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书读不下去?可能是没选对书!

 someonethere 2021-06-09

历史书读不下去?可能是没选对书!


  读历史书可以长知识、增智慧,好处自不待言。但是常常会遇到立了flag没几天就读不下去的情况,太枯燥、不好看,太深奥、看不懂……总是出现这样的问题,未必是你没文化、不好学,而是可能没有选对书。

  对于如何选书,国外早就有针对少年儿童的“分级阅读”研究和实践,国内也已经有机构在借鉴探索,但基本局限在少年儿童外语学习的领域。我觉得无论是成人还是儿童,无论是学外语还是其他领域,选书读书都可以“分级”。当然,这个课题非常复杂非常难以实施,我只想以中国通史类图书为例,不一定恰当的套用“分级阅读”的思路,试着说说怎样选到可以读得下去的书。

  我们先设一个读者定位:是一位受过相当于大学教育的普通读者,喜欢中国历史,有一定的历史常识,希望对中国史有更系统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要想读一点儿中国通史类的书。该怎么选择呢?



  建议先读正史类的经典著作。经典是那些塑造了我们语言和思维的作品,是经过了时间检验的必读书。这类书的优点在于,他们都是相对科学严谨的,更加接近历史发展的真相和规律,具有被大多数人认可的普适性,可以避免被过于新奇甚至偏激的观点把读者引入歧途。但是,这一级的书往往说教口吻重,教材式的行文方式也会让人想到学生时代的苦读,阅读体验可能会不太友好,这就考验读者的态度和毅力了。但这类书是必须读的,起码要认真通读完一部。

  可以依据个人喜好,选择历史观点、行文特点等方面与自己契合的书,选择名家名作一般错不了。比如:钱穆的《国史大纲》、吕思勉的《中国通史》、黄仁宇的《中国大历史》、许倬云的《说中国:一个不断变化的复杂共同体》等等,这几本书厚度适中,说教口吻不重,坚持读下来肯定会后悔读晚了。另外如果对自己有信心又有财力,可以考虑卜正民主编的《哈佛中国史》系列、讲谈社的《中国的历史》系列、甚至费正清等主编的《剑桥中国史》系列,这几套卷帙浩繁,价格不菲,不是骨灰级的历史爱好者,不建议选择,否则请回家去也大多是供在书柜里撑门面。

  如果读完经典著作,觉得可以了,没必要继续读别的了,那没问题,可以到此为止,但更多的情况是,读完了还想继续读,读书真的会上瘾的。可以继续读其他经典著作,还可以找不那么正统严肃的类型来读一读。因为连续读经典可能会比较累,找形式稍微轻松一点的或者观点新一点书来读,一来可以调剂一下阅读的紧张度,二来可以用来与经典著作的内容相互印证相互补充。这一级的书最大的优点在于新观点、新角度和个性化、通俗化,阅读体验更轻松。这一级的作品大都由非历史专业的文化学者创作,以中国通史为脉络,记述个人的所思所感,也许不会面面俱到,所以对系统性的要求不高,甚至会有一些值得进一步商榷的观点。

  这一级的通史类著作并不多,毕竟非专业史学的很难创作一套通史类的作品(但这一级关于断代史、专门史等类型的作品非常多)。可以读柏杨的《中国人史纲》、易中天的《易中天中华史》系列。

  经过这样一个过程的阅读,应该会对中国通史有较为系统深入的把握了,甚至还会形成自己的独到见解。在这个基础上再在浩如烟海的历史书中选择,就有了自己的标准和取舍原则。在积累了一定的史学基础之后,就可以纵横捭阖随性而读了。

  另外还有一级,是形式更灵活、内容更通俗的普及读物、历史演义、历史小说甚至漫画绘本。这一级可以推荐给文化程度不算太高的读者,或者少年儿童与父母共读,更可以作为我们前面定位的读者读史的调剂放松读物。比如:蔡东藩的《中国历代史通俗演义》等历史演义小说(通史的演义小说不多但断代史的非常多)、林汉达曹余章主编的《上下五千年》(文风和观点可能有些过时但同类的优秀作品真不多)、知中编委会主编的《太喜欢历史了!给孩子的简明中国史》系列、二混子编绘的《半小时漫画中国史》系列。

  要知道,通过青灯黄卷、悬梁刺股的苦读系统深入地把握一门学问,是很艰难的,反过来,把深奥的道理、复杂的史实、严肃的观点用简洁明快、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形式表现出来,更加不容易。

  所以不要因为学术经典太枯燥太深奥看不懂而看不下去,也不要觉得漫画绘本太浅显太幼稚而不屑于看。选择读什么书是因人因时因事而异的,读书没有高低贵贱,只要认真读了,都会有收获。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