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客运索道控制与检测设备检查与维修技术

 索道王磊 2021-06-11

第一节

控制室电气设备检查维修

1安全作业指导

作业前 8 小时内禁止饮酒。

工作现场整洁、严禁烟火。

工作人员需是具备特种设备作业操作证,专业从事设备检修的人员。

严格执行《电气维修工安全操作规程》、《索道司机安全操作规程》。

操作人员应熟知电气系统的原理、运行特点,严禁带电拆装元器件。

开工前,负责人向工作成员详细交待安全措施及技术标准,明确工作范围。

检修完毕,必须进行试运行检验。

2准备及工具

2.1资料准备

完成施工安全措施的准备工作。

检修人员明确检修步骤、技术标准、任务分工和安全措施。

检修(查)工作单确认及下发。

检修(查)记录表格。

2.2检修工具

电气维修工组合工具,万用表,红外测温枪.擦机布.吸尘器.毛刷.整理箱.辅助照明灯.对讲机

3办理检修(查)工作单

检查验证工作票,确定检修工期及分工,控制室检查维修至少需 2 人。

4检查周期及内容要求

4.1控制柜检查

4.1.1基本检查与维修

每季度检查控制系统中各继电器、接触器、断路器、转换开关等动作是否

灵活可靠,若发现有卡滞现象时应加以调整或更换;吸合和复位是否有异

常噪声,若有异常应排除异常;检查主触头被电弧烧蚀的程度,异常时要

及时修复。修复先应用粗砂纸打磨电弧烧蚀焊瘤,再用细砂纸打磨,确保

接触面接触良好。如无法修复必须更换。

检查热继电器等继电器刻度位置有无改变或松动,若有应及时紧固调整。

检查各接线端子、元器件有无松动。

定期用软布、软毛刷细心清扫控制柜及其它电气器件上的尘埃。

PLC 卡或其它精密元件上的尘埃应用软刷轻轻扫下并用吸尘器清除。

不要把软布或软刷的细小纤维遗落在电气元件上,以免引起卡阻或短路。

清扫时注意传感器、电位器、继电器电流刻度的相对位置不得改变。

清扫电源柜时,将充电电源风机滤网拆下进行清扫。

清扫完后应再一次进行复查确认,方可进行开车试运行正常。

4.1.2蓄电池 直流 24V 电源

每月对各蓄电池、直流 24V 电源检查维修。

检查蓄电池充电器进线电压和输出电压数值是否在正常范围内,若有异常

及时排除。

用万用表测量蓄电池电压是否正常。

检查蓄电池状态指示器,正常状态应显示为绿色;若显示黑色则表示需充

电,应检查充电电路,分析原因,排除故障后再充电;若显示白色则表示

必须更换蓄电池,确保控制电源正常。

4.2调整及更换

4.2.1接触器的更换程序

更换时要首先检查新器件的功率、电压、电流、频率临界电流等与原器件

相同。

切断控制电源,测量进线电压值确认停电后,按顺序拆下主触点和辅助触

点接线端子,并记录下接线端子号。

换上新器件后,根据接线端子号依次接上辅助触点和主触点并且紧固。

客运索道运行与维修技术

核对无误后,闭合控制电源,测量新换器件进线电压和出线电压是否正常,

接触器吸断动作是否灵活。

确认正常后开车试运行,试运行时设备要先在低速 0.5m/s 检修状态下运

行,然后再缓慢加速到额定快速运行状态,检查新器件的性能,设备可靠

运转后停止。

记录更换时间、更换原因、更换人员、试运行时间。

4.2.2热继电器的更换程序

检查新器件的额定电流值或刻度盘的刻度值是否与控制电机的额定电流

值相当,若不相当,要转动刻度盘的刻度使之符合要求。

不得松动调整部件,若已松动应加以紧固。

不得用力拧或推拉调整部件;检查热元件是否良好时,只可打开盖子察看,

不得卸下热元件,否则需要重新进行整定试验。

切断控制电源,测量进线电压值确认停电后按顺序拆下主触点和辅助触点

接线端子,并记录下接线端子号。

换上新器件后,根据接线端子号依次接上辅助触点和主触点并且紧固。

核对无误后,闭合控制电源,测量新换器件进线电压和出线电压是否正常,

继电器吸断动作是否灵活。

确认正常后开车试运行,试运行时设备要先在低速 0.5m/s 检修状态下运

行,然后再缓慢加速到额定快速运行状态,检查新器件的性能,设备可靠

运转后停止。

记录下更换时间、更换原因、更换人员、试运行时间。

4.2.3断路器的更换程序

更换时要首先检查新器件的电压、电流、交流或直流、极数、脱扣型式、

动作特性等与原器件相同。

新器件运动机构动作可靠,触头部分应清洁且接触良好。

切断控制电源,测量进线电压值确认停电后按顺序拆下触头接线端子。

换上新器件后,根据接线端子号依次接上各个触点并且紧固。

核对无误后,闭合控制电源,测量新换器件进线电压和出线电压是否正常,

断路器吸断动作是否灵活。

确认正常后开车试运行,试运行时设备要先在低速 0.5m/s 检修状态下运

行,然后再缓慢加速到额定快速运行状态,检查新器件的性能,设备可靠

运转后停止。记录下更换时间、更换原因、更换人员、试运行时间。

4.2.4紧凑型 PLC 的更换程序

更换前首先检查确认所取新 PLC 备件是否正确,不可驱动站、迂回站备件

混淆。

切断控制电源,确认停电后按顺序拔下 PLC 上的接线端子,然后卸下 PLC

的固定螺丝并移除旧 PLC。

将新 PLC 用固定螺丝固定在原安装位置,依次插上接线端子并紧固。

核对接线端子插接无误后,闭合控制电源;开机自检确认正常后开车试运

行,试运行时索道要先在零速运行,然后再缓慢加速到额定快速运行状态,

检查新 PLC 的运行状态,并进行功能测试。

记录更换时间、更换原因、更换人员、试运行时间。

4.2.5组合型 PLC 模块的更换程序

更换时要首先检查新模块的型号等等与原器件相同,查看新模块的试运转

记录是否正常后方可替换。

切断控制电源,确认停电后按顺序拔下接线端子,然后卸下固定螺丝,把

旧模块轻轻的从基座中推出。

将新模块轻轻的推入基座中,确认模块已完全与基座贴紧后再紧固固定螺

丝,然后依次推入模块上各接线端子并紧固。

核对无误后,闭合控制电源;确认可以开车后开车试运行,试运行时设备

要先在低速 0.5m/s 检修状态下运行,然后再缓慢加速到额定速度运行状

态,检查新器件的性能,设备可靠运转后停止。

记录更换时间、更换原因、更换人员、试运行时间。

4.2.6 信号线缆的更换程序

更换前应根据电气原理图和电气安装线路图,认真核对各路段必须穿入的

线号、导线的规格、质量、数量及长度。

截好线后应在两端套上线号并核对无误。

电线管口、线槽导线出口应做护口处理,防止穿线时损坏导线绝缘层。

配换线时应确认停电后按路段进行,每一段配换接完后都应检查确保无

误,以免接错损坏设备或给调试工作带来困难。

配换线时零线和地线应始终分开,并且接地端应容易识别。

换接线工作完成后检查压线螺钉是否松动,电气配线是否正确,元器件动

作或复位是否正常,确认无误后为送电试车做好准备。

闭合控制电源,确认可以开车后开车试运行,试运行时设备要先在低速

0.5m/s 检修状态下运行,然后再缓慢加速到额定快速运行状态,设备可

靠运转后停止。

记录线缆的更换时间、更换原因、更换人员、试运行时间。

4.2.7信号转换器的更换程序

要了解新器件的型号、电流、电压、控制回路参数等与原器件相同;打开

端盖察看器件的跳线设置是否合适,若不合适需要先设置好信号器内的跳

线端子。

切断控制电源,确认停电后按顺序拆下进线和出线接线端子,并记录下接

线端子号;然后拆下旧器件。

换上新器件先固定牢固,然后根据接线端子号依次接在进出线端并紧固。

核对无误后,闭合控制电源;观察新器件工作指示灯是否正常,显示屏上

的显示数值是否正常。

确认正常后开车试运行,试运行时设备要先在低速 0.5m/s 检修状态下运

行,然后再缓慢加速到额定快速运行状态,设备可靠运转后停止。

记录更换时间、更换原因、更换人员、试运行时间。

4.2.8显示屏的更换程序

更换时要首先检查新屏的型号、显示参数等与原器件相同,查看新屏的试

运转记录是否正常后方可替换。

注意保持显示屏的清洁,避免划伤。

切断控制电源,确认停电后按顺序拆下进线和出线接线端子,并记录接线

端子号;然后拆下旧器件。

换上新器件先固定牢固,然后根据接线端子号依次接在进出线端并紧固。

核对无误后,闭合控制电源;观察新显示屏上的显示数值是否正常。

确认正常后开车试运行,试运行时设备要先在低速 0.5m/s 检修状态下运

行,然后再缓慢加速到额定快速运行状态,观察显示屏的动态显示数值是

否正常,可靠工作后停止设备运行。

记录更换时间、更换原因、更换人员、试运行时间。

5试运行

清理检修场地。清点工具和材料。

与控制室人员联系恢复各项措施,准备进行试运行。

试运合格后,确认检修设备完全符合标准,终结工作单。

6质量记录

填写检修(查)工作单记录。填写检修(查)记录表。

第二节

安全检测开关检查维修

1安全作业指导

作业前 8 小时内禁止饮酒。

工作现场整洁、严禁烟火。

工作人员须是具有特种设备作业操作证,专业从事设备检修的人员。

严格执行《电气维修工安全操作规程》、《索道司机安全操作规程》。

进入现场必须佩带齐全安全防护装备。

操作人员应熟知电气系统的原理、运行特点,严禁带电拆装元器件。

开工前,负责人向工作成员详细交待安全措施及技术标准,明确工作范围。

检查检修时,必须确认将维修闭锁开关打到“0”位或拉动拉线开关。

2准备及工具

2.1准备

已做好检修前的安全措施准备。

检修人员明确检修步骤、技术标准和安全措施。

检修(查)工作单确认及下发。

检修(查)记录表格。

确认可以开始检修,并已将维修闭锁开关打到“0”位或拉动拉线开关。

2.2检修工具

2.2.1检查用工具

数字万用表,钢板尺,螺丝刀,对讲机

2.2.2维修用工具

2.2.2.1接近开关

接近开关专用扳手,开口扳手,螺丝刀,数字万用表,钢板尺,整理箱

2.2.2.2限位开关

数字万用表,钢板尺,螺丝刀,砂纸,BP 润滑油脂,汽油.

2.2.2.3U 形针

数字万用表,备用 U 形针,螺丝刀,砂纸,开口扳手,防水绝缘胶布,凡士林

3办理检修(查)工作单

检查验证工作单,确定检修工期及分工,检查维修操作员至少 2 名。

检查验证工作单,确定检修工期及分工,更换时操作员至少 3 名。

4检查周期及内容要求

4.1检查维修

4.1.1接近开关

每月对接近开关检查维修。

进站侧和出站侧的接近开关表面与抱索器钳口之间的距离是否在 5—8mm

之间,(由于进站侧车厢摆动较大,可适当增加距离,但不应超过 20mm)。

脉冲接近开关是否在 2.5—3mm 之间,否则按调整及维修程序进行。

连接线牢固。固定螺母紧固。

清除接近开关油污。

4.1.2限位开关

每月对限位开关检查维修。

各紧固螺栓是否松动,接线是否牢靠。

动作是否灵活。

功能是否正常,手动扳动限位开关的撞块,模拟测试功能是否正常,否则

按调整及维修程序进行。

转动部件加注润滑油脂。清除开关上的多余油脂。

4.1.3U 形针开关

每半年对 U 形针开关检查维修。

从 U 形针开关上拔下 U 形针,对讲机通知控制室人员观察控制盘上与该 U

形针开关对应的灯是否熄灭,否则按调整及维修程序进行。

U 形针固定螺栓紧固无松动。

U 形针开关涂少量凡士林。

清除 U 形针开关的油污。

4.2调整及维修

4.2.1接近开关

使一个车厢移动至需要调整的接近开关前。

用接近开关专用扳手顺时针松开接近开关的前固定螺母。

用接近开关专用扳手逆时针松开接近开关的后固定螺母。

前后移动接近开关,同时用钢板尺检查接近开关表面与抱索器钳口之间的

距离并调整至 5—8mm 之间(脉冲接近开关 2.5-3mm)。

用接近开关专用扳手紧固前后固定螺母。

用螺丝刀划过接近开关表面接近开关指示灯不亮,更换该接近开关。

用螺丝刀划过接近开关表面接近开关时,万用表测量接近开关输出电压是

否有 0—24V 变化,如没有则更换该接近开关。

检查连接线是否存在短路和断路现象。

4.2.2限位开关

取下相应的传动机构。

清洗活动部件,必要时用细砂纸打磨锈蚀的活动部件,直至完全去除杂质

和锈蚀。

均匀涂抹润滑脂到活动部件。

重新组装传动机构。

检查活动是否灵活,如不灵活重复以上步骤,直至转动灵活。

打开限位开关盖板。

手动压下限位开关的滚轮。

万用表测量限位开关的常开触点是否闭合,如不闭合则更换该限位开关。

扳动限位开关的撞块,万用表测量限位开关的常开触点是否闭合,如不闭

合,调整限位开关固定螺栓,直至限位开关的常开触点闭合。

检查接线是否存在短路和断路现象,必要时更换该连接线。

接线是否牢靠,如有松动和破损现象,重新紧固限位开关的压线螺丝,必

要时更换连接线。

4.2.3U 形针开关

打开 U 形针开关接线座。

检查接线是否存在短路现象,否则重新接线。

通过拔插 U 形针或万用表测量手段,检查 U 形针开关座及接线是否有短路

或断路。

5试运行

清理检修场地,清点工具和材料。

与控制室人员联系恢复各项措施,准备进行试运行。

试运合格后,确认检修设备完全符合标准,终结工作单。

6质量记录

填写检修(查)工作单记录。填写检查记录表。

第三节

防撞系统测试

1安全作业指导

工作人员须是通过技能资格审查,具有特种设备作业操作证,专业从事设

备检修的人员。

严格执行《电气维修工安全操作规程》、《索道司机安全操作规程》。

进入现场必须佩带齐全安全防护装备。工作现场严禁烟火。

作业前,负责人向工作成员详细交待安全措施及技术标准,明确工作范围。

2资料准备

已做好检修前的安全措施准备。

检修人员明确检修步骤、技术标准和安全措施。

检修(查)工作单确认及下发。

检修(查)记录表格。

3办理检修(查)工作单

检查验证工作单,确定检修工期及分工,防撞系统测试至少 2 人。

4检查周期及内容要求(以站内 8 区域为例)

4.1准备工作

每季度进行一次防撞测试。

将控制柜面板上的测试钥匙开关(Test mode)打到“on”测试位置。

点击触摸屏上的“测试和调整”按钮。

输入密码。

点击触摸屏防撞测试按钮,显示界面

防撞系统测试界面

注意:在触摸屏上点击“接近开关”时,该接近开关在触摸屏上变为黄色,

如没有变成黄色,则表示未被选中,须重新选择。

4.2计数故障测试

4.2.1最大计数故障测试

使索道以 3m/s 的速度正向运行。

进站侧防撞区域 1:

在触摸屏上选择“进站侧接近开关 2”。

使一个运行吊厢通过“进站侧接近开关 1”。

按下触摸屏上“接近开关信号解除(Prox.off)”键,直到吊厢通过“进站侧

接近开关 2”。

索道应出现“进站侧最大计数故障”同时紧急停车。

出站侧:

在触摸屏上选择“出站侧站侧接近开关 2”(吊厢出站)。

使一个吊厢运行通过“出站侧接近开关 1”(发车)。

按下触摸屏上“接近开关信号解除(Prox.off)”键,直到吊厢通过“出站侧

接近开关 2”。

索道应出现“进站侧最大计数故障”同时紧急停车。

4.2.2最小计数故障测试

关闭“<1m/s 解除防撞”开关,使索道以 0.5m/s 的速度正向运行。

进站侧防撞区域 1:

在触摸屏上选择“进站侧接近开关 2”。

使一个吊厢运行通过“进站侧接近开关 1”。

按下触摸屏上“接近开关发信号(Prox. on)”键。

索道应出现“进站侧最小计数故障” 同时紧急停车。

出站侧:

在触摸屏上选择“出站侧接近开关 2”。

使一个吊厢运行通过“出站侧接近开关 1”。

按下触摸屏上“接近开关发信号(Prox. on)”键。

索道应出现“出站侧最小计数故障” 同时紧急停车。

4.3区域故障测试

4.3.1进站侧

在触摸屏上选择“进站侧接近开关 1”。

使一个吊厢以 1.0m/s 运行通过“进站侧接近开关 1)”。

在吊厢通过“进站侧接近开关 2”之前,按下触摸屏上的“接近开关模拟信

号(Prox. on)”键。

索道应出现“进站侧区域故障”紧急停车。

4.3.2出站侧

在触摸屏上选择“出站侧接近开关 1”(发车)。

使一个吊厢 1.0m/s 运行“通过出站侧接近开关 1”(发车)。

在吊厢通过“出站侧接近开关 2(吊厢发出)”之前,按下触摸屏上的“接

近开关模拟信号(Prox. on)”键。

索道应出现“出站侧区域故障”紧急停车。

4.4间距故障测试

使索道以 1m/s 的速度运行。

在触摸屏上选择“出站侧接近开关 2”(吊厢发出)。

使一个吊厢运行通过“出站侧接近开关 2”(吊厢发出),并立即按下触摸

屏上“接近开关发信号(Prox. on)”键。

索道应出现“出站侧防撞系统逻辑故障(AC-Logic fault outgoing)”紧急停

车。

4.5测试结束

测试结束后,按触摸屏上的返回按钮,退回主界面。

将控制柜面板上的测试开关(Test mode)钥匙开关打到正常位置。

5试运行

准备进行试运行。

试运合格后,确认检修设备完全符合标准,终结工作单。

6质量记录

填写检修(查)工作单。

填写检查记录表。

第四节

抱索力标定

1安全作业指导

工作人员须是通过技能资格审查,具有特种设备作业操作证,专业从事设

备检修的人员。

严格执行《电气维修工安全操作规程》、《索道司机安全操作规程》。

进入现场必须佩带齐全安全防护装备。工作现场严禁烟火。

开工前,负责人向工作成员详细交待安全措施及技术标准,明确工作范围。

2准备及工具

2.1资料准备

已做好检修前的安全措施准备。

检修人员明确检修步骤、技术标准和安全措施。

检修(查)工作单确认及下发。

检修(查)记录表格。

2.2检查用工具

随装置提供的间隙调整量块

螺丝刀,开口扳手,对讲机,抱索力标定装置

3办理检修(查)工作单

检查验证工作单,确定检修工期及人员分工,抱索力标定至少 2 名。

4检查周期及内容要求

4.1八人吊具:传感器:;放大器:;转换模块:

4.1.1抱索力接近开关的调整

每半年进行一次。

测量接近开关 的测量范围是 0.6mm—4.2mm(实际测量范围为

3.0mm),为了准确测量,必须首先将测量间隙调整到以上范围之内。注

意此间隙必须大于轨道的变形值 。

抱索力测试系统要求其间隙被调整到 3mm(使用随装置提供的标定板)。

注意:如果接近开关与轨道之间的间隙小于 1.5mm,抱索器通过时可能

会损坏接近开关。

压力螺栓的位置一定要与抱索器操作轮的作用位置相一致

4.1.2抱索力测试装置的标定

4.1.2.1抱索力标定前期准备

索道处在停止状态。

测试激活钥匙开关必须打开。

标定装置的放置位置必须正确。

标定装置上的压力指示,即标定力必须在特定的允许范围之内,否则触摸

屏上将显示 标定数值超限故障。

测量接近开关的间隙为 3mm。

4.1.2.2抱索力标定过程

在控制柜触摸屏上调整出下面的工作界面

用“5000N”和“0N”现两个键来做标定。

按“控制开(CONTROL

ON)”键执行控制测量,这将测量抱索器作用

到开/关轨上的实际作用力。

注意:在标定前必须先按下复位按钮。

“0N”的标定

按“0N”键直到灯亮。 (标定时在抱索器的脱挂段不应有吊厢)

按标定(CALIBRATION)键,直到触摸屏发出嘟的一声,表示可以开始

标定。

“5000N”的标定

按“5000N”键直到灯亮。

用专用抱索力标定装置对开/关轨施加 5000N 的力,注意:压力

螺栓的位置一定要与抱索器操作轮的作用位置相一致。注意:抱索器开/

关轨的最大允许受力为 10000N,否则轨道将会产生永久变形。

当标定装置的读数达到 5000N 时,按标定(CALIBRITION)键,直到触

摸屏发出嘟地一声,表示标定完成。

两个标定完成后,在显示屏上会显示“-1N”。

 抱索力标定装置固定位置。

4.2.抱索力测试传感器调整

用间隙调整量块对传感器和变形轨进行标定。

用叉扳手松开传感器固定螺栓。

将间隙调整量块放在传感器和变形钢板之间,移动传感器紧密的靠在塑料板上。

紧固传感器固定螺栓。抽出间隙调整模板。调整结束。

5试运行

清理现场后,与控制室人员联系恢复各项措施,准备进行试运行。

启动索道,并将一个车厢运行至抱索力检测段,观察测得的抱索力值是否

符合要求。如有异常重新标定。直至正常为止。

试运合格后,确认检修设备完全符合标准,终结工作单。

6质量记录

填写检修(查)工作单。

填写检查记录表。

第五节

上、下站通讯电缆检查维修

1安全作业指导

作业前 8 小时内禁止饮酒。

工作现场整洁、严禁烟火。

工作人员须是具有特种设备作业操作证,专业从事设备检修的人员。

严格执行《电气维修工安全操作规程》、《索道司机安全操作规程》。

进入现场必须佩带齐全安全防护装备。

操作人员应熟知电气系统的原理、运行特点,严禁带电拆装元器件。

开工前,负责人向工作成员详细交待安全措施及技术标准,明确工作范围。

检查检修时,必须确认将维修闭锁开关打到“0”位或拉动拉线开关。

2准备及工具

2.1准备

已做好检修前的安全措施准备。

检修人员明确检修步骤、技术标准和安全措施。

检修(查)工作单确认及下发。

检修(查)记录表格。

确认可以开始检修,并已将维修闭锁开关打到“0”位或拉动维修闭锁拉

线开关。

2.2工具

万用表,电工组合工具,辅助照明工具,擦机布,毛刷,整理箱,U 形针

对讲机,办理检修(查)工作单

检查验证工作单,确定检修工期及分工,检查维修操作员至少 2 人一组。

4检查周期及内容要求

4.1定期目视检查

每月检查上下站通讯电缆承载钢缆两端固定点有无锈蚀,必要时做防锈处

理并检查固定情况。

每年雨季来临前检查支架接线盒接线端子有无锈蚀,必要时接线盒做防水

处理。

大风、气候急剧变化等特殊天气后,应巡视线缆固定及线路净空情况有无

变化。

每年定期检查线缆有无干涉情况,确保架空电缆净空尺寸,必要时做张紧

处理。

每年定期检查线缆承载钢缆有否断股、损伤或烧灼情况。

每年定期统计备用通讯线缆使用情况,必要时铺设新的备用电缆。

4.2承载钢缆维护

当承载钢缆在支架固定点因某种原因损伤时应做加固维护处理。

在需加固支架电缆支撑处,使用符合要求镀锌钢丝绳在支撑轮上缠绕 3

圈,两侧长度各 1000mm 处截断,端部使用胶布缠绕,防止与电缆刮擦划

伤电缆。

每侧使用3个与承载索直径相符镀锌U型卡将上述钢绳同通信电缆承载钢

缆进行固定,注意扭矩负荷不超过规定值,电缆钢丝绳放在 U 型卡上部。

必要时,先通过加固绳缆对承载钢缆做适当张紧后再进行加固。

5试运行

清理现场后,与控制室人员联系恢复各项措施,准备进行试运行。

试运合格后,确认检修设备完全符合标准,终结工作单。

6质量记录

填写检修(查)工作单见附表。

填写检修(查)记录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