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山之石】一个朋友的高考志愿填报之故事!

 教育新焦点 2021-06-10

朋友的女儿,在北方某高考大省上学,文科生,2020年高考,分数627分,省内排名第1221名,可以上山东大学、中南大学、吉林大学、重庆大学、西北工业大学、湖南大学、兰州大学等近20所中下985大学和绝大多数211高校。

朋友首先把吉林大学、东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和兰州大学等直接给排除了。朋友说,东北那疙瘩太寒冷;西北呢,又太干燥。关键是离家太远,交通相对不便利,经济还比较落后,所以直接排除。

接着,朋友又把山东大学也排除了。朋友的理由是山大的校区太分散(校区分布在济南、威海、青岛等地)。威海是中小城市,所以威海校区不去;青岛校区是新建的,还太偏僻,也不去;济南城市建设不错吧,但济南校区的招生专业里有哲学、马论等冷门专业。万一被调剂进去,会后悔无穷的。所以,朋友又把山东大学给排除了。

排除了两次后,目标学校集中在中南大学、重庆大学和湖南大学这3所学校。把哪一所大学放在最前面,就很有可能被哪一所学校录取。朋友很纠结,考虑许久后,决定按学校实力和行政级别排序:中南大学第一,重庆大学第二,湖南大学第三。

朋友的理由是:长沙也是一座GDP过万亿、人口近千万的新一线城市,交通十分便利,该市拥有三所985大学、一所211大学,高教实力远比重庆强大。再者,中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副部级大学,985大学、世界一流大学A类建设高校,正蒸蒸日上,排名相对靠前。该校的招生专业中没有很冷门的专业。还有,就是该校位于岳麓山下,与湖南大学(985)、湖南师范大学(211)为邻,周边文化氛围应该很好,所以就舍弃了重庆大学,优先选择了位于长沙的中南大学。

中南、重大、湖大,第1至第3志愿就这样排定了。为了保险起见,朋友又选择了北京交通大学(211)、西南财经大学(211)和郑州大学(211、一流B)作为第4—6志愿,其中,郑州大学是万无一失的兜底志愿。

“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兜一兜”。最后,朋友的女儿被投档到了中南大学,但因分数不够,没能被法学类、金融学类专业录取,被录取到了该校的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

这就是我朋友的高考志愿填报之故事。朋友们,从中你能得到启发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