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宫氏脑针遇到蒙医传统疗法,石巴特尔让你感受不一样的治疗体验!

 凡人国霆之梦 2021-06-10
2019-06-20 14:34编辑:李斌

5月27日上午,包头市蒙中医院东河院蒙医脑病科为期一周的宫氏脑针义诊活动正式开启,当天上午,蒙医脑病科主任石巴特尔与北京宫氏医学研究院脑针疗法技术部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新适宜技术脑针疗法学科带头人范光明医师共同为参加活动的患者施针、义诊。

“我们想通过此次义诊活动,让更多的患者了解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新适宜技术——宫氏脑针,并受益于这种绿色快捷的治疗方法。”石巴特尔主任说。

范光明医师做脑针治疗

包头市蒙中医院已经与北京宫氏医学研究院签订合作协议,

北京的宫氏脑针专家将长期在医院蒙医脑病科开展诊疗活动。

一天一针刺颅骨

不一样的脑针疗法

“我是因为颈椎和肩周炎住院的,现在扎得好多了。”这是曾经找石巴特尔主任治疗的52岁的于利民女士扎完脑针后反馈自己病情时说的话,尤其是困扰她多年的胳膊疼的老毛病极大地缓解,见风流泪的毛病也不见了,让她开心不已,对后续的治疗充满信心。

自2018年8月包头市蒙中医院引入宫氏脑针疗法后,已有不少患者受益于这种特殊针法。62岁的李桂兰最初来蒙医脑病科治疗时,头晕、脑闷、耳鸣,眼睛视物模糊、见风流泪,便秘、失眠等症状已经伴她4年,尤其是入院前5天,腰困、腰痛伴右侧脚第五趾骨抽着似的疼痛让她不堪忍受。接受宫氏脑针疗法扎到第6次时,右脚第五趾骨的疼痛消失了,第10次时头晕、脑闷的情况大为好转,也不怎么便秘了,扎到第14针时,困扰她多年的不适症状基本消失。

宫氏脑针是一种怎样的疗法呢?

宫氏脑针是宫长祥教授独创的宫氏神经调衡理论与技术,其特点是扎针点位少、治疗覆盖范围广,安全、高效。“宫氏脑针可治疗包括股骨头坏死、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等疾病在内的各类疼痛骨伤类疾病,中风后遗症,脑瘫、截瘫、偏瘫、婴儿瘫、大脑炎后遗症等'五瘫’,肿瘤,各种皮肤病,内科疑难杂症等六大类疾病。”石巴特尔主任解释说,按照宫长祥教授的理论,形成疼痛的原因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神经压迫、无菌性炎症等,而是因神经系统功能失衡引起的,因此,通过宫氏脑针松懈特定部位的筋膜释放膜内的张应力,进而改变神经系统工作的力学环境,调整神经功能,就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简单地说,宫氏脑针就是用一种特殊针具针刺从脑后正中枕骨隆突的位置,一直沿后脑中线向上行针,直至前额发际线处,一个疗程15天,每天1针。“每次行针不到1分钟,完全无菌操作,很安全,轻微的痛感患者一般都能承受。”石巴特尔主任拿出一枚宫氏脑针来,记者观察,此针粗细和注射器针差不多,上有一白色握柄,针端则是一个如小针刀般0.5毫米长的小小“扁刀”,“通过刺激颅骨相关部位,让神经中枢活跃起来,达到神经功能平衡的状态后,各种症状就会向好的方向发展。”石巴特尔主任说。

石巴特尔主任

为患者做治疗

石巴特尔主任和一位蒙古国女患者合影留念。

蒙古国女患者因几十年的顽固头痛慕名找石巴特尔主任做脑针治疗。治疗后患者手捂扎针部位的动作被称作“行脑针礼”。这也是所有接受脑针治疗后患者的姿势。

“我们开展宫氏脑针的疗法时间还不长,治疗效果却非常好,在宫氏脑针的治疗群里,能看到全国各地宫氏脑针临床医师分享的病例,让我对这种疗法充满信心。”石巴特尔主任说,当他看到国内同道分享的宫氏脑针在缓解晚期癌痛、戒断烟酒等疑难病例治疗的成功案例后,更希望将这种绿色、安全的治疗方法推荐给更多患者。

蒙医骨伤治疗

传统疗法受青睐

“噗!”石巴特尔主任用力地将含在嘴里的一口烈酒喷到高阳(化名)的脚踝处,然后用手轻触,凭丰富的经验感受他扭伤的部位,然后用轻重适宜的力度按摩……“好多了,不疼了!”五六分钟后,高阳惊奇地发现刚刚还很疼的脚不怎么疼了。

高阳是一名高二学生,打球时扭了脚,活动受限,痛感也很强,可在医院拍片,既无骨折也无脱位,一想到要养好多天可能才好,心里就犯愁,没想到石巴特尔主任给他按了几分钟脚就舒服多了。

石巴特尔主任为患者做手法正骨治疗时,将高度白酒喷到患处,消炎、杀菌。

“无论是骨折还是脱位的患者,用烈性的高度白酒喷患处,既有消炎杀菌的作用,又能让患者有'麻醉’感,精神上也能得到抚慰和放松。”石巴特尔主任介绍说,蒙古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凭着勤劳和智慧形成并传承下来很多传统疗法,至今在临床中广泛应用,比如策格(酸马奶)疗法、酸驼乳疗法等等,他曾经在牧区基层旗县蒙医医院工作多年,把这些一直沿用的方法带到了大城市、大医院,特别受患者欢迎。阿荣是市蒙中医院的一名职工,淘气的儿子曾经两次从床上跌下来导致桡骨小头半脱位,找石巴特尔主任高度白酒一喷、手法一复位瞬间就好了。“桡骨小头半脱位多发于1~4岁的孩子,家长甚至不注意拉一下胳膊都可能导致这个问题,越早纠正效果越好。”石巴特尔主任说,桡骨小头半脱位对于蒙医正骨大夫来说,是手到擒来的“小毛病”,而他,就是一位地地道道的蒙医正骨、接骨大夫。

大草原上的传统蒙医接骨大夫

1989年,石巴特尔医学院毕业后,一直在锡林郭勒盟一家旗县蒙医院从事蒙医正骨、接骨临床工作。“我非常喜欢蒙医接骨技术,大学五年中最后一年临床实习,我就去了全国知名的蒙医接骨医院——内蒙古科左后旗甘旗卡蒙医整骨医院跟随传统蒙医接骨大师学习正骨、接骨技术。”石巴特尔主任说,毕业后他被分配到一个锡盟的纯牧业旗县医院工作,骑马、摔跤、开摩托车等导致的骨伤特别多,牧民发生骨伤后,一般不会接受手术,都要找蒙医接骨医生治疗。

“后来我又到河南洛阳正骨医院进修、学习一年,引进了骨牵引技术,像股骨干这种部位的骨折都能通过牵引复位后,再手法接骨。”石巴特尔主任说,在未引进骨牵引技术前,像股骨干这种大腿肌肉群丰富的骨折,手法复位是非常费力的,而蒙医手法正骨、接骨不要求像手术那样百分百解剖对位,只要对位、对线好,不影响功能即可。

正是由于出色的正骨、接骨技术,2015年,当时还未设蒙医骨伤科的包头市蒙中医院将石巴特尔作为特殊人才引入医院。

包头市蒙中医院蒙医脑病科团队

走进包头市蒙中医院蒙医脑病科门诊,记者看到,蒙医脑病科诊室的门牌上同时挂出的还有“蒙医传统骨伤门诊”、“蒙医疼痛门诊”、“蒙医策格(酸马奶)疗法门诊”。“我们通过号脉、舌诊、问诊等传统方法,综合评估患者的病情、病程,并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选择脑针、蒙医传统疗法进行治疗,有的要看患者的具体情况会将脑针和蒙医传统疗法结合起来进行治疗,效果特别快。”石巴特尔主任以蒙药举例,一种由35味药组成的蒙药制剂,最大剂量为3克,患者冲泡或者稍煮后就能服用,便捷高效,尤其是将脑针和蒙医传统医药结合起来,取得了显著疗效。

据了解,目前,包头市蒙中医院已经与北京宫氏医学研究院签订合作协议,北京的宫氏脑针专家将长期在医院蒙医脑病科开展诊疗活动,让更多患者获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