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娇子如杀子,千万不要再让孩子看手机了。

 大雷的教育心得 2021-06-10

最近很多家长都在向我抱怨,说工作和带孩子无法同时兼顾。尤其是白天上了一天班,晚上回来之后还要陪孩子玩,无论身体还是精神确实力有未逮。

所以他们明知道不应该让孩子多用电子产品,但还是会不自觉地把手机递给哪怕只有两三岁的孩子,只求他能安安静静坐在那里,别来打扰自己就好。

我只能说,这些家长可能对电子产品给孩子带来的危害还没有清晰的认识,这样的育儿方法是标准的“娇子如杀子”。

第一,电子产品会严重影响孩子的视力,包括眼睛对色彩的感知能力。

孩子的视力会随着年龄逐渐发展成熟,5~6岁的孩子视力基本已经等同于成年人,但眼部肌肉的成熟度跟成年人相比仍然具有很大差距。尤其现在的电子产品屏幕越来越小,孩子需要更加贴近屏幕才能看清楚,这种姿势会很容易造成视觉疲劳,对眼睛的发育极为有害。

而且,电子产品的画面往往会不断变化。为了跟上移动频繁的画面,孩子的眼部肌肉需要一直保持紧张,也很容易出现视疲劳且无法缓解。

同时,孩子由小到大,对色彩的感知能力是逐渐形成的。刚出生的婴儿喜欢看单一色彩的画面,随着年龄増长才对色彩鲜艳的东西更加敏感,就是这个原因。而对家长来说,他们很难准确判断孩子正处于色彩认知的哪个阶段,盲目给孩子看电子产品,无异于揠苗助长。

第二,电子产品会对孩子的身体发育产生隐性影响。

过度观看电子产品,会让孩子一直处于安静的状态,虽然这正是很多家长的目的所在。但这样的状态使孩子无法消耗体内多余的热量,长期下去会极大地增加肥胖风险。

另外,有些家长为了让孩子好好吃饭,也会让他在吃饭时看电子产品。这样会严重影响孩子就餐的效率,并对消化吸收产生负面影响。

第三,电子产品的内容会让孩子的大脑发育减缓,降低智力。

电子产品中的视频画面往往速度都比较快。由于年龄所限,孩子在观看时,对其中的内容往往只能被动接受,大脑并不会因此进行主动思考。养成习惯之后,会降低孩子思考的积极性,对日后学习的主动思考能力有严重的负面影响,并限制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展,进而影响到智力的发育。

第四,电子产品会限制孩子的外界感知能力和沟通能力。

如果家长在育儿过程中发挥主动性,例如多陪孩子做游戏、对话等,孩子可以通过这种双向互动观察学习很多新的东西,发展自己的沟通和交际能力。

而电子产品传递信息的方式是单向的,孩子只能单方面接受,没有互动的机会。长此以往,会严重限制孩子的社交行为,表现为内向、怯懦、反应迟钝等等。

最后,电子产品的内容可能导致孩子对社会常识的认知出现混乱。

电子产品中的内容虽然源于现实,但经过艺术加工之后,与现实社会有一定的出入。例如动画片中的角色可以依靠超能力上天入地,或者用武器消灭敌人等等。

孩子正处于建立三观的发育期,尤其幼儿阶段,对于虚拟和现实的区别不能很好地认知,因此极易受到视频内容的影响,产生不同程度的思维混乱,对他的身心发展都是很不利的。

所以,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虽然理解家长们的辛苦和不易,但也请在回家之后放下手机,陪孩子多说说话,做做游戏,或带着孩子出门散散步,亲近大自然。如果需要借助到电子产品,也请把它当做是育儿工具的一种,做一些辅助类的内容即可。千万不要再让孩子和电子产品一起度过日日夜夜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