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炸街飙车惹人恼,汽车文化不能少,聊聊改装车和GT SHOW的那些事儿

 百车全说 2021-06-10

想必大家最近都刷到了不少苏州GT SHOW的视频 一大群人不好好进场馆看展,反而挤在场馆门口的天桥下,盯着一台台性能车和超跑呼啸而过,不得不说,这种浓厚的玩车氛围,不是每天都能感受到的。
在这个时间,我们团队的小伙伴们其实也没闲着。
传垚去浙江国际赛车场,参加了“AMG GT 24小时”赛道活动,在这个活动之前,奔驰旗下的AMG GT Black Series也是刚刚在浙赛刷完了圈速,夺得了浙赛最速量产车的头衔,当然,这台车在早些时候已经刷新了纽北量产车的圈速纪录。

小谢则是去了GT SHOW,这也是他第一次去看类似的改装车展,所以感觉看到什么都新鲜,一回来就和兔子分享这次的见闻,看了哪些品牌,有哪些展车改的很好,小谢自己也是性能车的准车主,订购的奔驰AMG A35还在路上没有交付,这次看完GT SHOW回来,他已经在构思未来给自己车买什么品牌的改装件了。
兔子就很淡定,GT SHOW期间选择在家带孩子,他对于GT SHOW这种改装展会已经是很熟悉了,而且兔子和GT SHOW的总负责人还有改联网的人都认识,因为兔子之前在国内的一家轮毂公司上班,光是GT SHOW就以展商的身份去了两届,还不算CAS之类的其他改装展会,而且去到那边其实也就是一堆熟人聚一起吹牛,然后晚上闭馆之后再去附近找个地方一起吃吃饭,所以他对于这种改装展真的就两个字——麻了。
所以,今天主要是和各位聊聊有关汽车改装方面的话题,和大家一起聊聊今年的GT SHOW,同时向各位科普一些改装方面的文化和知识,因为改装并不是性能车和超跑的专利,哪怕你的车是平平无奇的买菜车,依然可以将车辆改装成自己喜欢的样子,如果你喜欢汽车改装,那么一定要看下去,以后我们也可以多说说这一类的内容。

 
今年的GT SHOW发生了哪些事?
接着,我们来盘点一下今年GT SHOW期间比较值得聊的事情。
第一个事情,就是有人开着一台法拉利炸街,还有一台奥迪S4炸街结果撞车,我相信有人应该在网上看过这两个视频了,包括我在看视频底下的留言评论的时候,其实两极分化还挺严重的,有的人觉得炸街就是违法,有的人则觉得如果人家车子是原厂的,哪怕炸翻天都管不着人家,毕竟法拉利和S4都不算便宜的车,说违法的都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
我就这件事情也和团队小伙伴们交换了一下看法,兔子告诉我,其实每年都有类似的事情,基本上只要GT SHOW一开,展馆周边或多或少都有人炸街,之前2017年GT SHOW,场外外面不仅炸街,还有人在那儿跑直线加速赛或者绕着场馆飙车,以至于2018年GT SHOW的时候,整个场馆外面一堆交警值守,后来只要GT SHOW开展,场馆周围都有大量的交警进行值守。
我问兔子,为什么这些车要在那儿炸街?
兔子觉得一方面是因为那条路上有很多来看展的人,这样可以显摆一下自己的改装车,再一个是因为场馆入口那里有个桥洞,排气能在里面显得特别响,有混响的效果,但是兔子还是挺看不起这些人的,用一句歇后语来说,就是“穷人乍富挺腰肚”。
第二个事情,是一个国内的品牌去参展,结果展示刹车卡钳的时候,那个卡钳的位置没放对,因为一般展商在展示卡钳的时候,要么是油嘴向上竖着摆,要么就直接把卡钳横着摆,结果这个品牌的卡钳全是清一色油嘴朝下摆在那儿,以至于很多人看展的时候都觉得纳闷,怎么会出现这种低级失误,而且整个展馆里也不止这一家在展示刹车卡钳,难道这个品牌的工作人员,就不会看看别家是怎么进行展示的吗?

第三个事情,是这次展会竟然还有专门做卡钳罩的厂商去参展,而且摆了满满一墙的卡钳罩,这就让人很无语了,因为卡钳罩这种东西,其实根本就不能算改装件,结果还出现在这种大型的改装展上,这简直就是个笑话。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不管是铝合金的卡钳罩还是塑料的卡钳罩,但凡脱落之后都具有危险性,如果是在车辆高速行驶的时候发生脱落,那后果不堪设想。
之前我们在聊广汽影豹的时候,其实就已经说过这件事情,我直到今天都没搞懂广汽到底是怎么想的,竟然给原厂车也在前轮弄了个卡钳罩,这已经不是自欺欺人的问题了,这简直就是拿消费者的生命安全在开玩笑。

其次,卡钳罩这种东西的安全性,和是不是车厂出来的没有任何关系,因为卡钳罩本身就是一块板子,通过拧螺丝或者卡扣甚至是粘贴的方式进行固定,然后挡在原车小卡钳的外面,这种安装方式就注定了有脱落的可能性,这也是为什么我不止一次的说过,哪怕不改刹车,也不要把卡钳罩装在车上。
当然,我也能理解这种东西出现在展会中的原因,毕竟人家交了展位费,大家也都要吃饭,肯定不能拒绝人家去参展,只是GT SHOW作为国内本就不多的大型改装展,其本身就应该起到引导作用,只能说希望今后能少在GT SHOW上看到这种东西。
第四个事情,就是有个做锻造轮毂的国产品牌去参展,结果展示的轮毂造型,有很多都是仿大牌的款式,比如RAYS TE37、BBS RI-A这些,然后有意思的一幕出现了,在这个国锻轮毂的展位隔壁,就是BBS和RAYS的展位,这不禁让我想起2017年的上海车展,保时捷的CEO奥利弗·布鲁姆看到了众泰SR9,然后留下了一副不置可否的表情。

那么,有人会问了,难道日本BBS、RAYS这些轮毂品牌就不会去起诉侵权吗,就像当年路虎起诉陆风侵权那样,其实,这里面涉及到几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不管是日本BBS还是RAYS或者是别的轮毂品牌,其本身都是小公司,这个一点都不夸张,哪怕日本BBS这种名满全球的品牌,其实除掉工厂的工人之外,公司里也就二三十个人,根本没有精力去搞这些事情。

其次,在咱们国内进行的这些展会,这种国际性的大牌轮毂,基本上都是代理拿着产品过去进行展示,就比如BBS和RAYS的轮毂就是国内的代理“深圳零创”拿过去的,所以你要说和这些轮毂品牌官方之间有什么关系,其实也没啥太大的关系,毕竟代理商也不会太去纠结这种仿品的问题。
最后,就是轮毂的设计专利问题,我们且不说这些国际大牌根本无暇在国内申请轮毂外观设计专利,即便是国内做轮毂的厂家,也面临着大量的抄袭的问题,因为外观设计专利的保护范围对于轮毂而言十分有限,那些做仿制品的轮毂厂家基本上都是在打擦边球,哪怕做的一模一样,但是只要不在轮毂上刻印人家的商标,或者不用人家品牌商标的轮毂盖,就很难构成侵权的问题。
而且即便是一些国际大牌,其实也存在相互抄造型的事情,比如美国的NICHE和德国的BBS,这俩都属于国际大牌,但是NICHE的M116就和德产BBS的CI-R样子很像,所以也算是见惯不怪了。

 
GT SHOW的过去和现在
聊完这次GT SHOW发生的一些事情,我们再来聊一聊这个GT SHOW本身,它其实是改联网主办的汽车改装展会,而改联网之前其实一直都在做汽车改装杂志,还有汽车改装垂直类信息网站。
其实国内最早的大型改装车展应该是CAS,也就是China Auto Salon,名字基本上就是照着国际三大改装车展之一的日本Tokyo Auto Salon来取的,但是CAS从开办至今总有些江河日下的感觉,主要原因我觉得可能还是不会玩一些花活儿,每年搞的都跟产品展销会一样,以至于外行去了看不到什么热闹,内行去了发现全是熟人。

而GT SHOW则属于摸着CAS过河,最早的GT SHOW可以追溯到2014年,那会儿说是GT SHOW的开端,实际上就是在F1上海站的外场摆摊,那会儿也没什么人去看,基本上就是邀请一些和改联网关系比较好的改装品牌商或者代理商参展,再吸引一些改装店老板还有小批量的改装车主去溜达溜达。
到了是2015年的9月份,第二届GT SHOW也是拉开帷幕,那时候他们学着CAS在上海开展,而且这一次终于不是在外场摆摊了,直接去了国家会展中心,只不过从这一次展会结束之后就一直停摆,直到2017年3月的时候才卷土重来。

按官方的说法,2017年举办的算是第三届GT SHOW,但是对于大部分改装车主来说,基本上从这一届开始,才认识到了有GT SHOW这么个展会,不过这也是被人吐槽的最厉害的一届GT SHOW。
因为那时候有一个参展商请泷泽萝拉过来亮了个相,还搞了个握手签名会,运气好的还能合影,如果说这只是参展商的行为,展商自己去宣传宣传,其实也没有什么好说的,但是那时候GT SHOW的主办方却把这事儿拿出来做成了宣传点。

如果你觉得这事儿无伤大雅,那我再告诉你一件事情,就是这个参展商实际上是一个开设在境外的博彩公司,本来改装车在国内就是个亚文化,很多人对于汽车改装都抱有抵触甚至讨厌的情绪,结果GT SHOW主办方不仅让这个做赌博的公司过来参展,而且还允许他们带了个AV女优过来,以至于那时候不少人都在骂GT SHOW的主办方,这样的行为很容易让人不了解汽车改装的人,把汽车改装和黄赌毒联系到一起。
到了2018年的第四届GT SHOW,主办方也算是明白了过来,那一年的展会就没有搞太多花里胡哨的东西,但是由于前一届展会的时候,外面道路上很多车主在炸街和飙车,而且在2018年开展的当天,又来了一堆炸街和飙车的老鼠屎,于是引起了苏州警方的高度重视,出动了大批警力到现场,扣押了一堆改装车,以至于正常去看展的改装车主都受到了波及,很多人那时候开玩笑,说自己喝着可乐开着车,突然就被交警给拦了。
再之后2019年的GT SHOW就趋于平淡,到了后来2020年的GT SHOW,由于疫情的缘故,本来都是在3月开展的,被拖到了8月底,那时候最搞笑的一件事情,就是国内一家做轮毂的厂家为了做宣传,把正在看展会的溜溜哥逮住了,然后拖过去合影和拍视频,弄的有点尴尬,而到了现在2021年5月底的GT SHOW,其实也是延期了,不过今年没去苏州看展的也不用觉得可惜,因为GT SHOW在今年搞了个二场活动,马上10月中旬会在佛山再搞一次。

 
国内外有哪些相关的改装车展
除了GT SHOW之外,我们在国内还能去看哪些改装车展,我觉得比较值得看的有这几个。
China Auto Salon
这个就是我们俗称的CAS展,一般是每年的9月份在上海开展。

GT SHOW
现在的GT SHOW应该算是国内热度最高的改装车展了,很多网红也都会去,按之前官方的说法是每年的3月举行,但是具体的时间还是要等官方通知。
ASI
这个展会全称叫“中国汽车运动文化产业博览会”,简称“ASI汽车运动展”,主打的都是和汽车赛事相关的内容,展会期间全是各种赛用的部件和装备,而且有不少车队会去参展,所以能在那儿看到不少车队的赛车,2015年在珠海搞的第一届,2016年12月在上海搞了第二届,运气好的话还能在展会期间碰到一些职业车手。

但是,不知道为啥这个展会现在不搞了,可能确实受众太小了,比起GT SHOW或者CAS这种外行也能看热闹的展会,专业性极高的ASI只能让内行去看门道。
Essen Motor Show
这个展会其实算国际三大改装车展之一的德国埃森展在国内的分展,每年都是跟着广州车展放在一起举行,2018年11月在广州办了第一届,如果不关心这种改装车展的人,说不定还以为是广州车展搞的改装展,不过相比于德国本土的埃森展而言,国内没有德国当地办的那么死板,稍微有些活力。
在这里也是和各位聊一聊国际三大改装车展。
最出名的其实就是美国SEMA展,每年都在拉斯维加斯举办,《速度与激情》里面饰演“韩”的演员成康,自己在现实生活里也特别喜欢玩改装车,之前还和朋友一起做了个节目叫《Z DREAM》,讲的是他修复并改装一台尼桑240Z的故事,基本上他每年都会带着自己的改装车去参展,运气好的话还可以找他签名合影。

其次就是日本的Tokyo Auto Salon,也就是日本东京改装车展,这也是RWB梦开始的地方,因为2009年的时候,中井启开着他那台改了RWB宽体的磨砂黑色保时捷930过去,然后一炮而红,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现在每年在东京改装车展上都能看到各式各样的改装车,如果经济条件允许的话,我特别建议各位有机会去感受一下,那个氛围真的太好了。
最后就是德国的Essen Motor Show,翻译成中文就是德国埃森展,这个展会虽然是欧洲最大的改装车展,但是对于外行其实并不太友好,基本上就跟逛博物馆一样,很多车子就是停在那边,然后把机盖打开给你看机舱里面的部件,或者就是把改装件放那儿给你看,如果没有相关的知识储备,你会觉得非常无聊。

 
学院派与街头派
最后,和各位聊一聊我自己对于汽车改装的一些看法。
从我自己的角度来看,我喜欢把汽车改装分成“学院派”和“街头派”。
首先,我们说说“学院派”,这里面其实包括两种类型的品牌或者公司。
第一种,就是车厂下辖的高性能部门,比如德国有奔驰的AMG系列、宝马的M系列、奥迪的RS系列、大众的R系列,英国有捷豹SVR系列、MINI的JCW系列,日本有日产的NISMO系列、丰田的TRD系列和GR系列、本田的TYPE-R系列、三菱的evo系列、斯巴鲁的STI系列等等,美国有凯迪拉克的V系列、道奇的SRT系列、福特的RS系列等等,包括咱们国内的领克“+”系列,其实也是这种类型。

换言之,这种类型的车其实可以看作出厂就是改装车,好处就是有极高的稳定性,但是缺点也很明显,那就是为了兼顾各项之间的平衡,会使得某些方面无法去满足车主的需求,毕竟汽车改装本身就是个性化的体现。
此外就是有一点比较可惜,我们国产车里目前可以真正意义上算作高性能的,也只有领克的“+”,而且实际上目前03+的性能也不算特别离谱,和同样是2.0T四缸机的奔驰A45S AMG、高尔夫R都有不小的差距,哪怕去和奥迪S3这种入门级性能车进行对比,人家的S3也可以轻松崩哭03+,更不用说性能更强悍的奥迪RS3了。

当然,我也很清楚性能的前提是价格,毕竟一台高性能车的定义并不只是加速够快,还要保证操控性、稳定性等等方面,但是我还是希望,能看到一台真正意义上的国产高性能燃油车,而不是一堆厂家拿着电动车这种廉价的百公里加速成绩,去吹嘘自己的运动性能有多好,或者是换一套包围、贴点拉花在上面,就吹嘘自己的车子是性能车或者运动车,这种行为在真正玩车、懂车的人眼里,其实就是一个笑话。
第二种,是类似于ABT、阿尔宾娜、巴博斯、RUF、Oettinger、SHELBY之类的,他们都具备整车生产资质,而且都是独立运作的公司,即便是像SHELBY这种造出Mustang GT500但是却让福特进行销售的公司,其本身和福特也只是合作关系,并没有被收购成为车厂下辖的高性能部门。

相比于车厂下辖的高性能部门而言,这些品牌出品的车辆其实在性能上或者说自由度上更高,他们可以在原厂车辆的基础上尽可能的去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也可以尽可能的去展现自己的技术实力,在这些车厂眼里根本没有“挤牙膏”三个字,要做就做到极致,但是他们也会受到车辆品牌或者自身历史传承的限制,就比如阿尔宾娜这种公司,它本身就是靠改装宝马成名的,一路传承下来也使得他们不会去改别的品牌的车。
其次,我们聊一聊“街头派”,这些品牌就显得更加自由一些,因为自身没有背靠这些车厂,说的再直白一些就是个体户,所以也不会受到车辆品牌的限制,但是改装的技术水平那是相当可以的。
比如,日本有RWB、诸星一家、LB、RE雨宫、rocket bunny、WALD这些,不过RWB和RE雨宫属于比较执着的,一个盯着保时捷去做,一个盯着马自达转子去做,属于比较执着的那种

再比如,欧洲有MTM、HAMANN哈曼、AC schnitzer(亚琛施那泽)、STARTECH、TECHART(泰卡特)这类公司,美国有赛麟、轩尼诗、谢尔比等等,这些品牌的产品相对而言就比较宽泛,改装的车型也是五花八门。
但是,这些“街头派”都有一个问题,那就是除了美国和欧洲的一些品牌,由于国情关系可以整车销售之外,其他的品牌基本上都没有整车生产和销售的资质,哪怕他们自己都有完整的研发、生产(哪怕是找代工)、销售体系,也只能去做独立的改装厂,或者成为配件供应商。

除了这些大品牌之外,我们平常接触到的那些独立的改装门店其实也算“街头派”当中的一员,只不过门店和门店之间的水平有差别,也会出现良莠不齐的现象,包括我认识很多号称做汽车改装的,实际上干的也就是修理厂的活,给客户换个排气、装个刹车之类的,然后靠产品挣点差价,丝毫不会想着怎么去教育客户、引导客户,去帮客户把车子改好。
当然,我也能理解这些现象的存在,毕竟大家都要吃饭,甚至于很多车主其实也并不想去好好的了解汽车改装,我身边就有很多这样的人,看别人换了套排气,自己也想去换一套,然后几家门店比比价格,网上再看看价格,最后挑个最便宜的去买,什么声浪质感、共振大小一概不管,反正只要有声音就行。
最后,还是想跟各位说一下,依照咱们国内现行的法律法规,很多汽车改装的项目都是违法的,大多数你看着炫酷无比的改装车,其实都不能完全合法的上路行驶。

 
为什么电动车当道,仍然有那么多人热爱燃油车
前段时间,我发了一条调侃性质的微博,意思是AMG GT Black Series号称最速量产车,虽然装着一颗730马力/800牛米的V8发动机,起售价格还定到了368.88万,但是百公里加速“也才”3.2秒,和3.3秒的特斯拉Model 3 Performance高性能全轮驱动版成绩差不多,关键是一台AMG GT Black Series可以买十几台Model 3 Performance高性能全轮驱动版,结果很多人在评论里反驳我,觉得我有辱AMG的名号。
其实,我真正的意思并不是那样,而是我觉得现在的高性能电动车,确实将动力门槛拉的很低,以前一般的家用车根本跑不到5秒内破百,百公里加速成绩6-7秒左右的车,已经算是动力强劲了,毕竟大多数人开的还是百公里加速9秒、10秒甚至10秒开外的买菜车。

那时候,想要在原厂状态下体验4秒破百的推背感,除了奔驰AMG A45、奥迪RS3之类的高性能小钢炮,怎么也得是百万级的燃油性能车,如果想要体验3秒破百的性能,那么基本上只剩下动辄几百万的燃油超跑可以满足。
但是,现在除了Model 3 Performance高性能全轮驱动版之外,还有比亚迪汉EV、小鹏P7四驱高性能版和新出的极氪001,这些电动车都可以做到3-4秒破百的成绩,这就让很多性能车与超跑车主接受不了,因为之前在燃油车领域里,想要达到这样的加速成绩,都必须靠大排量发动机或者成本极高、售价也极高的发动机才能实现,而这就使得这些高性能车的售价都不够亲民,必须要花费大量的真金白银才能拥有。

当然,我一向觉得“百公里加速成绩”并不等于“性能强悍”,因为强悍的性能还包含刹车、转向、悬挂、轻量化、空气动力学等等因素,可是目前市面上动力强的电动车,大多数都是依靠双电机去怼出夸张的功率,其他方面则是从一开始就没有按照性能车的标准去设计,这就导致电动车在零百加速上可以傲视群雄,但一下赛道就暴露出本质性的问题,比如电池包的重量太重、刹车热衰减严重、底盘没有加强,入弯车身姿态惨不忍睹……引用某大爷的一句话:“直线踩油门谁不会啊,弯道快才是真的快!”。
而奔驰AMG GT Black Series这台车,除了有数据极其夸张的V8发动机,还有很多平常人不了解的提升,比如全车大量采用碳纤维,更换了仅13.9千克的碳纤维传动轴,前唇可以根据模式去自由伸缩,整套空力套件可以提供400公斤下压力……这也就促使这台车即便是在下雨天的纽北,也跑出了6分43秒616的成绩,只比迈凯伦P1 LM这种1000马力的怪兽慢了0.4秒,而电动车中最快的特斯拉Model S Plaid成绩是7分13秒,而且特斯拉对这车进行了赛道化改装,与正常市售版本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看到各大赛道的圈速榜单,还是长期被各种燃油性能车和燃油超跑占据,尽管蔚来EP9在纽北跑出了6分45秒9的成绩,可这台车至今为止也没有正式的进行销售。

可惜的是,燃油车终究会被电动车淘汰,这次传垚参加完活动回来就跟我们说:“AMG自己都承认,未来会逐渐朝向电动化转型,而不是单纯依靠大排量了。”这也是为啥奔驰AMG GT Black Series这台车定价如此高昂,可还是一上市就被抢购一空,准确来说是还未上市就已售罄,指导价只是做做样子,实际的落地价远远超过了指导价,可以说是一台行走的房产证。
之所以价格这么贵,主要原因是这车全国也就20多台,买家大多数都是抱着收藏的心态去购买,毕竟这台车厂家已经帮你改装到极致,说是燃油车的巅峰之作有些夸张,但绝对算的上是你能买到的性能最强悍的奔驰,未来几年AMG将会转向发动机+电动机的路线,连C63都变成2.0T四缸机了,再往后全面电动化也是必然。
当然,这么做也是无可奈何,一方面,目前的环保法规对燃油车非常不友好,几乎砍断了大排量燃油车未来所有的发展可能,很多车企也已经宣布停止下一代发动机的开发;另一方面,电动机确实比发动机更容易做出更大的功率,大排量、大涡轮、部件强化的成本非常高,同时电动机超快的动力响应,也是发动机无法比拟的,而将电池集中放置在底盘中部,也有利于车辆重心的平衡,这些都是电动车的先天优势。

但是,想要做出厉害的电动性能车、电动超跑,目前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轻量化,毕竟电池实在是太重了,即使像保时捷Taycan这种在各个方面达到燃油性能车标准的电动车,车重也达到了2.2-2.3吨,而且电动车没有声浪也是很多人嗤之以鼻的问题,厂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比如Taycan就特意营造出一种电动车的独特“声浪”,但这种充满电子味道的声音,终究不像大排量的怒吼那么有灵魂,甚至都比不过四缸小钢炮改完排气之后的声浪。
当然,这并不是说电动车不能去改装,我也见过不少特斯拉Model 3玩低趴,包括五菱宏光MINI EV也有很多人去改,欧拉好猫也和iAcro合作打造出了“好猫·如虎”……所以,无论是燃油车还是电动车,只要你有一颗爱车的心,我相信怎么玩都不是问题,只是如果你也有燃油情怀的话,那还是且玩且珍惜吧。

既然已经看到这里了,那么记得点个【在看】哦!

这周我们会在【留言区】随机抽取一位幸运儿送出【宝马雨伞1把【ATC车贴1张

上周中奖嘉宾:

阿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