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洁净的精神世界——读徐东长篇小说《旧爱与回忆》

 欧珠的远方 2021-06-09

洁净的精神世界

——读徐东长篇小说《旧爱与回忆》

李少红

不管你曾经被伤害得有多深,总会有一个人的出现,让你原谅之前生活对你所有的刁难。日本动漫大师宫崎骏在《幽灵公主》中表达了这个主题。

长篇小说《旧爱与回忆》的出现,让我原谅了这个世界对人类所有的刁难。小说描述了主人公田欢欢近20年的情感和生活经历,让我看到了人类的精神之光——洁净的精神世界。

谢有顺在《内在的人》(《小说中的心事》)中提到:“很多小说都描写了这种精神洁癖(卡夫卡《饥饿艺术家》中的艺术家的精神洁癖)。这些人,信守内心的纯洁,找寻活着的价值,苦苦地为自己的存在划定坐标,他们不愿匍匐在地上,而是要站出来生存,要回答人之为人的意义到底是什么。这种精神洁癖,对于流连于世俗生活的庸众而言,也是不可思议的。但文学所表达的,有时正是一种精神的偏执,一种片面的真理,它要证明的是,人的内心还是有不可摧毁力量,还有不愿妥协的精神。它试图呈现出一种存在的纯粹状态。这种有精神洁癖的人,和生活中那些有物质洁癖的人一样,都是少数,但都与时代的主流格格不入。”

田欢欢,是这个世界上稀有的濒临消亡的人种。田欢欢和卡夫卡《饥饿艺术家》中的艺术家一样都是有精神洁癖的人。田欢欢也信守内心的纯洁,找寻活着的价值,苦苦地为自己的存在划定坐标,她也不愿匍匐在地上,而是要站出来生存,要回答人之为人的意义到底是什么。虽然田欢欢的人生是孤寂的,但她也正在证明她的内心还是有不可摧毁力量,还是有不愿妥协的精神。幸运的是,田欢欢在小说中存活了下来,而现实生活中和她一样的人,面对生存和理想无法协调的矛盾,有的患了精神病有的轻生了,存活下来的大多数已不再坚持自己对洁净的精神世界的追求,而让这个世界给自己染上了各种各样的颜色沉沦下来苟且偷生。田欢欢,她虽是一个女人,但她却在这个混浊的世界中坚持着她的信念并持之以恒贯彻在行动上,她不只是以一个人的形象存活在小说中,而是以一种精神象征存活在小说中。这是这篇小说的闪光之处,也是我要赞美之处。

谢有顺在《内在的人》(《小说中的心事》)中还提到:“文学所要表达的,正是这种个体(有精神洁癖的人)的真理。这种个体真理,常常是少数、异端、偏僻、锐利的。文学不仅是为可能的现实作证,它也试图把一种不可能变成可能。通过不断的质询,存在由此获得意义。苏格拉底说,没有经过追问的人生不值得过,确实,如果没有经过追问、省思,人生就完全处于混沌、茫然的状态,是低质量的。”

在《旧爱与回忆》中,作者通过田欢欢对人生的追问、省思,让她走出混沌、茫然的状态,走向高质量的生活。这也呈现了作者对人生的追问和省思,才完成了对田欢欢这个形象传神的塑造。这篇小说最为精彩的是向我们展示了精神洁癖和物质洁癖两种人的存在,因而向我们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人在生活中要怎样生存才是合理的?因而,我认为这篇小说的最大价值是引出哲学问题的思考。

我想,这篇小说正在向我们传递着一种洁净精神的存在,让我们记住如田欢欢所拥有的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质吧!

最后,让我们带着“人在生活中要怎样生存才是合理的”的这个问题来回味一下田欢欢对我们所讲的话吧。

“悉达多经历了富有放纵的世俗生活,最终发现经历和获得的再多也无法获得心灵的宁静,却使他感到生命的虚幻无实。他后来认识到,一切都是必然,一切只需要他的欣然赞同,一切只需要他的理解与爱心。万物与他皆为圆满,世上无物可以侵害他。他认为爱是唯一重要的,人应该接受世界本来的面貌,热爱并归属于世界。他不再注重思想与言辞,因为思想形诸言辞就会就被曲解发生偏差,只能成为半个真理。他开始注重物,因为如果物虚无实,他也虚幻无实。万物与他有着同样的本质。”(《旧爱与回忆

“我想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依心而活,不管对错是非。” (《旧爱与回忆

“……我想起了一些人,一些事,而我在其中,在这个世界上,在城市里,在我自己的内心里——我,仍然是我。” (《旧爱与回忆》)

向田欢欢致敬!向洁净的精神世界致敬!

2018116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