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涓滴成河·散文 韩文友 | 日喀则札记——一个皮匠

 _黑土乡情_ 2021-06-09

朗诵者:闫东

日喀则,小于西藏,大于辽阔,约等于——故乡。

一个皮匠

要是你无事可做,就去德吉路拐弯处顿珠师傅的作坊里坐坐吧;要是你不想让自己闲下来,那就去作坊里当一名伙计。我的意思是,不管你有空儿没空儿,都可以到顿珠的皮货店里坐一坐。仅此而已。        

一间不足十个平米的矮房子里,年轻的吾赞?次仁顿珠飞针走线,和他的三个徒弟睁眼做着看不出挣钱的手工皮具生意。皮匠们知道,这些东西做出来,好久没有人来看上一眼,墙上的饰件,有的已经挂在那许多年了,还在等着那个人进来,仿佛它们的主人已经在时间里走丢了,至今没有回来。        

顿珠是这个祖传六代的皮匠家族中最后一位小皮匠。他十岁开始跟着父亲学手工皮艺,今年二十八岁,有个六岁的女儿和四岁的儿子。顿珠说,儿子长大后说啥也不让他当皮匠了,得让他好好念书,出去干点别的。顿珠说小时候他也不愿意做这个,父亲硬逼着他学,没办法。做皮子很累,也挣不着多少钱。他们家做了一百多年皮子,还呆在这个破烂房子里,结婚都没盖一间新房子。        

顿珠的父亲巴桑次仁也是十一二岁开始学手艺。那时候皮具生意要好一些,一年四季远道而来的牧民络绎不绝,父亲的师傅,也就是顿珠的祖父还为班禅大师打造过马鞍、马鞭和背袋。父亲络桑接掌皮店后,为活佛和住在宗里的贵族制作鞋帽服饰,一把剪刀一根针,养活了一家人,日子还算过得去。        

他父亲说,祖宗给了我们一根针,就是让我们吃这口饭,我们不干这个,还能干什么?        

顿珠就这样硬着头皮干了二十来年,从父亲手里接过这门手艺,“泡水”、“揉皮”、“染色”、“绣纹”、“缝制”、“定形”,没有一样是他愿意干的。顿珠羞涩地说,十八岁那年他跑出了家,去拉萨、成都,还去了西安,做了几年小买卖,赔了,才垂头丧气回来接着缝皮子。        

皮子是通人性的,你认真对它,它便好好待你。山坡上一茬一茬的牦牛和岗巴羊,死了又生,生了又死,只有这些皮子留在了时间里,生生不灭。顿珠说,父亲临死的时候手里攥着的还是皮子,我只是不想让他的这道手艺在我手里断了,至于以后,我就管不了那么多了。        

顿珠的母亲有七十多岁吧,她并不觉得皮货的生意不好做。她说,早晚会有人来,把这些好看物件都买走,所以,得抓紧缝出来更多的茶盐袋、糌粑(zān bā)袋、酒壶、皮衣、藏胞、马包、绳索、面具、钱包和针线袋,万一有人来拿,还没做好,怎么行?        

皮匠把自己的年年月月缝进了皮子里,皮囊柔软,针细线长,穿过去,又引过来。这些看似简单却百年不变的手工活计,也许有一天,也许一念之差,便永远地在一间小屋子里消失了,我们再不会找回它。        

顿珠说,再怎么着,也得把这个行当做到父亲那个年纪。他抚着下巴估算了一下,伸出四个手指,大概还要再坚持四十年。

四十年后,不知道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子。也不知道那时候,他是否会变得和他父亲一样,即使自已当初不愿意做这个,却又逼迫着儿子接着这门拖累人的手艺。在寂寞而漫长的做活生涯里,一个人的想法保不准会渐渐变得和先人一样古怪——不管过去多少年,不管世事如何繁华或者艰难,一个人总会在他一生的某一天,在一间暗淡、陈旧的屋子里,跟他远在时光那头的祖先,忽然的想到了一起。

——||延伸阅读||——

神的孩子居住的地方

桥头上,一个戴蓝色松石项圈的少年说,你们走错道儿了,鲁朗镇在山那头,老远老远呢,这儿是我们扎西岗村……

我们停下来,站在岗上,商量要不要顺着少年指导的方向继续走。去鲁朗干什么呢?

一位同行的老哥说,鲁朗镇上有一家石锅鸡,不吃一下你得后悔死,许多年前有人领着去过一次,怎么就找不着了呢。

小溪从村口缓缓流过,窄窄的一行白云在溪水中飘着。草坡上,几头牛、一匹马和几只羊,东瞅瞅西望望,它们好像已经发现了几个鬼鬼祟祟的外地人。

少年沿着蜿蜒迂回的木篱笆,向村寨走去。

鲁朗小镇的扎西岗村,被一些疲惫的有诗意的路人称为“叫人不想家”的地方。四百年了,这个村子发展到了包括那个少年在内的60户人家,5匹马、32头牛和70多只羊。当我们走进寨子的时候,还遇见了几只在巷子里卖呆的狗,它们看上去比迷途的旅人更悠闲。

秋天已经来了,村口的稞麦应该熟了,扎西岗依然静悄悄的。

那个戴蓝色松石项圈的少年也不知所向了。

奇了怪了,山坡上的牛马羊,没有缰绳,没有围栏,也没人放牧。就算你站在这三天,也看不出它们是张三家的,还是李四家……

难道,它们是山上跑下来的?

难道,它们也是神的孩子?

一个村庄

谁会想到,普琼领着我们跑了好几百里路,找到的是一个只有36户人家的村子。        

我们急切地问,那么,这里有神山,神树,还是神仙呢?        

普琼说,我好长时间没来这儿了,有三个多月没来了吧。普琼原来是达那塔乡文化站的小干事,时常领着县文物局的人下乡看点。普琼说,他们看他们的,我主要是找家里羊多的村民,抓只羊中午烀上,县里人都愿意吃羊肉——我们不好意起来。        

我凑上去问,这个村子叫什么名呢?普琼扬着眼睛瞪了我半天,很不耐烦地告诉我,没名,就叫村子。我有点失望,村子咋能没个名,他肯定是给忘了。        小干事普琼已经很老了,五十,六十,或者起码有七十岁了。他说,乡里村子他全走过,这个不算最小的,中溜吧,最小的得走两天才到,县里人不愿意去那儿。          

普干事是一个很狡猾的老小头儿。       

村子孤独地躲在河谷里,偏僻而隐秘。从高岗上过去都不容易看见,像个被世界忘掉了的遗址,大概也只有老普先生能找到这里。在过去的几百年里,这个地方不被发现地独自存在着,这个村子的百十口人,悄悄地把最古老的时间携带到今天。        

几个灰头灰脑的土著小孩,也许猜出我们从县里来,斜着眼神瞅了几眼,不再搭理,普琼用藏语喊了两声,他们也没回头。好尴尬。        

普琼站在村子惟一的一条路上,孤独得像一只找不到水的骆驼。这一次,他脚下的村庄,已经变得那么陌生、那么遥远了。        

灾后重建工作队把东倒西歪的老房子都拆扒了,几乎一间没剩下。新垒起来的砖房齐头齐脑,排在路边,像一队乐呵呵的傻子。老普琼大概已经猜到,以后几十年上百年,村子就得是这副样子了,不再有高矮错落的土房子,破旧的刻着岁月痕迹的斑驳土墙,油漆脱落露出木纹裂缝的笨重大门……什么都没有了,除普琼老头模模糊糊的记忆,这个古老的村落已经无法挽救地彻底改变了。        

这条尚未铺上水泥板的土路上,老普挪着苍老的脚步踩在上面,寻找过往时间里他留下的那些印迹。老普脚步的确很老了,他仿佛已经走了几百年……        

我们大声呼喊,走了,上车走啦……        

老普没有回头。        

这头老骆驼实在是已经停不下来了。

作者简介:

韩文友,1974年出生于伊春,现任绥化市人大常委会人事选举办公室人事选举科科长,2016年,作为绥化市援藏干部,远赴西藏任日喀则市谢通门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


广告投放:yeshu1235@163.com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