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十年奋斗出2套房!80后小伙用实力证明:苏州是个努力就会有回报的城市

 直击苏州楼市 2021-06-10
从“摸鱼哲学”到“躺平理论”,最近网络上掀起了对年轻人工作的激烈谈论,到底是“一躺百了”还是“一站到底”?

我们采访了第一批“躺”下的80后,他是我的古琴老师苏御,一个来自徐州的36岁青年。

在同龄人选择结婚、生子时,他选择辞去公职做艺术,孤身来到苏州打拼。做过茶叶销售,做过古琴老师,如今手握两套房,开了两间工作室,以茶会友。

普世观认为他这是“躺”,他又有怎样的想法?

  • 他说,躺并不是消极工作,而是反省的一个过程,审视自己的内心需要什么,为自己的目标和理想努力;
  • 他说,苏州是一个你努力就会给你回报的城市;
  • 他说,以后置换,会更考量房子的设计、小区的绿化、区域的配套;
  • 他说,住房不炒不仅仅是国家的政策,更应该是我们对这个社会的责任心。


在苏州十年买下2套房
是普通人的努力和挣扎
 
在接受采访前,苏御一直在微信上强调不面对镜头。直到进入他工作室,我才明白他抗拒镜头的原因——他太低调了。
苏御茶室的客厅

他坐在屏风后,点头示意我过去,手里冲茶的动作并没有停下。我看着他,一时不知怎么开场。

“与其你问,不如我自由的说。”可能他也看出了我的拘谨。
 
三年前我来到苏州,报名了一个古琴班。那时,他是我的古琴老师

我一直以为他是“富二代”,所以才有这么多闲情逸致来搞艺术。毕竟年轻人谁不是在职场里奋战厮杀呢?
 
他非常平和的说:“我们那一代,或者说,十多年前。社会还没有现在这么疯狂。2006年毕业后考进了报社,做了编辑。工作确定了,就想着买房。

“借了父母十万,加上自己的存款,在徐家浜二村首付了一套老破小。只有48㎡,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顿了顿,他有些戏谑的问我:“一平米八千多,羡慕吗?”
图源:贝壳找房

我笑了了笑,抿了一口茶,好苦啊,茶苦心更苦:“为什么不在报社继续做呢?”
焚香、煮茶的艺术生活

我身边有太多的年轻人选择离开体制,当他们改变不了环境时,就会选择改变自己。

苏御继续慢慢的说道:“我做这一行也是偶然,当时是做茶叶销售,就学了一些茶艺。做了几个月后,不想劳累给人打工,就自己创业了。

09年年底租下这套门面,从一开始的一年5万多,到现在的一年10万多。开始只是卖茶叶,后来以茶会友,就做成了茶馆。渐渐有了稳定的圈子,就做成现在这样,古琴、品茗、国画和插画,什么都沾一些。”

“收入的话,刨去成本,一个月两万左右。旅游旺季会相对好一些。”

我是真的觉得在苏州月收入两万已经胜过绝大多数人了。

“可我要还贷款啊,两个房贷、最近准备再做一个古琴馆。压力挺大的,对我这种普通人而言,是一种挣扎。”苏御波澜不惊的说。
苏御的新工作室

“来,东山的枇杷。”他端来一碟枇杷给我。说实话我有点酸,不知道是枇杷酸,还是心酸。

苏御继续谈论着他的新房,脸上有一种满意的笑容: 

新房子在合景峰汇6期,面积96㎡,拿到本本已经5年多了。我买的时候是1万出头,现在两万六多吧。”
图源:贝壳找房

“我可没有炒房,东环这边的房子太老了,一楼潮且潮。

相城的房子,我觉得对于普通人来说是友好的,房价相对低一些,对于普通家庭来说是可以承担的。二号线四号线都路过,通勤也方便。

“那你不是躺平青年,今天稿子没法交了,哎,是我遇人不淑。”我打趣到。

“那你觉得什么是躺?”他反问我。

躺不是消极,是给自己休息和反省
苏州是一个你努力就给回报的城市

苏御真的是人群中隐身的人,就是很普通的中年男人,他可以变成任何你熟悉的那一类人

——比如你在地铁上的遇见的白领、你的老师,刚载过你的司机。
——谦逊,有理。

“那你为什么不在徐州?”我很疑惑这一点。

“我在苏州呆了16年,我的人生没有第二个16年可以让我重新认识一个城市。”
苏御在茶室外收养了一群小野猫,图是他在喂猫

“那你在苏州呆了这么多年,也可以说是有房有车的人生赢家了,你对苏州有什么看法?”我想知道这座城有什么魅力,可以让他停留。

“苏州是什么样的城市?苏州是一个让所有人都可以找到自己位置的城市:

如果你是一个传统守旧的人,老城区的古建筑会让你有归属感;
那如果你是一个享受现代化和科技福利的,园区、新区会接纳你;
如果你是一个普通人,是默默努力的人,还有吴中、吴江、相城,房价也不是顶天的那种。
苏州就是一个你努力就会给你回报的城市。

我因他的回答而震惊:“这和今天的“躺”主题不一样诶!”

苏御笑了笑,说:“我理解的躺是对不合理不公平的社会现象和制度做抗议和表态,年轻人又有几个是真正的躺。他们在网络上吐槽996、报复性的发表“躺平”言论,鼓吹“丧”文化。”


“但实际上,也正是这些年轻人,吐槽结束后认真工作,地铁上再累也会给老人让座。”

我觉得“躺”并不是消极工作,而是反省的一个过程,审视自己的内心需要什么,为自己的目标和理想努力,躺是对自己的思考。

“人的一生就是不断认识自己的过程。年轻的时候我们在追求房子、车子、票子、孩子,但年纪大了,就会审视自己,自己需要的是什么。”

我觉得你不是躺平,你属于躺赢。”我有些嫉妒。

苏御有些难为情的笑了笑,然后说:“我们是幸运的一代人,赶上了苏州地产的黄金10年。如果说我一年的收入是30万,两套房产带给我的收益是我工作十年的收入。只能说是运气相对好一些。”

我很认同这一说法,或者说,我就是在等有人为90后正名。我们的躺是不得已,而不是主动放弃。

苏御说:“但是
躺也要看清自己。无论职场还是社会,当下就是这样的局面,在你没有实力去改变世界的时候,你就需要改变自己。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自己当下的境遇。”


我继续追问:“你还会买房吗?或者说置换更好地段的房子。”

我不会买房来做投资,因为我也是从底层一步步改善生活的。住房不炒不仅仅是国家的政策,更应该是我们对这个社会的责任心不能因为自己站在了岸上就往坑里注水。”

顿了顿,喝了一口茶,他接着说道:“我可能会两套房子卖掉后重新买一套适合自己上班的房子,如果置换提上日程,我也会更考量房子的设计、小区的绿化、区域的配套这些但短时间内,我没有这个计划。”

真的是一个很佛系通达的人。

他说自己是个俗人,但是又不是完全追求名利的人。

他的“躺”是和自己的和解,接纳自己,降低对自己的期望和要求。所以才会过的自在、过的潇洒。
消极够了重新拧上发条
颓废够了再次拥抱太阳
 
这次采访结束后,原本“躺平“的我,忍不住“站”了起来。

我们总归是看了太多别人的生活,我们在朋友圈里了解别人的花前月下,在短视频里欣赏别人的星辰大海,我们的眼睛总是看外界太多,看自己太少 。

我们的焦虑来自于我们和别人的对比,对比别人的来判断自己的成功与否,却很少叩问自己到底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

作为普通人,看太多花花世界就会有社会焦虑,我们需要的不是如何战胜焦虑,而是将压力化成动力,去变成更好的自己。

天道酬勤、谁都不会随随便便成功。我们要做的,就是认清自己,并且脚踏实地的做好分内的每一件事。

认真生活的人,生活也不会亏待你。

———— / END /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