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个行为最伤私处,90%的人都做错!附私处自检指南

 牛寳寳 2021-06-10
有一句广告语,反复播出了 20 年
 
像宇宙真理般
深深扎根在我们的脑海中
 
上到大姨妈,下至小表妹
一家三代人,只要碰到私处问题
 
都会立马想起这句话

 
 
说真的,即使到现在,小编听到这句话还是会十分揪心,内心别提多复杂了:买啥洗液!我家批发去污粉的,你要下单吗?
 
也不是小编爱唠叨,有些朋友啊,光顾着研究姿势,卫生不咋在意;还有些朋友,太关注卫生,恨不得给私处来个360度无死角大保洁。
 
但是,在谎言被包装成常识的今天,许多人“洗洗”不仅不健康,还越洗越糟糕了!



为啥「洗洗」不健康?



阴道内的常驻菌群大概有 100 多种,这些菌群形成了一个微妙的平衡,不仅不会对阴道造成损害,还能起到保护作用。
 
而在百菌丛中称王的乳酸杆菌能直接将阴道上皮细胞分解的单糖转化为乳酸,以将阴道稳定在PH为3.8—4.2之间的健康酸性环境。
 
这个环境能让所有适应碱性环境生存的微生物避之不及,且乳酸杆菌产生的过氧化氢可以杀死许多病原体因子。
 
乳酸杆菌就如一位兢兢业业的守护骑士,时刻保卫着通道,阻挡入侵者,成为了私处的一个天然保护屏障。

 

可在妇科洗液广告疯狂洗脑下,谎言被包装成常识,让许多女生私下买来了各种洗液,希望「洗洗更健康」。
 
殊不知,市面上很多洗浴用品尤其是私处专用液都是呈碱性,它们打着消灭细菌的旗号,在私处大杀四方。
 
于是,「乳酸杆菌」和它的菌群就平白无故地遭了灭顶之灾,阴道内菌群平衡被破坏,自我保护机制就会被减弱,让致病菌有了可趁之机。
 
甚至有的人会采取阴道灌洗,严重破坏酸碱平衡,如此一来致病菌就能轻而易举地入侵。
 
所以,本以为「洗洗更健康」,反而「越洗越糟糕」,甚至洗成了阴道炎。




哪些人会洗洗更健康?



看到这里,可能有朋友就疑惑了:「越洗越糟糕」,那我就能置之不理吗?并不是!
 
对于女同胞:
 
市面上的洗液五花八门,注意下包装上的批准字号,别头脑发热就买了:
 
妆字号和消字号:别自己瞎用!
 
药准字号:医生开了再用,别自己瞎用!!!
 
最健康安全的做法是,任何洗液都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如上文所述,阴道具有一定的自洁功能。私自用洗液过度清洗,会破坏阴道自身平衡,甚至带来或加重妇科病。
 
PS:女同胞看到小内内上的分泌物都会觉得脏,但健康状态的分泌物,不一定非得无色无味,颜色呈白色、亚麻色或轻微偏黄色,气味不会特别难闻都算正常。
 
男同胞才是洗洗更健康:
 
首先,丁丁很「咸湿」。丁丁根部所处的位置周围的汗腺、皮脂腺很丰富,平常容易出汗,加上有阴毛和内裤捂着,很容易滋生细菌。
 
其次,包皮很容易藏污垢。包皮结构比较特殊,容易洗不干净,形成包皮垢,细菌滋生,可能导致龟头炎或包皮炎。
 
如此一来,不仅男同胞自己受罪,还可能导致女同胞出现阴道炎、宫颈炎等妇科病。




私处正确清洁指南



此处没有动作片的激情澎湃,但胜在实用。
 

女同胞清洁指南

1


用清水清洗即可,最好淋浴,一天一般一次即可。先清洁双手,然后从前往后冲洗外阴、大小阴唇,不用特意去冲洗阴道。
 
清洗之后用干净毛巾擦干后再穿内裤或再使用卫生巾。
 
PS:内裤穿久了发黄,是因为白带中的蛋白质成分在洗衣粉的作用下发生变性变色,如果特别容易发黄,且黄得厉害,最好到医院检查下。

 
 

男同胞清洁指南

2


健康情况下不建议使用护理液,用清水清洗即可;若用香皂、沐浴露,要冲洗干净。
 
清洗的先后顺序:先洗小弟弟→包皮翻上去洗→包皮翻回来洗→洗下菊花及周围;定期上翻包皮清洗。
 
运动后及时更换汗湿的内裤,少穿或不穿丁字裤(女同胞也一样)。
 
如果你的小兄弟常涉红尘,多惹尘埃,更要注意给它搞好卫生。

 

如何进行私处自检

3


其实就两步:看+摸。
 
对于女同胞,要自检:
 
外阴是否疼痛或经常瘙痒?
 
皮肤颜色是否红肿、发白?
 
摸起来是否有异常的凸起或小疙瘩?
 
阴毛是否突然增多或减少?
 
对于男同胞,要自检:
 
蛋蛋的表面是否光滑无肿块?有无压痛感?
 
丁丁有无异样变化?
 
摸起来是否有异常的凸起或小疙瘩?
 
阴毛是否突然增多或减少?
 
最后,想要获得健康的私处环境,就要“less is more”,做好基础的卫生清洁工作和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即可。
 
如果有任何的不适,千万不要自己胡乱用洗液产品!!看医生,对症下药才是上策。
 

参考资料


[1] 谢幸,孔北华,段涛.妇产科学第 9 版[M].人民卫士出版社:北京,2018.10:238-239.
[2] Jack D Sobel, MD. 阴道炎症状的概述. UpToDate临床顾问.
[3]Jack D Sobel, MD. 细菌性阴道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 UpToDate临床顾问.
部分内容参考自女孩别问、丁香医生、健康160等,特此感谢!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