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生演唱800多首歌,丈夫去世12年,她不舍下葬将骨灰摆放在卧室

 昵称19961031 2021-06-11
1/17

上世纪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中国流行乐坛有“北李南朱”的说法,“北李”指的是从中央乐团走出、代表北方的李谷一,而“南朱”则指的是出身于上海歌剧院的朱逢博。

朱逢博生于1937年的山东济南,是个地道的山东姑娘,她学识修养非常之高,从小就接受良好的教育和艺术熏陶,而且自小就长得清秀大方,嗓音天赋极好。

除了爱好唱歌,她的学习成绩也是一直名列前茅,而且对画画情有独钟。朱逢博最初的理想是想当一名建筑师。后来,她如愿考上了同济大学建筑系,开始在这里放飞自己的建筑梦。

<p>上世纪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中国流行乐坛有“北李南朱”的说法,“北李”指的是从中央乐团走出、代表北方的李谷一,而“南朱”则指的是出身于上海歌剧院的朱逢博。</p><p>朱逢博生于1937年的山东济南,是个地道的山东姑娘,她学识修养非常之高,从小就接受良好的教育和艺术熏陶,而且自小就长得清秀大方,嗓音天赋极好。</p><p>除了爱好唱歌,她的学习成绩也是一直名列前茅,而且对画画情有独钟。朱逢博最初的理想是想当一名建筑师。后来,她如愿考上了同济大学建筑系,开始在这里放飞自己的建筑梦。</p>
<p>可是毕业后,朱逢博并没有继续从事建筑工作。1960年,朱逢博临近毕业去工地实习,正好碰上了上海歌剧院慰问演出。</p><p>她清脆的嗓音和清新靓丽的容颜,当时就被歌剧院几名舞蹈演员看中。爱才心切的她们,随后邀请朱逢博去歌剧院聆听歌剧。</p><p>没想到,歌剧院领导非常重视和欣赏她,并对她亲自面试,然后朱逢博直接以特殊人才的身份进入了上海歌剧院,后入上海音乐学院进修,从此开始了她的艺术生涯。</p>
<p>1960年至1965年,朱逢博在上海歌剧院工作,主演过《红珊瑚》、《刘三姐》、《社长的女儿》、《嘉陵江怒涛》等多部歌剧,成功地塑造了多个不同时代、不同性格的艺术形象。</p>
<p>而真正让朱逢博声名大噪的是1965年调入上海舞蹈学校后,任芭蕾舞剧《白毛女》中喜儿一角的主伴唱,她所演唱的《白毛女》中的精彩唱段成为了经典,其中《喜儿哭爹》一段更是成为了经典中的经典,是一座无法逾越的高峰。</p><p>在那个精神生活极度匮乏的年代,朱逢博的出现无疑像是黑暗中的一道明光,给民众带来了无法衡量的艺术享受,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安慰。</p>
<p>1974年至1976年,她在代表中国最高艺术水平的艺术团体——中国艺术团担任主要独唱演员。作为该团主要台柱,她曾出访多个国家演出,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欢迎和好评,被赞誉为“东方的夜莺”。</p>
<p>朱逢博一生演唱了将近800多首歌曲,出版过近30盒独唱专集与卡带。其中演唱的中外歌曲有近100首闻名中外,影响了几代人的青春记忆,让人回味至今。</p>
<p>同时她还开创了一个中国音乐史的第一。出版了第一个立体声盒带专辑《蔷薇处处开·朱逢博独唱歌曲选》,里面收录了诸多经典歌曲。</p><p>在当时中国家庭录音机拥有量极少的情况下,当年销量310余万张,共再版三次销量达800多万张,销量达到了惊人的800多万张,如今已经被列入了中国唱片史册,无人能及。</p>
<p>朱逢博不仅拿下了首届中国金唱片奖,还荣获了艺术家终身成就奖,她现在还是国家一级演员,享受国家特殊津贴专家,有“中国夜莺”,“中国新民歌之母”的美誉,是中国现代流行音乐的开山鼻祖。</p><p>九十年代末,朱逢博就已经淡出了公众视野,2000年后就以培育新人为主,她桃李满天下,香港的林峰在刚出道时,就曾拜她为师学习声乐。</p>
<p>事业上成功的同时,朱逢博的婚姻也极富传奇。她的丈夫施鸿鄂,是我国著名的抒情戏剧性男高音歌唱家,十六岁考入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系,毕业后于1956年赴保加利亚深造,就读于索非亚国立音乐学院,代表作品有《松花江上》等。</p>
<p>婚后,朱逢博成了丈夫的学生,还曾得到过他的悉心指点。两人与丈夫志同道合,举案齐眉,感情非常好,结婚几十年很少有红脸的时候。</p>
<p>夫妇俩育有一子,名叫施劲。因演出繁忙,朱逢博夫妇没有时间和精力照顾儿子,将他寄养在朱逢博的干妈家里。朱逢博经常一个多月才能见儿子一面,儿子不认识她,一见她就哭。</p>
<p>儿子长大后,对朱逢博说了这样一句话:“妈妈,那时我还以为自己不是你和爸爸亲生的。有一段时间,我偷偷积攒零花钱,准备去找亲生父母。”听了儿子的话,朱逢博流泪了。她这才意识到,在儿子成长的过程中,自己没有给予他母爱,这是母子俩共同的遗憾。</p>
<p>朱逢博虽在歌坛有着极高的地位,但那时演出没有出场费,她和丈夫身边没有积蓄。1992年,施鸿鄂在医院接受心脏搭桥手术,要自费1万多元,夫妇俩竟拿不出,还是亲友帮忙度过了难关。</p>
<p>手术后,施鸿鄂要常年服药,每年医药费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朱逢博和丈夫的经济一直不宽裕。2008年,施鸿鄂毫无征兆地离世了,朱逢博沉浸在悲痛中不能自拔,在儿子儿媳的呵护下,她整整3年才走出来。</p>
<p>如今施鸿鄂已经逝世12年,因为思念,她至今都没有将丈夫的骨灰下葬,而是一直摆放在丈夫生前的卧室里。一日三餐,朱逢博都要将热饭热菜摆放在丈夫的灵位前,供奉施鸿鄂先吃,然后自己再动筷子,两人的感情,让很多人感动得落泪。</p>
<p>如今的朱逢博已经83岁了,和儿子儿媳生活在一起,过着和普通人一样的晚年生活。平时就在家看电视、看新闻,没事就听歌养花,修身养性,调养身体。</p>
<p>朱逢博一生可谓是非常的幸福,在自己喜爱的行业上有所成就,也拥有一个非常爱自己的丈夫和一个孝顺的儿子。不仅为我们带来了许许多多动听的歌曲,也给不少人的爱情观念上树立了非常好的榜样。最后,也希望这位老艺术家能够健康长寿。</p>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