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入选国家级非遗!新会陈皮炮制技艺到底是怎么个炮制法?

 新会陈皮人家 2021-06-10
去年年底,文化和旅游部公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推荐项目名单,新会陈皮炮制技艺入选传统医药(中药炮制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就在今天,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公布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其中,新会陈皮炮制技艺正式入选。这对于整个新会陈皮行业来说,都是一件值得庆贺的喜事。

此前,曾有不少读者在后台提问,炮制是不是要三蒸三晒,毕竟“炮制”一词听上去感觉就是要煮过或者制过,但事实上,新会陈皮的炮制技艺并没有包含“蒸晒”,而是指整个新会陈皮的“从柑到皮”的储存流程。

新会陈皮炮制技艺流程包含:(新会柑)采摘、开皮、反皮、翻皮、晒制、陈化。

形成“三年育苗、三年挂果、三批采收、三个品种、三瓣开皮、三年晒皮、三级分皮、三年陈化、长久贮存”的独具地方特色的炮制技艺。


虽然在新会陈皮地理标志的地方标准里,晒干或烘干都是可行的方式,但是一直有不少人表示晒制才更为地道

确然,新会有超过700年种柑取皮的历史,几乎家家户户都有新会陈皮,整个新会陈皮的炮制技艺流程经过新会百姓的世代相传,唯有晒制,是在历史长河中长久不衰的。

正宗新会陈皮的“炮制”其实并不包括“三蒸三晒”甚至“九蒸九晒”或者其他什么“秘制方法”,真正的新会陈皮炮制技艺其实就是大家所熟知的:开皮,晒皮,陈化(就是放着任其自然陈化)。

所以说,阳光和时间,还有管理者的精心打理,才是新会陈皮的炮制“秘方”。

新会陈皮,药食同源,作为广东三宝之首的它,有着“一两陈皮一两金,百年陈皮胜黄金”“百年陈皮,千年人参” “粤菜的灵魂”等美誉。

新会陈皮有着它特定的质量特色、价值特色、自然特色、人文特色,技术工艺和产业特色,它是连接新会游子和故乡的重要纽带和文化见证。

它与新会当地的人情风俗天然融合,造就了自身强大的生命力,成为了新会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新会陈皮炮制技艺传承数百年,沉淀了中华优秀文化,有显著的社会价值和经济效益。新时代要求产业发展高效高质,也要保护道地根本。

本固业兴,在传承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兴旺,新会陈皮入选国家非遗,可喜可贺!
侨乡人民引以为傲的新会陈皮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