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 此处静谧 书一方清 远 山花浪漫(组诗) 文/杨宇 南门塘 葳蕤在南门塘 波光潋滟水面的通心菜 齐刷刷地向天挺起紫色的喇叭花 塘水涓涓地流淌 绕过东门头拐入流梅溪 百折千回地流到入琼海的海安港 波涛壮阔的海洋 浪花腾起无数的小水珠 眺望曾经开满通心菜花的南门塘 它们是从历史的南门塘那片水面 通心菜紫色的喇叭花里 滴下的颗颗露珠,剔透晶莹 注:南门塘,徐闻县城登云塔后旧县城东西南北4门中南门的一段护城河。 六角井 氤氲如岚漫卷千年闲云 岁月跌落坑边的一口孤井 六角井,是天地藏家 在名画上的一枚六角玉玺钤印 明代的夕照,清朝的落霞 民国的贼寨,挪到了画幅一边 转出新时代新风景的大风车 翘首眺望蔚蓝大海葱茏山岭 这幅画,落下了六角玉玺钤印 阳光掀开逶迤明丽的田畴 袅袅炊烟缠绕在鸟语的吻痕里 稻浪千重,荔枝火红 菠萝园堆金迭翠,一望无际 这幅画,落下了六角玉玺钤印 雁行嘎嘎融入璀璨的秋华秋实 香茅草迎风起舞,芬芳四溢 狗吠声声,被夕照锻压的乡间阡陌 流淌着牛羊晚归嗲咩唱和的小曲 这幅画,落下了六角玉玺钤印 目光回落石砌的井壁,在井底 白云萦绕的六角天空读出 物转星移,双手捧起这枚 六角玉玺,钤印在我悠然的心坎上 注:此处六角井,位于徐闻县前山镇曹家管区六角井村田坑边,是一口始建于明代的石板构砌成六角形井壁的水井,井台环有石栏,井泉甘甜凉润,年长月久,井沿琢磨的绳痕,见证了岁月的沧桑。 蛤蒌叶 不知是否有人,记得它 我心底深处,藏着它 那个年代的人,感恩它 长在屋后巷角或者树阴下 心形的叶子,开着 谁也不认识的花 春花秋月是别人的诗词 缝隙里点滴收集阳光雨露 葳蕤匍匐在方寸小天地 与世无争却也让人钟情 叶子是美味的调味品 艾子紫苏叶一样香气氤氲 果不饱腹,许多人 采叶做菜,落下米汤充饥 碎叶干饭全家人欢喜过大年 营养不良,肿脚胀脸 叶子能消肿祛风,在那年代 让人活出了第二条命 注:相信从六十年代过来的人,都像我一样记得蛤蒌。蛤蒌,又名假蒟、假蒌、山蒌等,是多年生草本植物。蛤蒌叶是调味品,常用来做菜,蛤蒌饭有一种独特的香气。蛤蒌有温中散寒、祛风利湿、消肿止痛药效,那时候我母亲营养不良得了脚水肿,全靠吃蛤蒌叶和走后门买米糠油。 木瓜 方言柴冬瓜 学名木瓜 挤身灌木小乔木之列 只是它树皮包薯心 叶柄中空不韧 名不副实 有欺世盗名之嫌 不过,这是人套的高帽 欲辩不能 我倒是欣赏娘颈抱果 下奶,饱腹,甜嘴 饥荒年代树心煮饭 虽苦涩却是舍身济世 我心底更加美感柔情 反复咏叹:投我以木瓜 报之以琼琚 山花浪漫 才一段时间没有上山 没有我脚步的锻打 山花如此浪漫 红的、白的,黄的、紫的 开在路旁、坡边 盖在树上,缠在藤上 像夜空的点点繁星 似天边的片片落霞 在迤逦的春梦里翩跹翻飞 在鸟语的吻痕中羞涩地微笑 氤氲如岚,催我紧走慢走 一阵山风,一阵流淌 每一阵流淌都盈满浪漫的花香 【作者简介】杨宇,男,广东省徐闻县人,1968年下乡龙塘公社插队务农,1978年回城工作,大专毕业,中共党员,政工师。著有《梦美家园》《风起云飞》《风花云月》《风正云帆》《兰香》《人生如海》等6部长篇小说,在《湛江日报》《南方日报》《海南日报》《文汇报》《中国交通报》《中国民航报》《神州》《青年文学家》《散文百家》《牡丹》《唐山文学》《文学少年》《艺术大观》等报刊杂志及网络平台发表诗歌、散文共计400多万字,获多个奖项。现为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珠海市作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 《诗人样本》推介当下最活跃 最具特色的一线诗人 力塑当代诗人群像 - END- 投稿须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