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啥说邮票消亡,是历史之必然?

 怀旧書馆 2021-06-11

 

从刀耕火种到自动化农业;从缓慢的马车到超音速飞机;从陋室茅屋到高楼大厦,从电风扇到空调,从手摇电话到智能手机。世界上的每一次创新,都是为了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方便快捷、舒适、美好。

1840年5月6日,罗兰·希尔设计的印有英国女王头像,面值一便士的邮票正式发行,这是世界第一枚邮票,因为面值1便士用黑色油墨印刷,所以被称之为“黑便士”。

邮票的诞生提高了邮件专递速度,减轻了邮政员工劳动强度,堵塞了邮政上的漏洞,方便了用户,给邮政事业带来极大的方便,很快为全世界所接受。

光阴荏苒,流光瞬息。转眼间,邮票的诞生已经180年有余。伴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人类社会已进入数字化时代。

通讯技术升级,电话、微信普及,新通讯效率使得信件传递已经远远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双方根本不是一个数量等级。使用了180余年的邮票,正在无情的被人们抛弃。

虽然,世界绝大部分国家仍然在按计划发行邮票,但是,邮票的邮资凭证功能已经基本荡然无存,商业功能越发突显。

所发行的邮票基本留在了可怜的集邮者手里,盲目发行邮票与邮票无处消耗之间的矛盾与日俱增,以前从未有过的邮票打折现象现在已经屡见不鲜。

走进中国最大的北京马甸邮票市场,几大区域交易寥寥无几,新发行的邮票随处可见,已经泛滥成灾。

现在,虽然还有少数用户需要投递信件,但是也有了比邮票更快捷的处理方式,完全不需要再贴邮票。

再贴邮票,除了是要寻找回来当年的初心,带来的只是增大邮政员工的劳动强度。

180年前英国人罗兰·希尔发明邮票是邮政事业的进步,今天,已经是网络时代,再使用邮票就是邮政事业的倒退。

邮票退出世界历史舞台是大势所趋,是历史的必然。诚然,全世界的集邮者都不希望废弃邮票,那是集邮者对邮票怀有一种挥之不去的情怀。

其实,集邮者完全不必担心邮票的退出,邮票的退出不仅不会影响到集邮向前发展,而且还会促进集邮不断创新发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