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人样本||刘扬烈·徐作仁:双子星座第42辑

 诗人样本 2021-06-10

一 线 前 言
写作家与批评家相依相生,为文共存。本平台重点栏目——“双子星座”,重磅推介当下在传统媒体或网络新媒文传已久、广有影响的诗名家和慧眼独到、文笔犀利的批评家,兼顾那些写法独特、引发众议的诗写新人,以一诗一评“双星”形式不定期推送,以飨读者。欢迎聚焦!

乡 村 诗 稿

作者 / 徐作仁

1、如水月光清洁了村庄

一只芦花鸡把夕阳一点一点啄细

细成星子闪亮在桂花树上

月亮就用它的白,和着一缕桂香

妩媚了羊角湾

妩媚了我们的村庄

蛐蛐在门槛边数着干净的桂子

青蛙在篱笆外朗读朴素的菊花

更远处,三两声夹带方言的狗吠

声声都是喜人的红莲、白莲

小院天井中央

四言八句里的稻谷、白菜和枣子

多了三分得意,七分舒坦

叶子烟吐出的里短家长

在你的背壳子上擂了一声笑

在他的胳肢窝里搔了两下痒痒

这样的时候,如水月光清洁了村庄

村庄的梦

被桂子酿得好香好香

2016、9、4

2、收紧内心,我的诗歌土气十足

线装书走出的小路

拐了三道弯,送我回乡

红尘里旁逸斜出的竹梢

随风一钓,把我钓回村庄

五月,抵达南风送来的鸟语花香

我收紧内心

站在柴院,聆听干净的犬吠

满握是方言的憨笑

井水透亮

篱笆溢出勤劳的绿

顺梯地入了云端

锄禾人手握锄把,腰身顿时硬朗

过山风吹动锄禾人额上白发

再吹我的泪水

偏东雨淋湿锄禾人身上布衫

再淋湿我的诗歌

我轻轻一拧

那些散漫而贫血的词语,钻入地下

而锄禾人,我的爹娘

用劳动的锄头

让它们长成侍弄一生的佳禾良苗

这样的时候,农谚如训

风雨如诲

让我和我的诗歌,土气十足

让我所有日子扬眉吐气

2016、12、2

3、掇一缕细风,让岁月恰到好处

暮风细小,拾掇一些细小的草叶、虫鸣

拾掇一阕小令,悄声默诵

面对大野,安静而坐

往一支香烟,填补钟爱的事物

比如雀噪、犬吠、竹梢上吊秋千的炊烟

或者用一颗平常心

记取归牛、草垛

记取一溪流得缓慢的浅水、水上浣衣的笑声

上苍予我以恩

有一丝白云飘浮泥味草味就足够

有晚风轻吹就足够

把爱过的再爱一次,恨过的通通忘却

摁响十个指头之后

朝田野和村庄大喊三声

让脸上的岁月,恰到好处

2017、1、4

4、直面夜色,让内心安分守己

夜色撩人

犬吠从远处拐过来

叼着篱上的野三七藤,摇来摇去

害夜盲眼的鸡声,在空阶上呼朋唤友

吓得门槛下的蛐蛐

不敢高唱夏天

守院子的老花镜,瞅东厢,无人

瞧西厢,没影

夜就像一条蛇的大信子,卷缩着幽伤

鸿茅药酒旁的酒杯还装有半杯鸿茅

快递送回来的问候

一下肚就热烙烙的

把所有房间的灯,全部摁亮

让跟着脚跌撞的影子,退避三舍

让内心安分守己

2017、1、20

5、双手齐额,膜拜最初和最后的自己

再多拐几个弯,多爬几面坡

好多好傢伙,一定会与你

握手言欢,或者相见恨晚

信手拈来婆婆丁、马齿苋、胭脂菜、团葱、鸡腿菇

你有一篮子好听的名字

一篮子好心情

叫天子叼着安静,从草尖直上闲云

花大姐从一朵蓝花飞到一朵白花

把淡香弄得愈发轻盈

在干净的石头上

你与没有猫腻的山风抵膝相坐

听阳光在不远处诵读高粱、豆菽

诵读锄地人憨实的笑声

大野春意盎然

绿色的流水牵着桃花

牵着入禅的篱门和炊烟

时候正好,你把右手和左手齐额

膜拜村庄

膜拜最初和最后的自己

2017、1、27

6、鸟用方言,朗读你擦汗的样子

黄太阳飞出黄历第二页,大手笔一挥

一切适宜的作物,争先恐后

向村庄发布成长报告

你坚持良训

顾不上洒扫庭院

用脚步,把落叶踩成风

在篱笆外,你忙着

把四季豆苗,捋上竹扦木扦

把自己捋上四月

让包谷秧子,喝一瓢水粪,喝一口阳光

敞开衣襟

四月,红光满面地直起腰身

鸟在枇杷树上,用带方言口风的语调

朗读你擦拭汗水的样子

朗读你的农业

2017、4、2

7、沿着内心,弹响幸福

沿着内心的路回家

去捡拾麦粒、牛蹄凼和弯弯的蝉声

舒服地伸一下腰,咳半声嗽

清理残留嗓子的糗事

眼晴一片澄明

阳光与树影落入池塘

干净的样子,与四十年前相似

洗衣人搓揉的方言

跟我的小名,几乎同音

草坡、竹枝、老井

锄头、草帽、矮凳

所有与柴院相关的物什,所有的农业

用熟识的口风,随意搁放在民谣里

坐在坝边那块青条石上

故事里的坐痕,硌痛后来的泪水

我洗心革面

听本分的蛐蛐叫几声宁静

看一队善良的蚂蚁,搬运青虫、谷粒

搬运比天井稍微宽大一点的黄昏

天,蓝进了双眼

风,吹进了肉身

第四十个弹指如此明亮

弹响自己,弹响幸福

2017、8、15

8、领着干净的自己,回家

放牧归来的人,把笛孔里的阳光放在塘边

把草质的心情插在背篼边

捉一抔清水,洗脸

洗蛙声虫鸣

牛在饮水

牛的尾巴,在摇着苍蝇与夕云

三朵藕花开白了清水

荷叶擎着黄昏的样子,显得真诚

放牧归来的人,枕着草帽

把自己摆成“大”,摆成自由

数风清扫几点鸟影

数八月,在天上铆出一颗颗好心情

等小院的炊烟把他的小名叫香

信手摘一朵月亮,回家

领着水牛使用过的净水、星光

领着凉爽和自己干净的身子

2017、8、20

9、一亩三分家谱,永远属于劳动

寒露以清静的方式,从垭口款款走了过来

丝瓜花用开过的闲适模样

在篱笆上,再开了一次

豇豆把剩下的一根故事

慢慢吊成九月,吊成秋天

樟树落下的香气,在竹椅上小睡

麻雀们衔着菊花花瓣,在坝上飞成午后风景

给锄头安卡子的人、给草帽补豁边的人

一脸责任,他们让干檐口

有了麦草和铁的光辉

兔儿坪一坪秋色

农历的田野蓄势待发

那些活在民谣里的好傢伙

譬如麦子、葫豆、豌豆,譬如一切小春作物

遵从祖训,要落地生根

在一群飞鸟用过的蓝天下面

摸着门楣的两位老人,我的父亲母亲

瞩望姿势里,有沉思后的笃信和坚定

这一亩三分衣食父母,这代代相传的家谱

永远属于劳动,属于汗水

      2017、10、11

10、母亲劳作的样子,有瓷样的光芒

家雀子用干净的鸣叫,用阳光

擦亮屋顶的那一匹亮瓦

九月正好落到你的脸上

开成一朵菊花

你从好梦里抓一把笑声

点烟、顺气、咳出一些流年

一屋子留守的物什

映衬出你的平静与倔强

在后门,你把木桶没入九月

打起清清凉凉的惬意和松爽

往灶膛添一把早晨

把井水和你自己,煮沸煮香

打开前门,打开喜蛛儿吊红的念想

地头的豆荚,以饱满的姿势等你采摘

等你用簸箕,晒出汗水的味道

晒出圆溜溜的秋天

这时候,阳光吻在你额头上

风用善意,撩起你岁月里的骂定

走向土地,走向伟大的幸福

你的腰身和腿脚,一下子硬朗

借农谣那句入韵的口风

我要用心喊出来,母亲

寒露霜降,葫豆麦子一定会长在坡上

你劳动的样子,一定有瓷样的光芒

2017、9、22

11.回家,我有二十四首诗的朴素与宁静

一迈开脚步,就跨过了四十年

柴扉半掩,鸡声飞出来

用土不啦叽的调门

把我久违的诨名,围了一个团团转

抖下城市的红尘和皱纹

落坐矮凳,从墙缝

翻检出熟悉而陌生的阳光

拭亮被岁月烙伤的眼睛

瓦楞上的青蒿,从日子拐角

挑起一些旧事

门环上吊着的绿风,一句两句

依然是入韵的乡音

端一土碗井水清心

站在干檐口

让身体飘进几朵炊烟

让鸟鸣以方言的口风,唤取内心的春天

让农业的血性重新沸腾

回家,回家

贴紧农历,贴紧幸福

我有二十四首诗的朴素与宁静

   2017、7、15   

诗  赏  读

情深意浓唱家乡

——读徐作仁的《乡村诗稿》

作者:刘扬烈

徐作仁是一位勤奋而颇有创造边的诗人,读他的诗,让人感到强烈的创新意识充溢字里行间,催人遐想无穷。在此愚谈一些粗浅感受,尚不知能不能进入诗境。

一、深切的故乡情

 每个人对故乡都有难忘的怀念,作仁更有深切的故乡情,儿时的回忆、成长的经历、返乡的情怀,都一一凸现在眼前——

 柴扉半掩

 鸡声飞出来,用土不啦叽的调门

 把我久违的诨名,围了一个团团转

 抖下城市的红尘和皱纹

 落坐矮凳

 从墙缝,翻检出热悉而陌生的阳光

 拭亮被岁月烙伤的眼睛

 瓦楞上的青蒿,从日子拐角

 挑起一些旧事

 门环上吊着的绿风,一句两句

 依然是入韵的乡音

回忆与现实紧紧相连,旧事与新景融为一体,使怀乡情春意浓浓。乡巴佬进城又返乡,感觉很灵,不忘初衷,很有感情。

怀念父母,感激父母,当然是这组诗的重中之重,一颗东子之心,一片孝敬之情,都是献给双亲的歌。且看《母亲劳作的样子,有瓷样的光芒》——

家雀子用干净的鸣叫,用阳光

擦亮屋顶的那一匹亮瓦

九月正好落到你的脸上

开一朵菊花

你从好梦里抓一把笑声

点烟、顺气、咳出一些流年

一屋子留守的物什

映衬出你的平静与倔强

……

打开前门,打开喜蛛儿吊红的念想

地头的豆荚,以饱满的姿势等你采摘

等你用簸箕晒出汗水的味道

晒出圆溜溜的秋天

劳动收获,春种秋收,这是农民最大的幸福。母亲脸上绽开成一朵菊花,叼着烟袋,咳出汗水的光芒,都显示出内心的惬意和清爽。偌大一个国家,怎离得开农民的耕耘,成长中的孩儿,绝少不了父母的抚养。思念故乡,回到故乡,亲情浓郁,闪耀着温暖的春光。诗意焕发,描绘出美丽的村庄。诗人永远忘不了故土,一片痴心,情深意长。

二、很接地气

作仁的诗很接地气,绝非空洞无物的造作。生于兹,长于兹,自然乐于兹,亲于兹,就像树苗离不开土地,庄稼离不开雨露,然后才有栋梁之材,才有果实累累。

且看《如水的月光清洁了村庄》——

一只芦花鸡把阳光一点一点啄细

细成星子闪亮在桂花树上

月亮就用它的白,和着一缕桂香

妩媚了羊角湾,妩媚了我的村庄

    ……

小院天井中央,四言八句里的稻谷、白菜和枣子

多了三分得意,七分舒坦

叶子烟吐出的家长里短

在你的背壳上擂一声笑

在他的胳肢窝挠两下痒痒

土生土长的景物,土生土长的人气,把村庄打扮得如此清爽,可抚可摸,可读可诵。这些情景都很贴近农民,贴紧地气,只有生长在农村,心怀着农村的人,才有如此情怀。

再看《一亩己分家谱,永远属于劳动》——

寒露以清静的方式,从垭口款款走了过来

丝瓜用开过的闲适模样

在篱笆上,再开一次

豇豆把剩下的一根故事

慢慢吊成九月,吊成秋天

樟树落下的香气,在竹椅上小睡

麻雀们衔着菊花瓣,在坝上飞成午后风景

给锄头安卡子的人,给草帽补豁边的人

一脸责任,他们让阶檐口

有了麦草和铁的光辉

篱笆丝瓜豇豆吊成九月,樟树落蕊,麻雀衔菊花瓣,老农给锄头安卡子,给草帽补豁边,都是农村常见的情景,都有浓浓的乡土味。唯此,才有故乡情怀,才能散发出农村的安宁和清静。读这些诗,让人心旷神怡,心向往之。故乡呵故乡,生我养我的地方,梦想缭绕,永世难忘。

三、意象新,意境深

诗的成熟,在于意象的营造,意境的深远。作仁心领神会,努力在意象和意境上下功夫,故而收获甚丰。

试看《双手齐额,膜拜最初和最后的自已》——

再多拐几个湾,多爬几面坡

好多好傢伙,一定会与你

握手言欢,或者相见恨晚

信手拈来婆婆丁、马齿苋、胭脂菜、团葱、鸡眼菇

你有一篮子好听的名字

一篮子好心情

叫天子叼着安静,从草尖直上闲云

花大姐从一朵蓝花飞到一朵白花

把淡香弄得愈发轻盈

在干净的石头上

你与没有猫腻的山风抵膝相坐

听阳光在不远处诵读高粱、豆菽

诵读锄地人憨实的笑声

大野春意盎然

绿色的流水牵着桃花

牵着入禅的篱门和炊烟

很普遍的情景,却被诗人用意象打扮得焕然一新……与好多好傢伙握手言欢,婆婆丁、马齿苋等野菜,装了一篮子好心情,叫天子高飞入云,花大姐采花把淡香弄得愈发轻盈,阳光在不远处诵读高粱豆菽,诵读锄地人憨实的笑声,绿水牵着桃花,牵着入禅的篱门炊烟。好一片农家光景,好一派诗人情怀!这就把意境拉向深处,拉向高远处,心思亲切而又广阔,令人神往。

再看《母亲劳作的样子,有瓷样的光芒》,九月落在母亲脸上开成一朵菊花,这是秋收、是喜悦,母亲从后门提一桶清清凉凉的惬意和松爽,往灶膛添一把早晨,把开水和自己煮沸煮香,打开前门喜蛛儿吊红的念想,豆荚等她用簸箕晒出汗水味道,晒出圆溜溜的秋天,阳光吻在她额头上,绽放出瓷样的光芒。

一连串五彩缤纷的多重意象,营造出深远的意境,一个伟大的农妇站立在我们面前。她勤劳、善良、坚韧、倔强,像真理伫立在田野上,像古老的传说,早已煮沸煮香。我们感动不已,也与诗人同声歌唱。诗的意象、意境运用到这步程度,才算得上真正的诗歌创作。艾有的《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郑敏的《金黄的稻束》等前辈的创作,该是他学习的榜样。

四、诗意创新

抒情诗忌讳表象的直陈,也忌讳华丽的词章泛滥,于是诗人便面临着重重困难。怎样突破困局,是对诗人的长期考验,没有突破就没有成功之作。作仁的尝试是对路的,他找到了表达的契机——诗意的翻新。

这类例子很多,譬如《领着干净的自己,回家》

放牧归来的人,把笛孔里的阳光放在塘边

把草质的心情插在背篼边

捉一抔清水

洗蛙声虫鸣

牛在饮水

牛的尾巴,在摇着苍蝇和夕云

三朵藕花开白了清水

荷叶擎着黄昏的样子,显得真诚

放牧归来的人,枕着草帽

把自己摆戏“大”,摆成自由

数风清扫几点鸟影

数八月,在天上铆出一颗颗好心情

“笛孔里的阳光放在塘边”,“草质的心情插在背篼边”,“数风清扫几点鸟影”,“在天上铆出一颗颗好心情”……都不是直陈,而是写意,好一派诗意!读起来就会感到情景的翻新,诗意的翻新。新就新在诗的跳跃,诗的会意,真是别出一格。

又如《沿着内心,弹响幸福》其中两节——

眼睛一片澄明

阳光与树影落入池塘

干净的样子,与四十年前相似

洗衣人搓揉的方言

跟我的小名同音

草坡、竹枝、老井

锄头、草帽、矮凳

所有与柴院相关的物什,所有的农业

用熟识的口风,随意搁放在民谣里

是那么熟悉的情景,那么简朴的场面,然而却表达有序,入情入理。“洗衣人搓揉的方言,跟我的小名同音”,草坡、老井、柴院“用熟识的口风,随意搁在民谣里”。小名、农院、民谣,多么天然的画面,多么亲切的声音,那都是老皇历,都是发自内心的呼唤,催人心领神会。

最后,仅以几句顺口溜,与作仁共勉:

家长里短话桑麻,

质朴真实写农家。

意象境界善营造,

一派新绿显光华。

                 2018年元月于重庆

诗作者:徐作仁,笔名,作人,网名:静水。1954年生,八十年代开始创作,在《诗刊》《星星诗刊》《中华传奇》《今古传奇》《情海一叶》《青年短诗大观》《二月》》《方向》等刊物和书籍上发表过诗歌、散文、小说。著有诗集《坐在时间的对面》现在是重庆江北区作协会员,重庆新诗学会会员、中国微型诗社会员、重庆二月文学社会员。

诗赏评:刘扬烈,西南师范大学教授,著名文学评论家。

当代一线诗人样本平台

推介当下最活跃、最具特色的一线诗人,力塑当代诗人群像。

投稿与稿酬发放:

请将原创(未在其它微信平台上发布,并在主题栏里标注“原创首发”,非原创作品不予推广,文责自负)现代诗3-6首并简介、形象照、微信号等发至以下邮箱之一:

主编龙歌:

540153707@qq.com

执编心语:

1099512564@qq.com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