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笔记:看不惯

 皮皮中尉 2021-06-10

本文导读:

学会尊重,懂得包容,才是杜绝自己干蠢事的最佳方式。


小编之前写过一篇读书笔记《问题的根源》,讲的是德国在1871年至1945年这长达74年时间里遭受沧桑巨变的原因,竟然只是一个德法矛盾,想来令人感慨万千。不过,在处理德法矛盾的过程中,如果“铁血宰相”俾斯麦复杂多变的外交路线能够继承发扬的话,德国的命运兴许就不那么糟糕。那为什么俾斯麦的办法后来行不通了呢?这就是今天这篇笔记想探讨的主题:看不惯。


从1871年至1890年,德意志第二帝国进入了“俾斯麦时代”。俾斯麦作为德国皇帝兼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倚重的宠臣,掌握德国军政大权达19年,成为德国的实际领导者。俾斯麦的过人之处,不仅仅在于他头脑清醒手腕灵活,还因为他敢在威廉一世面前坚持己见。比如1866年,在普鲁士军队取得普奥战争萨多瓦会战胜利后,他就拍着桌子以辞职相威胁,阻止国王乘胜攻下维也纳,防止了普鲁士和奥地利这两个讲德语国家彻底决裂。

在威廉一世明智的默许下,成为帝国宰相兼普鲁士宰相的俾斯麦一改昔日“铁血宰相”的冷酷作风,化身为一个心思细腻的裱糊匠,一丝不苟利用列强的利益纠葛,在欧洲大陆编织出复杂的关系网。他错综复杂且表面上自相矛盾的外交手法目的很明确:左右逢源不让德国成为列强心中的强敌,想尽办法拉拢俄国不让其成为法国的盟友。唯如此,德国才能为国力发展换来安定的大环境,不至于落入东西夹击的险境。

简要总结一下,俾斯麦的外交套路大概是这样几条:一是充当两面派,既支持奥匈、意大利、英国威胁俄国在巴尔干和黑海的利益,又转过身向俄国示好,使其愈发离不开自己,降低与法国结盟的可能;二是主动在扩张海外殖民地领域向英国示弱,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利益,确保自身海外贸易与英国强大海军和平相处;三是在欧洲列强的各种分歧中尽量保持中立,不主动表态,尽力饰演一位公正调停人的角色,降低各国对德国崛起的敌意,不给法国结盟复仇提供可乘之机。

德皇威廉二世     来自网络

结合德国当时陆军实力欧洲第一、海军实力平平、地理位置居于欧洲“四战之地”的实际环境,我们就不得不佩服俾斯麦的眼光老到经验丰富。他处理复杂问题的方式,同习惯于“遇到红灯绕着走”的李鸿章有很多相似点,虽然采取的方法让人捉摸不透,但的确是看透了敌我形势,几乎凭着一己之力实现了德国的长足发展。

但是,随着1889年、1890年威廉一世和弗雷德里克一世两位皇帝的先后病逝,威廉二世新皇登基,俾斯麦很快就被免职下台。英国杂志为此专门刊登一幅漫画:在德国这艘庞大战舰劈波斩浪之际,俾斯麦这位领港员却下船了。果然不出半年,德国就摇身一变,朝着俾斯麦当初设想的最绝望一面全力加速!

漫画《领港员下船了》     来自网络

首先,德国废止了德俄协定,把恼羞成怒的俄国推到了法国一边,看着俄法协约建立。其次,伴随威廉二世“夺取阳光下的土地”的宣言,德国在全世界范围内与列强争夺起海外殖民地,并且是寸土必争,不论划不划算;再次,德国开始发起疯狂神速的“造舰竞赛”,要在海军实力上超越英国皇家海军,进一步促成了英法俄的同盟;最后,德国为了保持均势,死命把俾斯麦当初不当回事只是善加利用的奥匈帝国当成生死兄弟,不惜再次激怒俄国。

有了这些“短平快”高效务实的作为,威廉二世的德国早在1895年就基本确定了未来“一战”两线作战的“表演大纲”。而后来主张先打垮法国再转身击溃俄国的《施利芬计划》,也这一大趋势下的必然产物。

为啥德国会在俾斯麦下台后急转弯重敲锣鼓另开张呢?原因就在于,威廉二世对俾斯麦这位老爷子实实在在地,看不惯!

德皇威廉二世与俾斯麦     来自网络

早在皇太子时期,崇尚争霸武力的威廉二世,就对祖父威廉一世“容忍”俾斯麦大权独揽颇有怨言,甚至他还曾联合陆军高级将领企图破坏德俄协定,结果被俾斯麦严厉训斥!这位右手有残疾的皇家贵胄自有施政思路,尤其是厌恶俄国蔑视英国,对建设海军和扩张领土具有强烈的欲望。因此,一上台他就迫不及待逐项清理了俾斯麦制定的各种制度和策略。

更令人大跌眼镜的是,由于俾斯麦为人的高傲,不注重和下属的交流沟通,使得长期听命于他的资深大臣们也是颇有微词,早就看不惯他那些令人费解的外交路线。于是,有了皇帝和大臣们的一唱一和,俾斯麦时代结束得就更加神速。而在旁观者看来,威廉二世这个“历史上最明显的败笔”真的就成了开启德国厄运的熊孩子。

由此可见,当一个人看不惯另一个人的时候,就一定会遵循“暗生罅隙、滋生仇恨、全力报复”的心理机制,而绝不会顾忌对方有哪怕一丝一毫的闪光点。不管是唯我独尊“自大式”看不惯,还是嫉贤妒能“自卑式”看不惯,一旦偏离了办成事办好事的角度,陷入“我比你强”“绝不低头”这样的做人角度,倒霉的不仅是自己,还会危及整体。

德皇威廉二世     来自网络

威廉二世看待俾斯麦,就是典型的自大。一来他贵为太子却得不到俾斯麦的“尊重敬仰”,二来自己又跟不上俾斯麦的思路,所以他才会苦心等到登基之后才翻脸,然后由着性子按照自己的规则出牌。而那些大臣,则属于自卑。因为时时感受到老上司的孤傲清高,又因为总是得不到表扬鼓励,索性跟着年轻皇帝不分青红皂白推倒重来。

但凡看不惯对方,就会从头到脚不放过一个汗毛孔地憎恶对方,进而忽略对方可能存在的任何好处,然后就会人为麻痹自己,让报复的快感和眼前的利益盖过所有疑问,最后使自己陷得更深。我们看社会新闻里说某某领导班子成员不和进而搞垮单位的内容,多半就是这种自大自卑两种看不惯在反复作祟交相辉映,最后连累所有人。

除了俾斯麦被威廉二世看不惯的例子,我们还能从“王安石变法”中窥到这种文人相轻权利倾轧彼此看不惯的影子来。

当年轻的宋神宗超拔江宁知府王安石实施变法富国强兵时,王安石一句“天命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惊世骇俗之论瞬间就激怒了满朝文武。要知道,王安石同朝为臣竟然如此卓尔不群出言不慎,岂不令所有人都丢了面子?因此不单王安石在位变法的十几年,即便神宗和王安石先后故去之后几十年间,整个朝廷都因为变法被撕裂成对立的两派党争不断。

当大臣们分庭抗礼彼此看不惯水火不容之际,神宗英宗以及后来的徽宗这些皇帝自然六神无主。他们既看不惯王安石提拔起来不知轻重的维新派,也看不惯司马光这些守旧派,索性就任用私人选拔自己看得惯的人才。既然能被皇帝看得惯,那么蔡京、童贯、王黼这些小人奸人必定闪亮登场,为了私利把政策危机扩大化。因此有史家指出,终结北宋王朝的“靖康之变”,名为金人南侵导致,实肇端于几起几落半途而废的“王安石变法”。

有了这一中一外两件事例,看不惯绝对得不偿失。因为你既屏蔽了对方的优势长处,也人为忽略了自己的短板劣势,把干事创业当成了私人恩怨,实在是害人害己遗患无穷。

学会尊重,懂得包容,才是杜绝自己干蠢事的最佳方式。在这个讲求和谐共赢的时代,没有谁能十全十美包打天下,尊重他人的优点,包容他人的缺点,才是个人进步成长的明智之举。

END



小编其人

小皮流流(另一网名:皮皮中尉):现为某主流媒体主任编辑,“天涯文学”签约作家,“360个人图书馆”原创达人;在本职中品味业务骨干的充实,在读书写作中聆听先哲的教诲,在陪伴妻子女儿的过程中体会最纯真的快乐。

历史推荐

罗振宇是骗子吗?

家有小女  自在欢喜

写作,绝不苟且

听说“小升初”改摇号了,我送女儿进了语文辅导班

家庭教育的难度,;绝对超乎想象

父母的言传身教,是家庭教育中最好的教材

小小说:《噩梦》

阅读能力,才是响当当的硬功夫!

为什么方鸿渐的女人缘这么好?

每周一至周五晚20:00,咱们在“铭语铭言”不见不散。

关注公众号

鼓励支持小编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