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乔林烟花火龙摄影作品精选

 圆梦工坊作文课 2021-06-09

小编的话:乔林烟花火龙作为揭阳市磐东镇乔林乡传统春节民俗已有600多年历史,自从被确认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后,全乡群众年年重视,积极传承并不断创新这一民俗文化活动。尤其是年轻人也加入到这一文化遗产的传承上来,从火龙的制作、烟花火药的捆扎、舞龙队伍的组成、烟花火龙的表演等,都是由老中青村民完成,乡土气息浓郁。

揭阳一中毕业的林盛葵,多次精心用镜头记录下这一文化遗产的盛大场面,现精选部分作品(拍摄于乔西)与本平台读者分享。

乔林烟花火龙介绍————

乔林烟花火龙的历史沿革可追溯至明代,历经六百多年历史演绎过程,由历代艺人的传承创作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使沿袭至今的烟花火龙不仅能体现出潮汕民间艺术的相互渗透,更形成了独特的基本特征。1,它具有社会性、群众性、自娱性和广泛性。在潮汕,特别是揭阳市区周边老少妇孺,家喻户晓,无人不知乔林烟花火龙,民间把烟花火龙当作兴旺平安、扶正驱邪、吉祥如意的活动,充分表现出人民群众崇拜勇敢、刚强、百折不挠的品格。2,具有适应性、兼容性、综合性。烟花火龙可依场地大小、安全进行选择,一条龙需30多位青年男子组成的队伍表演,舞动过程有许多花样套式,是融舞蹈、服饰、潮乐、武术于一体,它不仅是独特的民间艺术活动,也是多种艺术兼容并蓄的结晶。3,具有独特、鲜明的美学特征。舞姿造型,充分体现出勇猛粗犷、热烈奔放、气势磅礴的个性品格,情感也表现出凛然神态,直截了当地表达豪迈情感和英雄气概,是心情与外在形态形成正比。

乔林烟花火龙的舞动和燃放感召着人民群众,是时代精神价值所在。乔林烟花火龙涉舞蹈、民俗学图腾文化、潮汕音乐等风格独特、刚强、威猛、动作语言洒脱、干练、利落,使此项活动更具有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

当地相传,“烧龙”这一贺岁民俗起源于明朝末年,是乔林人成功抗击暴力和外来势力侵略后欢庆胜利的一种方式,后衍化为贺岁民俗。乔林乡人继承了这一传统习俗,自发举办了的烟花火龙晚会,表达了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美好祝愿。

(编辑于搜狗百科)

以下为林盛葵拍摄的揭阳一中众智外国语学校课外活动与首届开学典礼精选照片,同时发布以款待读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