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人样本||卫铁生:【地图册上的光影】江苏古镇(三)

 诗人样本 2021-06-10

请您欣赏古筝《夏雨风荷》:


卫铁生:辽宁锦州人,现居深圳。业余写作三十年,有作品集出版。

【地图册上的光影】

江苏古镇散文诗系列三

江苏古镇

周      庄

       那个老人,坐在藤椅上静静看着身前的流水,小桥和房屋的倒影,被涟漪呢喃着,什么在水花中来?什么在离去?周庄用长焦镜头,拉伸了烟雨初霁的光影。

       几百年,或几千年,岸边的苔藓积攒了怎样的故事?

       雕梁处,漆色斑驳,花销座钟嘀嗒声的一座老宅,半开的窗扉上,谁的手指像时针?

       依水而居,从春秋战国延续而来的民谣,可能是背着竹篓踱过街巷的拨浪鼓,或是拱桥上被石头纹身的一声哎哟,抑或是名人云集后一杯剩茶里的纪念,说不清,就如白蚬湖畔金福寺中的香火,到底缭绕过谁的家谱兴衰。

       此刻,时光安谧下来,一幅站立的中国水墨画,是唯美的,是真实的,这就足够。

       放学归来的孩童,他们咯噔咯噔的脚步,令河埠廊坊少了些苍老与倦怠,仿佛打翻德记酒店的一壶小烧,多了些肆意的红晕和诗意。

       那些王侯和名家巨贾都去线装古籍里休息了,余下当代的周庄和一群舞狮子的人,他们或许是纪念什么,企望什么,但无疑都是健康的,有原生态的质朴,更有创新的威风活力。

       也找一把木椅坐在老者身边,说什么看什么已经不重要,因为他和我就是周庄。

江苏古镇

 锦      溪

       被桃花簇拥的溪水,每一滴里都有一个故事。

       那个披着锦带走在时光中的古镇,回眸一笑,就会有诗画的精妙,千年依旧。

       站在斑斓水畔写生的年轻人,正忙着寻找彩墨填补青春,要去桃李最美的镜子里,看初恋的情人在浣洗衣裳,她把五个湖泊的情歌唱得心花怒放,把锦溪八景打扮得返璞归真又生气盎然。

       这是江南才子歌咏颂吟的地方,踏青戏水,临桥摹月,砖瓦听音,博古论今。如果锦溪是戏台,那么,这些文人墨客就是轮换登场的最佳角色。文征明祝枝山来过,唐伯虎来过,至于他带没带秋香,文昌阁的莲池笑而不答。只是陈妃是个例,她被宋帝赵玮葬于水底,至于能否出污泥,那都不是津津乐道的事了。

       我在锦溪的石板小巷,撑一把油纸伞,当然这和戴先生的丁香姑娘没关系,我只是模仿一下昔日走过的人,看看有哪个依稀的背影,还在去小摇船上把细雨饮醉,看看一座座相连的桥头,谁是我梦里的不古情诗。

       只是水道老宅依旧,流水依旧,不同的是时光投射进眼眸的影子,不同的是锦溪不断发生发展的故事。

江苏古镇

沙     溪      

       漫步沙溪老街,阳光在衣襟上流动,慵懒的慢时光,擦肩接踵的老宅,在浑厚不张扬中,把我的休闲认领。

       长条石板路,水痕、足迹与车辙,印花布一样原始。有多少人从这里经过,有多少盐与丝绸抵达过文明的重量与家门,有多少喧嚣与沉寂记录过沙溪的变迁。

       沿街走过宋朝元朝,有明清的辉煌闻名太仓。

       流水流过商贾小贩,各类的沉浮戏说古镇兴衰。

       从老戚浦的单孔石拱,到三里古街一根纺织的线,从雕花厅的一只如意,到祠堂香火上不老祖宗精神,从妙趣横生的民间灯辉,到美食甜点中的手工继承,沙溪用他的文景双绝,解析了其中的含义与回响。

       隐身在这片民宅,东南十八乡,我只选沙溪的一个酒幌里小酌,用并不太烈的米酒,稀释江南水乡最绵淳的部分,这或许是我唯一融入沙溪的妙招。

       有诗为证:沙溪有卷故居灯,小楷门窗水墨城。檐下风铃无倦意,老街深处月初升。

推介当下最活跃、最具特色的一线诗人,力塑当代诗人群像。

投稿与稿酬发放

请将原创(未在其它微信平台上发布,并在主题栏里标注“原创首发”,非原创作品不予推广,文责自负)现代诗3-6首并简介、形象照、微信号等发至以下邮箱之一:

总编龙歌:

540153707@qq.com

主编心语:

1099512564@qq.com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