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肾衰:【西医】血透、建议换肾【中医】停用一切中西成药,我来!【结果】好了

 学苑中医 2021-06-11

中医学苑

xyzych1988

每天6:30

喜欢请为我星标

本文选自《脾胃学传承集》,欲知详情,点击文末左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顾护脾胃治肾衰

谭某某,女,28岁,住湖南省攸县大同桥镇,20011016日就诊。

患者产后不久,双下肢出现轻度水肿,以为产后体虚,未予注意。三年前因水肿加重,渐及全身,始到当地医院就诊。

当时查尿蛋白+++~++++之间、尿潜血+~++之间,血压165~ 180/115~ 120毫米汞柱,血脂偏高,诊为肾病综合征,予激素及降血压药治疗。后又转县级医院诊治,诊治大致相同。治疗过程中,水肿时消时肿,治疗时断时续( 乡人贫,重病如此治疗,不禁一叹),渐渐出现困倦乏力、精神不佳,面色萎黄、纳食不馨。半年前,水肿逐渐严重,且出现腹部膨满,全身疲乏,尿少,遂入县医院诊治,查尿蛋白+++、尿潜血+,血压175/115毫米汞柱,血脂偏高,血肌酐700多,急转入省级某三甲医院肾病研究所,故要求住院血透,并建议换肾。因家境贫寒,只能无奈地回家任病煎熬,后经人介绍找我诊治。其时,我正在望城县一家职工医院养病,因而入住该院。

来院时全身高度浮肿,眼睛只能睁开一条缝,腹部膨大如鼓,缺盆平满,脐眼外突,双脚汗毛出水,按之如泥,久不复起,呼吸急促,恶心呕吐,纳呆,口干,脘腹撑满,精神萎靡,四肢无力,尿少、黄、骚、泡沫多,带下量多、黄、稠、腥臭,外阴瘙痒,大便三日未行,舌淡红,舌体偏大、舌边尖有齿痕,舌苔黄腻而厚,脉象中取虚弦。血尿素氮31.6μmol/L,血肌酐847.65μmol/L,血尿酸值正常范围内。

审因论治:此脾胃气虚,三焦壅滞之证也。盖脾胃气虚,运化水湿无力,水湿停滞,壅郁为热,湿热壅遏,气机壅郁,升降失常,气不行津,津又凝而为水为湿,水湿又反过来壅滞气机,形成恶性循环。此病中虚为本,水湿热邪皆为其标,且皆为正气所化之邪,非外来之病邪可比,故补脾胃之气而复其运化之权为第一要义。然则,正气既已化而为邪,且此邪又反过来伤害正气,是以亦当列为重点驱逐之列,方选金代李东垣中满分消汤,补其中气,行其滞气,分化其湿热,以复其气机升降之常。此外,是方还有正肝之用以疏脾土之功,诚良方也,推为首选。

处方:白人参15g,苍白术各15g,茯苓15 g,炙甘草10g,陈皮10g,半夏10g,黄芩10g,黄连10g,干姜10g,泽泻15g,猪苓15g,厚朴15g,砂仁10g,枳实10g,知母9g,姜黄8g,苏叶30g,草果10g,竹茹10g,制大黄30g,崩大碗(积雪草)60g,焦三仙各15g。水煎服,每日1剂。

另:每日用刺五加注射液2支,复方丹参注射液2支,静脉点滴。

停用一切中西成药。

饮食宜忌:

忌:一切动物性蛋白、大豆蛋白及其制品,花生仁、西瓜子、葵花子、杏仁、干莲子,玉米片、生藕、莴笋、金针菜,芝麻或芝麻酱、豆瓣酱。

宜:各种水果,各种萝卜、竹笋、大白菜、小青菜、生菜、卷心菜、苋菜、芹菜、青蒜、茭瓜、冬瓜、南瓜、黄瓜、丝瓜、茄子、番茄、青辣椒、马铃薯,红糖、白糖、蜂蜜、盐少许。

康复运动:

待肿消能起床后,坚持散步,先在室内,身体稍有恢复后,再到室外,由少至多,每日散步时间,从多次累积,不低于两个半小时,到一次能散两个半小时离康复就不远了,或每日不少于7000步。

效果:上方服至3剂,大便日行二次,脘腹有松动迹象,尿量增多,约有700余毫升,服至7剂,腹水始消,脚肿已不往外渗水,纳食稍增。原方加减再进,先后用过的中药有当归、丹参、红花、桃仁、赤芍、虎杖、黄芪、乌梅、牡蛎、熟地、肉苁蓉、巴戟天、菟丝子、枸杞子、附子、仙灵脾等中药,计住院51天,服中药47剂,点滴刺五加注射液、复方丹参注射液35天,除下肢仍有轻度浮肿外,余症均已消失,遂带药出院,出院时血尿素氮9.1μmol/L,血肌酐348. 4μmolL

带药如下:白人参15g,苍白术各15g,茯苓15 g,炙甘草10g,陈皮10g,半夏10g,苏叶30g,黄连10g,砂仁10g,制大黄15g,崩大碗60 g,山楂炭30g,北黄芪60g,当归15g,赤芍15g,红花12g,桃仁15g,淡大云20g,巴载天20g,仙灵脾15g,熟地30g,牡蛎30g,黑附片7g30剂,水煎服,每日1剂。

药后以此方加减又断续服药近两年,不仅肾功能完全恢复了正常,且尿蛋白、尿潜血均恢复正常。三年后,又生了一胎,母子均健,截至现在,病愈未发,属完全缓解。

临证经验:

本案患者最早期的典型症状是:渐渐困倦乏力、精神欠佳,面色发黄、食纳不馨、食量减少,说明脾胃之气已虚,此时,及时调补脾胃之气,据其轻度水肿尿黄等气虚湿热之象,选用东垣升阳益胃汤之类,补其脾胃升其清阳利其湿热,标本兼顾,当可及时控制疾病发展,甚至完全缓解其疾病。所以对于肾衰,我们一定要坚持防重于治,早期干预,早期检查,早期治疗,并时时注意顾护脾胃。

盖脾胃在五行属土,为气机升降出入之枢纽,既能运化饮食、吸收水谷之精微以充养五脏,又能运化水湿以畅津液之流行,输精于肺以化气,肺气正则化气于上以通调水道,输精于心以化血,血荣则五藏皆荣。输精于肝以养肝之体而达肝之用,输精于肾以化精化血而令肾强,肾强则又能温脾土以化食化水,肾强还能令水谷二道开合正常,毒素正常排泄。所以,我在治疗慢性肾衰的过程中,秉承先师刘炳凡老“治病必须治人,治人首重脾胃”的学术经验,将调补或顾护脾胃贯彻治疗的始终,一般都能收到满意的疗效,且临床中发现,凡脾胃之气未败者,预后均良,反之则预后不佳。



脾胃学传承集

脾胃学传承集

胡不群 著

学苑出版社


中医学苑书友会

这里有图书、朋友、中医、患者

扫描二维码,欢迎您加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