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途经途观记

 新用户6013M4RL 2021-06-11

忆游潭柘寺

去潭拓寺游玩,实属偶然。一者平生寡闻,竟然不知京都有此好去处;二者打开地图一看,真的欲去,“交通”也成问题。后来,经不住学友再三劝说,“先有潭拓,后有幽州”这句话几传入耳,于是欣然前往。

潭柘寺地处北京西山,距京城约四十五公里,始建于晋代(265年——316年),距今已一千六、七百年。上述“先有潭拓,后有幽州”(即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在北京地区广为流传的俗语,就说明了此寺历史的悠久和地位的重要。

潭柘寺实名岫云寺,现在山门就雕刻着清朝康熙皇帝的手笔“敕建岫云禅寺”。其原名为嘉福寺(晋代),曾几易其名。但是终因寺后有“龙潭”,山上有“柘树”的缘故,人们都习惯叫它为潭柘寺。

    从旅游车下来,几步转弯,但见一座寺院坐北朝南,坦然

落于崇山峻岭之中。只见寺依山而建,高低错落有致,气势果

然十分壮丽雄伟。远望层峰叠翠,花木繁茂,细看金瓦红墙绿叶相映,好一座景色宜人、境地清幽的深山古刹!

    慕名而来,自然先得见见柘树尊容。柘树是桑科的小乔木或灌木,也有长得高大的。我国一千多年前就用柘树养蚕名为“柘蚕”。柘果可食用酿酒。根、皮、茎可供药用,有通络和清热凉血之功效。柘树质坚而细密,是贵重的木材。看来,也算是个全身皆宝的好物。据介绍,很久以前潭柘寺山上有很多的柘树,文献记载有“柘树千株”之说。但现时只保留了寺旁的几株,供人欣赏,还是后来种植的。

过牌楼,进山门,迎面便见天王殿,毗卢阁等,层层升高,此为寺院建筑的中轴线(中路)。中路的大雄宝殿乃寺中之冠。殿前上檐原为清康熙皇帝手书“清静庄严”四字匾,现在的“大雄宝殿”匾额四字为赵朴初先生所书。给我留下较深印象的是大雄宝殿重檐庑殿顶,上覆黄琉璃瓦绿剪边,中脊两端的巨型碧绿琉璃“鸱吻”,色泽鲜艳,凌空欲飞,栩栩如生。“鸱吻”是作为镇物用的,始于汉朝。传说鸱吻是龙的九子之一,属水,可免灾。院中这一对“鸱吻”,保留着明代以前的风格,可能是元代的遗物,为北京古建筑所罕见。

出大雄宝殿,在殿与毗卢阁之间,有一株高大茂盛的古银杏树,高约三十米,树干十余人难围,相传系辽代所种,距今已近千岁,仍枝繁叶茂,葱郁苍翠,叫“帝王树”,为清乾隆皇帝所封,树前有一铭牌加以说明。那日正当我细看说明文字,不少同行在树前拍照留影,其中一位硬要我来一张,于是人在铭牌后照了一张。回沪后此事已忘。数月后那位同行从四川寄来一信,夹带相片多张,其中一张是帝王树前所摄。那铭牌恰在胸前一段,活如挂牌示众,一副“憨腔”。在帝王树前如此留影,真是绝妙的讽刺,倒也引起我游时的那番情趣。

中路最高之处的建筑便是毗卢阁。阁分为上下两层,两侧有扶梯通往楼上。毗卢阁前,育有腊梅、探春和二乔玉兰。每年四月是乔玉兰的盛花期,白紫相间的花瓣斗艳争芳,使肃穆的古寺生气盎然。我们到时,花期已过,未曾饱饱眼福。但是,在毗卢阁上凭栏远眺,俯瞰全寺和四周群山,却也心旷神怡,一副悠悠自得之意。

潭拓寺右路是一组庭院式建筑,有方丈院和清代皇帝的行宫、万岁宫、太后宫,特别有意思的是那座杯亭。流杯亭,又名“猗亭”,亭建在汉白玉的台基上,石上雕琢一道水沟,南观似龙头,北看如龙尾,有山泉曲折流过。亭内水槽约有十公分宽,把酒杯放人水槽,酒杯随水飘流,人们坐在不同之处都可取杯饮酒。这就是我们时而闻说的汉魏以来的所谓“曲水流觞”之景状。看来,此乃一个吟诗赋词、饮酒助兴的好处所。我真想向有关部门建议,在此处设着古装者接待来客,让人触景生情,定别有情趣,倘若资金有限,则可请某酒厂赞助,当然所饮之酒也定是该厂产品。不过,这也以适度为好,不可顾此失彼那一日在某名胜地见一对青年拍照留念,随着相机“喀嚓”一下,那女青年也“哎唷”叫了一声。原来那女青年身着借来的华丽古装却腕露手表留影,真是十分不协调。

潭柘寺左路为寺院式的殿堂组合,有戒坛和观音殿等。戒坛俗称戒台,是出家的佛教待授戒的地方。我们那日去时,正在整修,也无多看。倒是观音殿那位妙严公主的拜砖,却是不多见。这妙严公主是元世祖忽必烈(1260年一1295年)的女儿,在此出家。相传妙严公主在潭柘寺修行时,每日顶礼膜拜,拜痕入砖欲穿,额手足五体都被印在砖上,年久砖坏,但尚存有两个脚印。这位公主也真刻苦勤奋。大凡勤奋者必定有为。我们那位导师不是为了写出《资本论》,每天到大英博物馆广泛搜集资料,工作常达十六个小时,终于花了两年多时间完成手稿,而在大英博物馆的水门汀地板上,留下了两道深深的痕迹。我对于自己在观音殿拜砖前这一瞬间的联想,很有点后怕。因为在佛门寺院和欧洲大陆的幽灵之间,我是不该生出此种念头。这既不像恭维,又不算颂扬,两者之间是无需也无法由我来作“合并同类项”的。

谭柘寺还有一处给我留下较深印象,那就是天王殿东侧一幢过去和尚做饭的伙房,房内陈列的一口青铜铸作的火锅。现存铜锅最大直径一点八五米,锅深一点一米,是烧菜用的。以前,听说还有两口更大的铜锅陈列在这里,最大的一口锅直径约三米深二米(细算一下,有一人多高呢),煮一锅粥要用一石二斗小米。潭柘寺历有“来僧不撵,去僧不留”和“添人不添米”之说,可见锅之大。铜锅不但大,而且也与一般锅略不同,煮粥时具有“漏砂不漏米”之功用。原来铜锅底部都有凹陷处,似小锅,称为“容砂坠”,它又起着“分火锥”的作用。大锅通过“分火锥”烧向锅的四周,产生热后,锅内四周的水与米向上翻滚,又从中间往下沉,砂粒随势沉入“容砂坠”里,粥内也就不存在砂粒了。古人铸锅技巧和构思可谓精焉。中国有位伟人曾经说过:世界上什么问题最大,吃饭问题最大。初听似乎不雅,尤其出自伟人之口,但仔细想来,却道理深刻。我们搞革命,行改革,其目标之一还不是为了使百姓吃饱、吃好,况且,中华大地的个别地方连温饱问题还没解决呢。中国人不怕人多、人穷,又吃惯了大锅饭,其根源大约可以追溯得很远很远。你看,潭柘寺这铜锅居然制作得如此这般,能否用来佐证呢。我只是在赞叹之余有感而发,决不带有任何贬低寺人之意。君不见,众人从伙房出来,对此大锅啧啧称赞。如果我真的在无意间冲撞了一些什么,不知该当何错,阿弥陀佛。

出寺院东门,沿曲折石径上行,还可观赏“海蟾石”和“龙潭”。但是由于开车时间己到,我和几位同行只得望石望潭兴叹,不知何时有缘重来。倒是回沪后在一首诗中写过“龙潭水深疑无底,海蟾石高可摸天”二句,不知其境如何,不知其地如何,不知其意如何,不知其味如何,还得请亲临石、潭者指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