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文静,生于八十年代,河北省石家庄市人。从小热爱文学,作品见于《草叶诗人》《诗者联盟》《星星诗刊》等杂志及多个网络平台,始终致力于现实创作。诗观:在生活中发现故事,在故事中描写人生!
塔 尖 之 上 说起塔的名字 我首先想到了雷峰塔 正如我看新白娘子传奇 首先想到了白蛇 此刻我写塔尖之上 自然我会联想到诗歌 想知道塔尖之上站着哪位诗人 又或许,群里的所有人 都向往塔尖之上 只要站上去,你就是诗歌中的精英 塔中永远只能站立一个人 只不过白蛇在里面 你在塔尖 
黑 夜 拖着疲惫的身体 雨过天晴后的夜显得更为深邃辽阔 今夜,我什么也不干 不去看书,不去写作 放下一切 仰望星空,找一找自己的位置 天空那颗星星代表自己 白天嘈杂的机器声扭曲着神经 汗水涔涔冒出刺激着每一个毛孔 整天坐在办公室空调屋里 你体会不到汗流浃背的滋味 只有黑夜 一切都将皈依平静 也只有黑夜 能听到自己的心声 我喜欢黑夜听虫子的叫声 白天他们过于安静 这个世界仿佛忽略了他们的存在 黑夜便成了他们的白天 白天变成了他们的孤单 这一刻,是你们活动的时刻 也是我静静聆听的时刻 这一刻,我放下所有 不读书,不写作 只为倾听你的心声 直到你也安静下来 我连同黑夜,你的心声 一并写进我的诗里 
坚 持 写吧 懒惰的人 你看得再多 学得再多 不写出来 永远不属于你的文字 贵在坚持 哪怕一天 只写一句 属于你的文字 懒惰的人 除了坚持 没人可以帮你 
小 河 北 不知道的以为你是一天河的名字 知道的都觉得你是平凡的村子 我更愿意理解为你是河北省的嫡亲 你的名字,很少有人去考证 直到有一天 我听了村里一位老人讲的一段事迹 我觉得你是不平凡的 因为你还有一段历史 等着人们去考证 当冲锋号吹响的那一刻 你的身体上藏了多少鲜血 隐藏了多少记忆 平凡的你 却无人提及 
怀 念 现在的人 农村的纷纷向县城靠拢 那些原本城里的人 又想到设法搬往市里 好像他们都体会到了钱的重要 终于等到超市里 缺少粮食的时候 他们又开始怀念村子里 一亩三分地 
此 刻 夜一下子安静下来 只有少数还在享受这一刻 凌晨两点半 别人享受在梦想里 你享受在书的世界 剪一段时光,就在这一刻 安静打开你心灵的门窗 感动时,文字当做记忆 悲伤时,写下一段经历 看看窗外的世界 漆黑,除了几颗星星 像是蒙蔽了尘世所有人的眼睛 披着黑夜,寻找光明 打开一盏灯 把自己摁进书里 
平山,山不平 平 山 等 你 来 沿着平山一路向西,途径岗南,柏坡,温塘 就能清楚的看到,一头巨龙卧在河北与山西的交界处 头枕驼梁,注视着大美平山 最耀眼的地方,高空俯瞰平山 有两颗蓝宝石镶在这块土地上—— 柏坡湖与中山湖 丰饶着这片土地,养育着一方百姓 走进平山,聆听平山,大美平山 站在冶河桥上,我看到一座现代化城市正在崛起 我听到,平山人民的心声响彻大地 正在建设一个和谐,共荣的中级城市 平山等你来 敞开胸怀,始终迎接着你的到来 大美平山 无限风光 人文地理 自然景观 双 脚 从出生走路摇摇晃晃 一直走到摇摇晃晃 甚至多加一条腿 行走一辈子 努力丈量着人生 想迈开双腿 加快速度 走向更远的地方 走了一辈子 始终未能走出 生养的地方 摇摇晃晃 直到 安详的睡在山岗 
朦 胧 朦胧的诗 朦胧的美 读着朦胧的文字 解读朦胧的你 生活赋予我们感性 创作来源于压抑的心灵 走近你的世界 分享你朦胧的文字 拖着带病的身体 书写营养的诗歌 诗,成了最佳的 自我疗伤药 我想与“朦胧派”的大咖们 来一次“朦胧”的约会 不为别的 只为朦胧的诗 有朦胧的美 
向 上 生 长 放眼能看到的地方 伸出手 能触摸到天 沿着抱犊寨拾级而上 站在山颠 眺望远方 距离家乡的方向 用我的目光来丈量 穿过云霄 向上生长 能把你尽收眼底 看得更清 
《当代一线诗人样本》凭借200多家微信平台诗人群,推介当下最活跃、最具特色的一线诗人,力塑当代诗人群像。 投稿与稿酬发放: 请将原创(未在其它微信平台上发布,并在主题栏里标注“原创首发”,非原创作品不予推广,文责自负)现代诗3-6首并简介、形象照、微信号等发至以下邮箱之一: 总编龙歌:540153707@qq.com 主编心语:1099512564@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