在成百上千次的撞击中,这些古老的木油榨,终于又流出了一滴滴金黄的菜籽油,老油坊也被一股股熟悉的油香所充盈。

图片
图片

芦笙悠扬乐花山 苗乡风情醉八方

按照苗家传统风俗,苗族同胞们要在广场上树起五彩花杆,点起香烛,举行祭花杆仪式。苗族人认为,花杆是为人们谋福祉、护佑苗族繁荣兴旺的神明,苗族长老唱起古歌,带领苗家儿女们向花杆行礼、敬献米酒,这个古老的仪式穿越历史长河,延续至今。

图片
图片

祭祀结束后,人们在花杆周围,围成了象征 56 个民族的表演圈,在牛皮鼓和芦笙的节奏下, 开始挤芦笙表演。人们手挽着手,随着芦笙的节拍变换步伐,动作豪迈、奔放。吸引着八方游客好奇的目光。

图片
图片

健康提示:请出门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少去人群密集处。

中国影像方志

兴文篇

播出时间:5月22日 23:16

监制 / 田龙  主编 /刘铭

编辑 / 田楚韵 石岩 何初蕾(实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